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浙江衢州雷医学是当地主要的中医流派,发端于新安医派,迄今已传承200余年,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引入地域医学视角,结合衢州地域特点,吸收当地社会史、环境史的研究成果,从雷医学著作、方志文献等史料入手,将其流派特点总结为:流派形成"三因制宜"、学术继承"承古融今"、传承方式"多元一体"、文化内涵"医儒相济"、流派特色"交融创新"。旨在为当今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和中医传承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衢州雷氏医学 地域医学 新安医学 浙派中医 学术流派
  • 简介:摘要始于南北朝徐熙的徐世医,被范行准称之为南北朝时门阀中的世医,其世系大多仅述及隋末唐初。今从地方志、墓志、史书及有关医学史料,考察徐医学世家元明时期传承情况。元代自徐月翁始,徐后人多为地方医官;明代,徐枢、徐彪、徐伟、徐文元累任太医院使、太医院院判,其中徐伟嘉靖年间曾官右通政掌太医院事,万历年间升至太仆寺卿,是徐家族在元明时期品级最高者。徐家族在元明两代呈现官医世家的现象,与元明两代的医户制度当有一定的关系。徐家族至清代仍有从医者,但不再担任医官之职。清代徐后裔有以科举入仕途者,其中徐士芬官至户部右侍郎。

  • 标签: 元明清时期 徐复 徐枢 徐彪 徐伟 徐文元 医学世家
  • 简介:摘要希束起搏是一种生理性的起搏模式。较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能够改善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及血流动力学,有较好的临床获益。本文就希束起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希氏束起搏 阈值 生理性起搏
  • 简介:摘要整合医学是由樊代明院士在国内率先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的全新医学发展理念。回顾2012年至2021年整合医学的发展及其对消化疾病诊治和多种学科发展的指导作用,《中华消化杂志》共刊发了4期整合医学相关专家笔谈,展示了整合消化病学的学术内涵。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盛况不仅集中体现了医学内部本身的整合及其成果,还广泛展现了其在人文、艺术、药学、工程、基础研究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拓展。未来整合医学的发展应更注重临床实战化,使患者受益更多,实现整合式发展。

  • 标签: 整合医学 消化疾病 发展 专家笔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仪 按压质量 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方头针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疼痛病、精神类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早期、恢复期及并发症均有显著疗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选穴基本相同,但在并发症治疗中选穴差异较大;治疗颈肩腰痛均选取大脑皮层伏象颈腰对应点;近年来拓展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疑难病的治疗。方头针形成时间较早、理论体系较完整,但目前临床应用相对不足,也存在着选穴上未能较好体现脏腑经络理论、大脑皮层功能投影选穴理论需进一步论证、操作要求严格而研究者手法量学存在差异、部分临床科研设计严谨性欠佳等问题。

  • 标签: 头针疗法 方氏头针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个体为学习主体的自学模式是推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有利举措。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本文以超声医师继续职业发展内涵为原则,构建可验证的自学模式,从依托资源、组织架构、学习内容、验证方案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5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职业发展 自学 可验证 超声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英语EMP课程(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在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参与重庆医科大学整合医学教育的本科生120名分为EMP组和传统医学英语教学组。两组大纲知识点没有差异。授课方式方面,EMP组结合整合医学教育,按照器官系统进行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传统组按照传统的以构词法和词句理解为基础的医学英语教学方式进行。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结果医学英语词汇考试成绩EMP教学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5.00±3.52)vs. (65.67±3.33)]。EMP教学组学生发表文献综述14篇,传统教学组发表6篇。教师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对学生的综述进行评分(百分制)。结果表明,EMP教学组学生专业词汇应用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84.52±2.34)vs.(70.98±1.45)];综述内容科学性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88.87±4.68)vs.(71.87±2.41)];语法评分EMP组高于传统教学组[(90.01±7.24)vs.(76.00±3.76)]。结论医学英语EMP课程能较好地配合医学本科整合医学教育,提高学生应用医学英语检索文献的能力和按照器官系统来认识医学英语的能力。

