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隐私的核心不在于是否有人知道,而在于在什么时间和场合,让谁知道。个人信息控制权就是个人空间和生活不被窥探、窃取、跟踪、记录、挖掘、传播和曝光的权利。一般人即便踏入公共场合,隐私权也不必然尽失,而是看其具有怎样的合理隐私期待。网络时代,要区分公共媒体(或称大众媒体、社会媒体)和以社交网络个人主页为代表的自媒体,前者旨在服务公众,后者旨在服务用户个人,目的在于展现自我,尤其是与熟人实现互动。因此,用户对于社交网络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程度的合理隐私期待,社交网络服务商则对之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简介:从披露的题为《三鹿集团公关解决方案建议》一文看,落款为“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三鹿服务小组”,时间是8月11日。文件动议有三个执行点,一是该公司建议三鹿:“首先是安抚消费者,1至2年内不让他开口。”二是花钱买通百度,其依据是此前百度有所谓新闻公关保护政策和先例:“目前在百度上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的企业有蒙牛、伊利、
简介:
简介:微博是通过140字的简单模式加上可以用手机即时发布,并通过follow(关注)、@(提及)等规则,使得信息可以出现裂变式传播,几乎在瞬间就可以传递出去。同时,通过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快速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扩展用户对网络热点的把控能力。这种传播模式,易于使用者用来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随时随地发表意见。微博强调的是关系,以“关注”来构建群体。在这样一个虚拟环境中,使用者存在状态的不确定性,出现了身份的分离。
简介:在股市上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传闻。近5年来,仅沪深上市公司做出澄清的传闻就多达2060条。在传闻的传播中,人们往往更愿意传播信以为真的传闻。那么,什么样的传闻会令人相信呢?传闻的哪些特征对其可信度影响更大呢?本文利用对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进行的上市公司传闻调查数据,对此加以探讨,以期对减少传闻的可信程度与传播程度、平抑其对股价的影响有所助益。
简介:本文运用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对“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楚天金报》的情感报道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读者访谈,发现情感报道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使用一满足”现象。
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保护
金定海:从“新闻透明”到“搜索透明”
姜金岳的诗(六首)
个人化:体现在微博中身份的分离
投资者更易相信什么样的传闻——基于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的调查分析
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情感报道框架及效果——以“楚天金报·情牵汶川大地震历险倾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