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网络流行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构成规则,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流行符号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及其表征方式——肖似性,及它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并提出网络流行符号因认知方式的不同而会导致最终识解的差异。
简介:符号论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符号学理论也成了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学科领域核心的理论之一。它的外延与内涵、能指与所指理论备受关注。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通过解读柳永《雨霖铃》中呈现的意象符号.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释了如何运用符号学理论达到对诗歌内涵的整体把握。
简介:《抉择》是当代作家张平的反腐力作,小说通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个牺牲亲情坚决反腐的“清官”形象。小说主人公李高成在反腐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既来自于自我符号内部的各种身份冲突,又来自于与其他人物符号之间的“能力元语言”冲突,还来自于克服标出项劣势及标出性翻转的艰难。
简介:歌词是一种意动式的符号文本,其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社会功能。歌词创作往往有多种目的,可以是纯粹的艺术表达,也可以传承历史、宣扬政治等。歌词的这种多功能性,使它的表现维度超越了文字和文学,具有了无乐之诗和无词音乐都无法取得的文化效果。
简介:当代社会,生产商和大众媒体不断为各种消费品生产出新鲜的符号价值系统,消费者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是商品所承载的符号价值。本文探讨消费机制中存在的符号悖论——宽轴展现与单轴选择,即一方面是符号消费显示出的社会精神文化的丰富性与共同主体性建构的可能,另一方面是符号的泛滥导致感觉的缺失和意义的去深度化。
简介: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由字符画到图像和视频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减淡,象征性意义日益凸显,这契合了符号功能由指示对象到解释意义的演变规律。这种象征性意义包含了对于互联网不同群体文化的隐喻,实现了互联网中身份不在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介:文本中的空符号性人物在“希声”、“无形”的表象之下蕴含着多重意蕴,具有无隅的表意功能:他们以话语权的缺失性“失语”,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蕴传达功能;通过空泛的身份所指“空白”,完成文本的深层意义指涉功能;借助形象塑造抽象化的个性“缺失”,使读者跨越了与作者之间的隔阂,直接进入开放的文本沟通状态。
简介:"公民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兴产物,自有一套独特传播逻辑。本文试图通过辨析公民视频的独特的表意结构及意义建构机制两个维度来还原"公民视频"应有的文本样态。通过分析公民视频以"伴随文本"为主导的"意义前置性"表意结构,使得公民视频在符号文本内部就体现出一种意义建构的开放性与交互性。而公民视频符号文本的意义建构机制更是一种渐进式、综合式的建构过程。它通过文字语言符号、音效符号及影像符号之间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定调媒介—影像符号采用的一系列独特的整合策略,共同促成公民视频符号文本意义的总体建构。
简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人物命名具有一定的指示性,其角色的选择更是暗含着符号的双轴操作。影片中的"双故事"互不相让,虽然意义相悖,却不能相互取消,甚至在情节上可以相互补充。影片的符号文本内蕴丰富,接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对之进行不同的解释。
简介:符号修辞学是二十世纪“新修辞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一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符号修辞主要包括比喻、象征、反讽以及各种变体。从符号修辞学的角度来考察《库车行》中的文字、绘画与图像,分析其中蕴含的比喻和象征,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库车、人类和世界的深沉思考。从这个角度而言,《库车行》不仅仅是一个关乎生命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乎时空的故事。
简介:茶作为符号媒介在《红楼梦》中,不仅是贾家这个贵族之家的有闲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一种隐蔽的文化符号,暗示和显现着贾府中每个人的心态和行为、身份和等级.本文通过《红楼梦》中吃茶、递茶、茶俗等符号意义分析,探索其在人际交往和礼教伦理等方面等的意义.
简介:巫术思想产生于人类石器无文字时代,是人类最初的思维阶段。岩画就是原始人类在思维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过程中的杰作,是原始先民思想感情的符号。舞蹈是原始人类与神对话的一种仪式,求平安和其他各种愿望,在群体癫狂中表达对神的敬畏。
简介:“世界之轴”是原始初民设想的一种宇宙秩序。近代的文学批评家和宗教学家对这个概念多有阐发。20世纪符号学的兴起,为这一概念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揭示“世界之轴”的符号本质,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一个群落的宇宙建构。本文从“世界之轴”的空间分层和时间分节两个方面,论述其时空二维的符号意义,尤其是“世界之轴”与通过礼仪的关系。“世界之轴”反映了一种认知思维模式,这种认知模式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即为世界建构秩序,确立“我”的位置---以“我”为认识基点。
简介:利用分块矩阵证明|AB|=|A|·|B|刘洪运关于|AB|=|A|·|B|(这里A,B均为n阶方阵)的证明方法已经找到了好几种,下面我将介绍一种新的证明方法──利用分块短阵证明它。首先我们引入一个定理。定理(拉普拉斯定理):设在n阶行列式D中任意取定...
简介:博物馆是一项特色旅游资源,博物馆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博物馆的符号意义包括真实性、怀旧、文化朝圣、认同、休闲和时尚,这些符号意义起着吸引旅游者的文化中介作用。博物馆能提供融教育、娱乐、审美为一体的旅游体验。深入进行博物馆的旅游符号意义及体验价值研究,对整合与提升博物馆旅游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符号是丹.布朗小说中永恒不变的要素之一,《失落的秘符》中的符号元素更是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为了使小说的故事情节不显单薄,丹.布朗在叙述中采用了闪回的手法,并利用娴熟的叙述技巧,在时间、空间与视角上巧布迷局,使看似传统的情节模式被赋予了独特的感知。
简介: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近年来翻译界非常关注的课题,但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进行的,都带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论证了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主体地位的存在及其特征,并从实例中更加详细地论证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文章的结论是译者的主体性包含在译者不断追求功能对应的同构关系的过程之中.
简介:自互联网诞生以来,许多独特的网络现象应运而生,网络模因亦是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它不仅使得人们能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像的组合表达思想,更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手段,构成了文化知识的共享空间。网络模因衍生自道金斯1976年提出的“模因”概念,但至今仍无一个清晰连贯的定义,本文从符号文本的结构及传播特征出发理解网络模因,希望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解读这个网络现象,从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简介:以印象主义为分界点,可以将欧洲绘画史划分为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与印象主义之后的绘画。印象主义出现之前,媒介性是绘画的主要功能,绘画作品作为符号主要侧重于实用意义,其符号表意过程是倾向于所指优势的。印象主义出现之后,绘画注重主观的情感表达和纯粹的视觉表达,其作为符号在表意过程中的能指优势被真正体现出来。
简介:标点符号在诗词中具有明示停顿、语气以及辅助抒情的作用,是诗词行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陈迩冬先生所注《苏轼诗选》和《苏轼词选》中出现的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分析,同时也指出该书使用标点符号值得商榷之处。
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符号
叙事符号与寒蝉残月
《抉择》的符号学解读
论歌词文本的文化符号功能
论消费机制中的符号悖论
试论网络表情符号的意义转向
论文本中空符号性人物的表意功能
公民视频符号文本的意义建构机制探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符号游戏
符号修辞学视野下的《库车行》
《红楼梦》中“茶”的符号身份和意义
简析原始舞蹈符号的思维特征
作为符号的“世界之轴”与通过礼仪
利用分块矩阵证明|AB|=|A|·|B|
博物馆旅游的符号意义及体验价值初探
《失落的秘符》中的符号因素与叙述技巧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
“网络模因”的符号文本结构与传播特征研究
绘画符号如何表意——基于欧洲绘画史的视角
《苏轼诗选》和《苏轼词选》中的标点符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