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疹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方法回顾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于华山医院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利用Phadia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水平,计算各项过敏原的检测阳性率,分析湿疹皮炎患者的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 051例湿疹皮炎患者中,特应性皮炎1 412例,其他湿疹/皮炎1 639例。1 629例(53%)过敏原阳性,阳性过敏原数为(3.0 ± 1.6)个。最常见的3种吸入性过敏原分别是粉尘螨(904/1 522例,59%)、户尘螨(891/1 513例,59%)和链格孢霉(206/1 068例,19%);最常见的3种食物过敏原分别是虾(251/1 432例,18%)、鸡蛋白(165/992例,17%)和牛奶(149/994例,15%)。3 051例中,25例(1%)年龄< 2岁,571例(19%)2 ~ 12岁,285例(9%)12 ~ 18岁,2 170例(71%) > 18岁。在< 2岁、2 ~ 12岁患者组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鸡蛋白(77%、37%),12 ~ 18岁、> 18岁患者组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虾(31%、17%);户尘螨、粉尘螨是所有年龄组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36% ~ 84%),此外2 ~ 12岁患者组中,霉菌过敏率也较高,其中霉菌混合(37%)、链格孢霉(27%)。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间,每个月就诊患者的室外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在10% ~ 15%间;树花粉、草花粉阳性率从2021年4月开始增加,高峰期出现在10月。特应性皮炎组过敏原阳性率(73%)高于非特应性皮炎组(37%,χ2 = 389.36,P < 0.001),常见阳性过敏原排序与湿疹皮炎患者基本一致。结论湿疹皮炎患者的常见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和链格孢霉,婴幼儿患者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均以吸入性过敏为主。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特应性皮炎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定点医院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为确立新型结核病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5—2019年医院门诊日志信息齐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 242例结核病专科门诊病例纳入研究,其中:104 758例病例(51.54%)来自广州市11个行政区划,73 151例病例(35.99%)来自广东省其他20个地级市,25 333例病例(12.46%)来自33个其他省(市、自治区、特区)的451个省直辖市(县、区)。就诊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58∶1(124 609/78 633),童年(0~6岁)、少年(7~17岁)、青年(18~44岁)、中年(45~59岁)、轻老年(60~74岁)、真老年(≥75岁)病例数分别为3 791、7 850、92 834、51 991、37 329和9 267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肺外结核、其他肺部疾病、陈旧性肺结核、肺部健康者分别为73 806、17 311、37 938、25 738和48 449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6.31%、8.52%、18.67%、12.66%和25.02%。结论结核病定点医院在结核病例发现、诊断与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结核病控制体系中需要加强医防合作的新思维、新举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患者采用单导联贴附式长程心电记录仪进行心律失常事件心电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门诊接受连续7 d长程心电监测患者的病史与心电监测资料。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包含频发房性早搏、长段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频发室性早搏、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RR间期>3 s等。结果377例患者完成7 d长程心电监测,其中47例(12.5%,47/377)既往有不明原因晕厥发作。长程心电监测持续总时间147(134,157)h,有效心搏总数52.7万(43.6万,60.9万)个。最长RR间期1.6(1.4,1.9) s,其中85例(22.6%,85/377)患者RR间期>2 s,20例(5.3%,20/377)患者RR间期>3 s,最长RR间期13.2 s。心律失常事件分析:窦性心律失常41例(10.9%,41/377),房室传导阻滞和逸搏31例(8.2%,31/377),房性心律失常336例(89.1%,336/377),室性心律失常233例(61.8%,233/377)。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的225例患者中211例(93.8%,211/225)新发现心律失常事件,其中窦性心律失常14例(6.6%,14/211),房室传导阻滞和逸搏18例(8.5%,18/211),房性心律失常194例(91.9%,194/211),室性心律失常132例(62.6%,132/211)。190例(50.4%,190/377)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新发现心律失常患者中85例(40.3%,85/21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47例晕厥病史患者中19例(40.4%,19/47)有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结论持续长程心电监测有助于门诊患者筛查出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和寻找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科门诊对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助产专科指导,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专科门诊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午餐后2 h血糖、晚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褥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早产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科门诊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围产期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PICC置管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研,针对PICC护理门诊实际情况,对其合理布局,制定相关流程,完善相关职能,推行多学科合作,探讨PICC患者管理系统,动态质量监控。结果: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从最终的护理成效分析,实施后各项并发症的指标相较于实施前较低,数值对比差异突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护理门诊而言,对其有效构建与规范运用,强化PICC护理综合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专科护士工作动机、自我效能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方法2019年4月23—25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工作投入量表(UWES)及工作动机问卷对重庆市8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的247名PICC专科护士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级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247名PICC专科护士工作动机得分为1(0,1)分;GSES的总得分为30(26,32)分;UWES的总得分为82(68,91)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工作动机、GSES得分与UWES各维度得分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AGFI=0.92,GFI=0.90,RMSEA=0.06,CFI=0.93),工作动机可直接或通过自我效能作用于工作投入。结论PICC专科护士工作动机、自我效能与工作投入得分均较高,工作动机、自我效能均对工作投入有正向影响,其中PICC专科护士的工作动机可直接或通过自我效能作用于工作投入。医院管理者可从内部和外部提升PICC护士工作动机,增强其的工作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慢阻肺患者50例,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个案管理,分析实施前、实施后6个月的体质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差异,同时分析个案管理后的用药依从性变化差异。结果实施个案管理后6个月患者mMRC评分[(1.9±1.2)比(1.4±1.1)分]、6MWD[(238.1±84.9)比(284.1±113.8)m]和CAT评分[(19.7±6.6)比(17.1±5.9)分]等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自觉症状等指标均有所改善(均P<0.05)。