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4-200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Feltham—Ohlson剩余收益模型对横截面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与国内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计算“综合收益”来运用剩余模型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满足了剩余收益模型所要求的“清洁盈余假设”(CleanSurplusRelation,CSR)。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借鉴了FamaandFrench(1988a,b;1989)使用的多期收益的检验模型,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控制了各种可能因素的影响,增强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本文研究发现,虽然有很多因素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中未来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超过一年),剩余收益模型对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及其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变量,而且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影响后,运用剩余模型计算的内在价值/价格比率(V/P)仍然与未来股票收益高度相关。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剩余收益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的股票收益,在本文的样本检验期内,时间越长,预测的效果越好;在控制了相关因素的影响之后,该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简介:从企业私有化角度出发,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分析私有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由于城市部门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农村部门,而且如果农村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小于城市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那么提高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时会引起:(1)劳动和资本要素会向城市流动,城市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和资本流出而导致产出减少,即城市扩张而农村收缩;(2)城市地区的失业总人数会增加;(3)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的效应大于工业产出增加导致污染排放增加的效应,最终导致社会环境改善,但如果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增加,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私有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固体废物、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资本投入也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污染物的排放。
简介:2013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讨论稿,其中第八部分从概念层次讨论了综合收益相关问题,提出其他综合收益的三类别分类方式和两途径重分类模式,从宏观角度对综合收益相关问题建立一种规范性架构。IASB的这种改革思路值得肯定,但讨论稿未能触及概念层次最根本的问题,没有提出清晰有效的标准来区分损益与其他综合收益,三类别分类方式和两途径重分类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中国应跟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革方向,致力于财务业绩报告改革,从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层面,明晰综合收益及其相关概念并改进计量与列报规范,通过鼓励学术研究、加强实务操作指导,促进综合收益概念框架构建与准则体系的完善。
简介:早在1989年,美国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从实务的角度,公开表示了对传统会计教学的不信任态度。时至今日,美国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已成功实验出一种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不仅有效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掌握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大大提高了实务工作的能力。反观我国目前的会计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认为,会计课要讲得生动,并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美国的小组基础学习法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认为,介绍了解这一方法,对改善我国枯燥的会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一个极好的参考借鉴的内容。
简介:一、会计收益的一般描述会计收益(。countingincome)是指本期已实现收入与其相关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依据收入确认原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计量出来的。会计收益有如下特点:①会计收益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以销售产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实现销售收入所耗用的费用得出,因而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②会计收益依据收入实现原则,即在收益实现以后才确认收益,不将持有资产价值的升值(持产利得)计列为企业收益,因而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要求。③会计收益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之上,它要求企业合理确定某一个既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成果,按权责发生制划分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④由于企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即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