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以联想并购活动前后八年的各项经营指标为证据,对其并购IBMPC业务部进行案例再研究。借助战略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构建并购战略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分析了联想并购IBMPC业务部前后的各项指标,最后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评价了联想并购IBMPC业务部的并购绩效。研究表明,战略绩效分析优于单纯财务绩效分析,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个别指标有所下滑,但联想整体表现基本实现了当年其董事长杨元庆对五年后新联想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简介: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崛起,现正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对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联想作为市场化发展程度高、全面走向国际化经营早、企业家传承计划执行平稳的企业之一,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联想为案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剖析它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阶段中企业家扮演的战略引领角色.研究发现,伴随时代发展,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呈现出“政策-市场-企业”耦合互动的路径依赖特征;中国企业多以组合递进式的创新形态,推动企业以螺旋式向上发展,相应的企业家在企业同-生命周期多表现为以-种角色为主、多种角色相辅的特征;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与产品、市场关系最为密切,且其创新方式呈现出以需求为导向快速接轨市场的典型特征;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多扮演着战略型企业家的角色;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市场型、技术型、战略型和职能型的角色,而企业家角色通过企业家领导行为诱引企业生命周期转换,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其中企业家领导行为又受到高管特质和企业管理情境等因素的影响.
简介:本文以联想对IBMPC和摩托罗拉手机两次跨国并购活动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案例比较的方法对跨国并购行为下互补性资产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获取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外部互补性资产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活动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然而,普遍的研究显示在成功完成并购,获得互补性资产的企业未能摆脱“赢者诅咒”的命运:企业随后的发展状况并不如之前的预期;互补性资产也未能充分发挥加速企业成长的作用.基于联想的两次并购活动的比较分析发现,在并购活动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因素对并购后互补性资产效用的发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购战略、并购活动中外部互补性资产的质地以及并购活动后企业对互补性资产的整合能力等,是影响互补性资产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简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跨国经营。但随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的迅速增长,出现了因跨国治理能力薄弱,当面临中国与东道国存在制度、文化等差异时,无法避免对外投资的战略失误所遭受的跨国经营风险。现有文献主要以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跨国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和绩效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新兴经济体国家企业的跨国治理能力的构建与演化机制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以联想集团跨国经营过程为案例,将联想集团跨国经营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围绕两个问题:“企业如何做和做什么”,通过构建企业环境与战略-跨国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跨国治理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典型案例研究。研究表明:①企业跨国治理能力构建的前提是建立清晰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如何做);②企业跨国治理能力的构建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需要经历企业跨国治理结构与环境-战略的低层次匹配,到企业跨国治理机制、治理结构与环境-战略的高层次匹配过程(如何做);③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当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董事会团队和高管团队,形成良好的跨国治理机制,改善国际化经营绩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做什么)。
简介: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管家理论和国际化理论,尝试探讨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企业董事会作为一种跨边界的治理机制,在国际化战略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通过构建企业环境-董事会资本-国际化战略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董事会资本如何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以适应国际化战略决策的需要,尝试以此打开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董事会资本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的"黑箱"。本文选取我国跨国企业治理的典范——联想集团跨国治理——为案例,发现联想集团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通过调整董事会提供的资源——董事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适应外部化环境的变化,并与集团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国际化战略匹配。同时,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的调整也影响企业董事会资本的变化。本文研究贡献是:(1)从动态角度探讨了企业环境、董事会资本和国际化战略三者动态交互的演化机制;(2)发现了企业董事会资本与国际化战略的动态匹配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指导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改善和提升企业董事会治理有效性,也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