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振优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和谐共振优化教学

叶秀祖

关键词:和谐共振;优化教学;互动交流

作者简介:叶秀祖,任教于浙江省宁海桥头胡初中。

在学校竞争日益激烈、升学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我们所听到和看到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事实就是:每天拼时间、拼题海、拼消耗,靠延长时间、增加习题总量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说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家长心疼又抱怨。这种模式挖尽了学生的潜能,消磨了学生的乐趣,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和谐共振指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遇事多同他们商量。教师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达到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

优化教学是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优化教学就是摒弃教学中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做法,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就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师没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和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一、爱心与情感,融洽与和谐

数学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是以师生的双边活动为始点,教师是学生的长者,是思想品德为人之道的传授者,教师以学生为劳动对象,以自己的思想观点、品德修养影响着学生,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所以,为人师表、作风正派、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爱生如子的优良品质,教师优良的言行,精湛的教学艺术水平,再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必然有一个和谐、融洽、热情、愉快的学习氛围,再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热情投入和紧密配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亲其师信其道”,中国人历来把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美好境界来追求。在实践中,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的关键,更是工作的难点。师生关系和谐则班级兴,学业成,发展快,人格全。教师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反过来也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和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近几年毕业班的中考成绩便是好的佐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因为只有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二、学会阅读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对于数学学习同样必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忽视了学生“阅读”。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会阅读自学。

首先要学会阅读教材。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为学生阅读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初,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点。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然后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数学史料,数学名人传、数学杂志、数学名题、趣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等课外读物,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后要求学生能比较透彻地理解和巩固掌握教材及课堂所学的内容,每章节学完后,利用小结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用一条线把知识串起来,融会贯通。

三、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围绕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模糊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设疑(提出问题)、激疑(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思疑(研究问题)、释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复疑(复习思考问题),让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勇于发现。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质疑、猜想。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这段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学起知识来才能得之于心,用起知识来才能应之于手。这就印证了学生预习——自学能力,查寻——获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辩——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五、联系生活实际,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探索,旨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强调使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产生更为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认真求知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让学生在开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对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问题解决,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对策进行的一个思维过程,它一步一步地靠近目标,最终达到目标。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运用抽象、归纳、类比、演绎等逻辑思维形式,又运用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来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创造力,使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比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会出现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三角形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时期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的教育和教学面临着既要全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的艰巨任务。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研究教法的优化,是培养新时期需要的、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把每一堂课都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地减轻学生负担。所以,我们应当坚持和不断改革教法,追求教法的最优化,指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方向发展,培养新时期需要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桥头胡初中

邮政编码:31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