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财政政策是规范财政分配行为的依据,也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约束市场的重要手段。它的合理与否,对财政分配过程乃至整个经济的运行状态,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换言之,分配抑或经济过程中的许多失误,都可以从财政政策上找到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原因。考察我国财政分配的实践不难发现,在财政政策的制订与执行过程中,在财政政策与其它社会经济政策的配套运行中,均存在着较大的约束性,这无疑是导致我国财政经济改革步履维艰,财政分配新秩序难于建立的重要原因。这些约束性或缺陷可概括为:第一,财政政策制订依据的片面性。国民经济计划是制定财政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传统产品经济条件下,经济计划的编制,或者完全以决策者的主观设想为依据,然后再向下层层
简介:我国在1999年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填补了我国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会计处理上的一个空白,当时准则引入了“待售资产”和“非待售资产”这两个的概念,将非货币性交易具体划分为两类,即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和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并针对两类交易的各自特点,分别就交易中是否涉及补价作了明确规定。该准则出台后,由于当时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来操纵非货币性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为此该准则又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为遏制利用公允价值调节损益的情况,修改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改为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不确认损益。而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只有收到补价一方才对收到的补价中所含的收益进行确认。在会计实践的探索中,2006年新发布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易又作了进一步修订,其具体特点如下。
简介:纵观近几年企业改革的种种思路和做法,不难发现改革传统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实施分权经营是一种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内部改革做法。毋容置疑,分权经营的改革有利于企业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但若配套管理跟不上,片面强调动力机制,而忽视必要的约束机制,削弱调控功能,其结果可能是越改越乱。分权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明确了二级企业享有法人地位,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内部能多方位与市场对接,将企业的经营压力更快地传递到基层,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模式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束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级单位分块经营,经营者的责任加大;企业内部分灶吃饭,压力传递的功
简介:摘要:12月25日晚20:00 接省调通知,因极寒天气影响,我公司#11机组定于12月28日(星期一)16:00左右并网运行。因我厂#11机组处于深度保养状态,各公用系统都处于隔离、放空,辅机电源均处于切除状态,且机组小修后部分设备未进行试转、试验等工作。为保证#11机组启动、试验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发电部各值、各专业在部门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因素,争分夺秒,优化启动各项措施,保证了#11机组按照预定节点一次性并网成功。现将有关主要工作节点控制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