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关于3.0T核磁共振对于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和1.5T核磁共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0年9至12月接收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3.0T核磁组和1.5T核磁组,每组50人,分别进行不同剂量扫查,对比两组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和图像信噪比(SNR)。结果 3.0T核磁共振对于肛周脓肿的检出率达到94%,1.5T核磁共振对于肛周脓肿检出率达到74%,3.0T核磁共振与1.5T核磁共振相比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核磁组与1.5T核磁组对肛周脓肿SNR值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0T核磁共振对于肛周脓肿的检出率有较大优势,3.0T核磁提高了信噪比,图像质量随之升高,加快图像采集的速度。波谱方面,3.0T提高了分辨率,加大分辨能力,对于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在临床医生中开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教学的方法.方法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及中医医院对临床医生开展继续教育的体会,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从明确授课目的,制定教学内容,包括教案内容的取舍性,数据预处理的客观性及详尽性原则,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性原则,讲者论文的示范性原则等方面,对在临床医生中开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教学的方法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阐述.结果通过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可以开扩学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结论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只有利用多种渠道和资源,才能紧跟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也就给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就是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而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同样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中,这一技术给医疗界带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医学技术无法比拟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医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却跟不上当代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所以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磁共振成像原理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技巧,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磁共振成像系统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使用64排CT进行平扫,实验组使用1.5T MRI扫描,对比两组不同检查时间、不同检查指标、不同检查部位的诊断结果。结论:磁共振在脑梗死的检查中对72小时内的检出率,检出病灶数量要优于CT,也能够有效检出患者梗死部位。但是CT检查所需时间明显要短于磁共振。因此在临床检查中应该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技术来探讨其对胆道疾病的诊断价值[1]。方法:收集来山西省某医院就诊的、患有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60 份,根据这些患者入院选择的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 ERCP 组和 MRCP 组,然后对两组分别 30 例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 91%,特异性为 0%,总的诊断准确性为 93%-97%;而磁共振胆管成像技术对胆管癌的敏感性为 84%,特异性为 97%-100%。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磁共振胆管成像在治疗诊断胆道疾病方面各有其优势,该技术在对胆道的小以及微小结石及阴性结石检出率高,尤其是对于继发性病变有明显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