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无异”与“本无”宗在论述般若思想时,都把“无”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但对“无”的理解,二者又有不同。道安的思想中有受印度般若空观正统思想影响的成分,也有受中国先前传统观念影响的成分。而竺法深的思想虽也受佛教思想影响,但其对“空”的解释则主要是受中国先前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其空观与印度般若类经空观主导思想的距离较大。印度佛教中般若思想的“空”观念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或精髓。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很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道安等人虽对于般若空观在印度的发展线索不一定十分清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些般若空观的主要涵义,并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弘传他所理解的这一佛教核心理念。“本无”及“本无异”之说作为这一时期的极有特色的中国对般若思想的诠释,最能反映当时中国佛教界对于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的态度或理解。
简介:"经"与"权"的价值取舍问题内在地包含了孟学思想最基本、最核心的伦理问题。朱熹的经权观念相较于孟子更加多维和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他以"道贯经权"的方式消解"经"与"权"的对立面,使二者在"道"的范畴之内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就"经""权"本身所具有的相对关系而言,朱熹注意到二者在"时"的作用下会交互变通,甚至"经"可以是已定之"权","权"可以视为未定之"经",二者能够因"时"辩证。但这样的辩证并没有使朱熹陷入毫无原则的相对主义,他在肯定"权"具合理性的同时依然把"经"放在第一位,他使"常"与"变"皆合于"理",而每令"经"为"常",以"权"为"变",将两者辩证统一于道体之中。
简介:以拉斯韦尔5W模型分析《道德经》翻译传播发现:传播主体需彰显主体意识,具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对传播的内容和目的具有自觉性;传播内容需精心选择,老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依据,为消除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且融合共存提供交流机会;传播媒介是《道德经》走出国门并“俘获”国外受众的渠道,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纽带;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成功的传播,而传播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受到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两者关系的制约;翻译传播的效果是传播模型的最后环节,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文化不等值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