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消毒是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合适的消毒技术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正在寻求新型消毒技术,以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所产生的公共安全风险。紫外(UV)消毒技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不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便于管理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势。紫外发光二极管技术(UV-LED)作为一种新型紫外线源,其可替代传统紫外线汞灯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UV-LED灭活水中致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简介:为了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的生物安全性,以小鼠为对象,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固定剂量法、染色体畸变分析法、骨髓细胞微核分析法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法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4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解淀粉芽孢杆菌KL-1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超过2000mg/kg.染色体畸变分析、骨髓细胞微核分析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析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可推断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对哺乳动物安全无毒副作用,为该菌株作为生物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涉及到很多基因的共同参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受到肝细胞中蛋白质因子的调节,肝炎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肝细胞中的蛋白能够结合,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也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酵母单杂交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与基因克隆化的反向遗传学技术等,在肝炎病毒基因调控、肝炎病毒蛋白结合蛋白的研究、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是促进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探索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
简介:比较分析了甲烷八叠球古菌(Methanosarcinamazeistr.Goel)和其他2种系统发育相关的广古细菌(嗜苦古菌(Picrophilustorridusstr.DSM9790)和盐碱古菌(Natronomonaspharaonisstr.DSM2160))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结果表明甲烷八叠球古菌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很小,并且与GC3S值有很高的相关性.这3种广古细菌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在进化上很保守.通过分层聚类分析,得出较之基因功能对密码子使用的影响,这些广古菌密码子的使用更是由其物种所决定的.考虑到这3个物种生活在pH值差异很大的环境中,推测其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微生物密码子的使用方式.
简介:该研究旨在筛选盐酸青藤碱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靶点,并对其抑菌活性与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实验采用Autoduck软件筛选出药物在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药物靶标,然后用滤纸片法检测盐酸青藤碱对苏芸金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用DPPH法和ABTS法检测盐酸青藤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盐酸青藤碱在JAK/STAT信号通路上的药物靶点为STAT1.抑菌实验中,药物浓度为5-60mg/mL的浓度范围时,两种菌中均形成8-10mm大小不等的抑菌圈形成.且其对金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苏芸金杆菌.抗氧化实验中:酸青藤碱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力为:在0.1-0.4mg/mL浓度范围内,乙醇(95%)〉丙酮〉稀碱,在0.4-1.0mg/mL的浓度范围内,稀碱〉丙酮〉乙醇(95%);不同溶剂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为:丙酮〉乙醇(95%).盐酸青藤碱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但弱于VC.本实验可以为盐酸青藤碱作为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更深入探讨其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简介:研究禽肉储存过程中菌群的变化,为其长期贮存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禽肉中菌群基因组DNA,并通过PCR扩增及DGGE电泳技术探讨其随保存时间延长,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扩增了菌群基因组DNA,为230bp.DGGE电泳结果发现,DGGE分子指纹图谱上条带存在显著的差异,用bionumberics软件分析DGGE结果,发现第一天和第二天样本的相似度最高为0.75,第三天与第一天相比,相似度为0.47,第四天与第三天相比,相似度又下降为0.16,表明禽肉在储存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菌种出现,但是具体是什么菌种有待于高通量测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