简介:隐喻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然而直到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后,隐喻的研究才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广泛关注,他们把研究延伸到了经济方面。笔者主要对英汉有机体隐喻的一个分支"经济是动物"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对比研究。运用定性分析和共时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旨在指出英汉有机体隐喻的异同,揭露导致这一异同的因素:认知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诊断学》教学方法,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法:用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2004级临床专业6个班326人分为课堂互动法教学组和传统注入式教学组.全学期用相同试卷分4次进行理论测试并比较教学效果。结果:课堂互动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注入式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经u检验P〈0.01)。结论:课堂互动法用于《诊断学》教学适宜于医学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更注重实践性、趣味性教学,更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利于开启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此教学法还处于起步、初次探讨阶段,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建议通过教学大纲修改、教材教具更新和考核方法改革等途径改进。
简介:阐释学(亦称诠释学)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伽达默尔把阐释学现象看作人类的普遍经验,确立了阐释学作为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的独立地位,为现当代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按照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观点:所有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阐释;所有的理解都需要阐释学的介入。作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一书包罗万象,对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都有详尽的论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于《庄子》的历史性、重要性和复杂性,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研究其译本意义重大。尝试从哲学阐释理论视角出发,在认真对比《庄子》两德本译著与原著异同的前提下,重点对比分析选择的是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秋水》,拟运用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提出的“对话”“效果历史意识”和“视域融合”三个基本概念,去解释并对比两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