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定点取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点重复监测,研究了海南琼南地区不同稻菜轮作模式下农田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客观评价了农业施肥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稻菜轮作后,土壤表层的全氮、碱解氮含量下降,土壤深层的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加;土壤表层和深层的硝态氮含量都增加.0-30cm土层茄子田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豆角田最低;地瓜叶田的土壤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都最高,含量最少的蔬菜田分别是茄子、菜心田、菜心田.150-180cm的土壤深层,菜心田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地瓜叶田最低、小白菜田次之;地瓜叶田的碱解氮的含量最高,茄子田最低;豆角田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最高,菜心田的硝态氮最低、地瓜叶田的铵态氮含量最低.小白菜田在60-90cm土层,土壤硝态氮最高,豆角田在60-90cm土层土壤铵态氮的含量最高,菜心田在30-60cm铵态氮的含量最高.地瓜叶对于耕层内土壤氮的吸收能力最强,茄子最弱.蔬菜植株内硝酸盐含量均在限量范围内,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根据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氮素的累积现状,优化氮肥施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钱稻孙(1887—1966)是与周作人齐名的另一位日本文学大家,却因其“文化汉奸”身份而在学界受到长期忽视。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作为与鲁迅同时期进入教育部任职的文化学者,他与鲁迅曾一度建立了密切的往来与良好的私人关系。但随即又因种种原因开始疏远,最终形同陌路。本文试通过对《鲁迅日记》中所记录的与钱稻孙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从书籍信件往来、日常宴饮小聚、工作及其他等三个方面概述钱稻孙与鲁迅二人往来的具体情况,并初步分析导致二人关系变化的三方面原因:社会事件、与周作人之交以及对日本的不同认知。钱稻孙与鲁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二人自身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既超越同事,又止于同事”的这样一种略显遗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