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女博士罗茜茜12年后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陈小武,到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不堪导师精神压迫溺亡、武汉理工大学因认义父子关系的"陶崇园坠亡事件",再到近日就师生恋掀起新一轮的非议。时至今日,人们谈及师生关系,不再是"青春象牙塔"似的轻松话题。"师生关系异化痛点""纠正跑偏师生关系"成为新闻焦点,校园给人的印象,似乎多了些杂质。据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表明:60%以上大学生路遇老师从不打招呼,甚至会绕道而行。师生之间,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与遗传发育学系副主任黄雷老师,这位从业二十多年的老教师,道出了师生之间与众不同的特殊关系。老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从学术到心理,再到情感、价值观上言传身教的特殊角色。
简介:有关媒介与日常生活的讨论一直受到媒介之外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媒介信息时不时的侵扰。这大概源于人们对内容的习惯性关注,以至于忽视了形式本身的影响和作用。而正是麦克卢汉为我们指出了错误,指明了方向,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论断,强调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模式变化”,媒介本身比媒介所承载的信息更应该被我们关注。遗憾的是,半个世纪以来,麦克卢汉的观点不但常常被人们忽视和曲解,就连麦克卢汉本人也曾被斥为“疯子”、“狂人”。然而从媒介乏善可陈的日常生活到媒介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人们经历了对信息的从容应对、潜心研究到无暇顾及、疲于应付,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意味着转机,人们试着放弃对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固有的关注,转过头来研究媒介本身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无论电视播出的是超级足球联赛或是世界小姐选美都是无关紧要的,而电视参与日常生活的塑造这一点更应受到关注。
简介:本文作者提出:晚报要主动干预生活,正确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晚报也是党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宣传党的主张和意图,这一点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晚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在干预生活方面应该有相对大的空间和用武之地。晚报主体新闻应当是“软新闻”,知识性、趣味性、社会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但仅限于此,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它应当以“软”为主,“软中有硬”。批评报道,舆论监督,要在群众和领导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该文讲的是晚报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对办好党报,增强党报可读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刊登在这个专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