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的新制度环境主要指我国新修订的《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简称《公约》)。这三个制度的变化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证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审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修订对审计取证的影响国际审计准则将审计证据定义为: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了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和其他来源的佐证信息。审计证据是对被审计经济活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作为连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的纽带,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说服力是决定审计意见准确性的关键。为了对审计活动发表意见,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审计证据,这是审计职责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是实施审计监督的前提;而实施客观公正的审计需要获得真实、准确的审计证据。
简介:自从1993年7月1日在我国企业开始实施“两则两制”,即实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以来,拉开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重大变革的序幕。这是我国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的需要,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经过我国广大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会计专家的辛勤劳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企业会计新制度)正式形成,并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实施,这是我国财政法制建设和会计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会计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将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简介:1993年4月,由民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出台实施,距今已有十二年了,尽管2001年1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对《制度》进行了调整,但是,无论是从《制度》本身需要规范的角度还是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实务上来看,《制度》都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亟待需要重新制定。具体而言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简介: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水平,逐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财政部2012年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在2013年正式全部实施。这一新制度的新规定与新要求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双重发展,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的后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反映事业单位经济运行过程与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针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否进行计提折旧的必要性的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