  • 标签: 医学英语EMP课程 整合医学教育 医学本科
  • 简介:摘要江浦丁是南京地区从明初开始传承延续,贯穿明清两朝的士人家族,科第繁荣,医风尤著,历经十余代,各领域人才辈出。丁行医自初代丁仲宝始,第二代丁毅由医入仕,业医之风初现,经数代积累,至丁凤医名大盛。但其整个世系专职业医者也仅丁毅、丁凤二人,本质上仍是一个传统士人家族。其特别之处在于,明中期丁凤之后,虽无专职医者,但后代医风未有衰减,家族仍将医术作为家族子弟必修技能。其家亦有《医方集宜》《痘科玉函集》《行医八事图》等医著传世。

  • 标签: 江浦县 江浦丁氏 世医 南京 苏南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间断发热半个月余”的7岁患儿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感染科,经过对患儿血、脑积液和喝的鲜羊奶二代宏基因测序,最终诊断为斯弓形菌感染,患儿经过美罗培南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后痊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潘政松 易婧婧 卢永平 张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an-system-function,OSF)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为例,阐述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学生满意度角度着手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70.0%的模块满意度评分超过3分,学生对于OSF整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系列教学方法总体是认可的。随着试点班人数的增加,未来还应更加深入地探讨OSF整合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效果。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整合课程 教学方法 学生满意度
  • 简介:摘要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ebic meningoencephalitis,PAM)是由自由生存阿米巴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福纳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是PAM的主要病原体。现报道1例由福纳格里阿米巴感染所致PAM病例。患者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头痛、发热、流感样症状,后迅速进展为意识障碍、昏迷,经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及鼻拭子检出福纳格里阿米巴明确诊断,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亚冬眠疗法脑保护,并尝试脑室外引流,脑室给药两性霉素B等方法积极抢救,仍进展为脑疝,最终脑死亡。

  • 标签: 耐格里原虫,福氏 两性霉素B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二代测序 脑室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耶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154例PJ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预后情况,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1例)与存活组(103例),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54例PJP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3.7±14.8)岁。其中,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85.7%(132/154),肾脏疾病患者27.9%(43/154),结缔组织病患者33.1%(51/154)。临床症状方面,发热81.8%(126/154),咳嗽59.7%(92/154),呼吸困难52.6%(81/154)。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61.0(434.3,749.0)IU/L,91.3%(95/104)患者LDH 升高;CD4+T淋巴细胞<400个/μl和<200个/μl的患者分别占88.0%(95/108)和57.4%(62/108);74.4%(67/90)PJP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BG)>100.0 ng/L。影像学检查,CT检查90%(117/130)患者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网格影。死亡组患者LDH 690.5(528.8,932.3)IU/L,高于存活组502.5(381.8,657.0)IU/L(Z=-3.375,P=0.001);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9.8(5.8,12.6)×109/L高于存活组的7.3(5.0,10.1)×109/L(Z=-2.392,P=0.017);死亡组淋巴细胞比例5.3(3.2,9.3)%,低于存活组9.6(5.6,17.2)%(Z=-3.262,P=0.001);死亡组年龄(69.8±14.5)岁,高于存活组(50.6±14.0)岁(t=-3.756,P=0.001);死亡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值(64.8±17.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存活组(73.2±20.5)mmHg(t=2.345,P=0.021);死亡组患者合并细菌/曲霉菌感染为55.1%(27/51),高于存活组21.5%(22/103)(χ2=15.372,P=0.001)。结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易发生PJP;CD4+T淋巴细胞、LDH、BG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PJP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LD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动脉氧分压及是否合并细菌和/或曲霉感染与PJP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乳酸脱氢酶类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1,3)-β-D葡聚糖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对生理性乳胀的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生理性乳胀产妇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后有乳胀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乳胀产妇按护士管床随机分成叠加组及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叠加组采用穴位按摩及手动淋巴引流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乳胀缓解程度及所需的时间长短、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舒适度。结果叠加组乳房肿胀Ⅰ度人数占比高于常规组,而Ⅲ度人数占比低于常规组,且肿胀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叠加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而象征性母乳喂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叠加组及常规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叠加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叠加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可有效缓解生理性乳胀,同时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满意度,且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

  • 标签: 生理性乳胀 穴位按摩 手动淋巴结引流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