实施后6个月患者BADL评分[(87.8±5.4)比(90.0±7.5)分]、SGRQ总体评分[(48.0±7.5)比(45.0±6.9)分]也均有改善(均P<0.01)。患者随访1、3、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7.1±0.8)、(7.4±0.8)、(7.7±0.5)分(P<0.01)。结论实施呼吸专科护理门诊可以有效管理慢阻肺患者,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自觉症状、自理能力和运动耐力等。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三甲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设置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9%。结果共313所三级医院开设了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在313个造口专科护理门诊中,86.58%(271/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方式为护士独立出诊;造口门诊开设年限为(6.27±4.08)年;每周开诊时间为(5.30±3.93)个半天;月门诊量平均为100人次,最少4人次,最多3 000人次。岗位管理方面,50.48%(158/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岗位类型为兼职;管理者学历多为本科(74.44%,233/313);管理者职称多为主管护师(48.24%,151/313);38.98%(122/313)的医院具有晋级制度;36.74%(115/313)的医院具有绩效管理制度。环境布局、设施设备、物品管理和专科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无统一标准。结论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差异性较大,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置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专职护士岗位,保障出诊护士的培训、晋升和绩效奖励,充分激励造口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职业发展。
简介:目的:研讨不同护理手段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优势。方法:PICC置管患者72例,参照组36例:院内护理:分析组36例:延伸护理服务:判定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分析组在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安全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颇高,在PICC维护中应用可进一步规避危险因素,还易获得患者认可与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参与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9—10月某三级甲等公立口腔专科医院229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口腔专科门诊护士工作参与状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工作参与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发放医生问卷134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94.0%;发放护士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91.2%。50.8%(64/126)医生护士人员配备合理,45.6%(47/103)护士对专业现状及发展感到满意。医生评价参与度最高的3项为:材料混合调拌、器械仪器使用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物品;医生评价参与度最低的3项为:病案资料管理、协助医患沟通和回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士的参与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人员配备状况与护士临床配合及院感防控的工作参与程度呈正相关(P<0.05);护士工作能力与责任心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P<0.05);薪酬待遇的满意程度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总体工作参与度不高,需加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护士人员配置到位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可以促进护士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促进患者诊疗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在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分段式教学。培训后采用柯氏模型对两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进行评估。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通过分段式教学培训,研究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培训方案和授课内容满意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及人文关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两组自我行为评估得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较为明显。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回到医院临床工作中,专业认同感、PICC教学指导能力、待遇、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度、科室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且能在医院开展相应业务并带动PICC技术发展。结论通过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能有效满足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并进行全方位的效果评估,提高PICC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洗必泰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维护的两种消毒手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长期住院、PICC维护周期大于1个月的带管患者,PICC维护中皮肤消毒剂均为洗必泰,其中2017年1~3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小Z字型反复摩擦结合环形手法(Z+O);4~6月患者为试验组,采用大Z字型反复摩擦结合上下左右手法(Z+#),统计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为4.7‰,对照组为3.8‰,χ2=0.000,P=1.000)。结论两种洗必泰消毒手法都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与(Z+O)手法相比,(Z+#)手法能够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方便护士操作,提高临床工作效率,而且增加患者舒适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老年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11月选取温州市3所三甲医院置入PICC且需带管出院的老年患者的家属14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导管维护相关认知调查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143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3名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为60.14%(86/143)。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得分在家属工作状态、患者ADL评分、是否卧床、居住地导管维护是否方便、是否有信心进行导管观察处理、是否担心居家维护效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导管维护是否方便、老年患者自理能力和是否担心维护效果是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PICC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居家维护接受度尚可,应加强对居住地导管维护不方便、患者自理能力差的家属的维护知识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维护效果,从而更好地进行居家维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O2O教学模式)在护士PICC维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2016年和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900余名一线护士进行PICC维护技能培训,对照组(2016年)采取传统培训法,试验组(2017年)实施O2O培训模式。两组各随机抽考180名护士。结果试验组PICC维护技能得分为(94.75±2.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57±6.43)分(t=2.06,P<0.05);试验组年度随机PICC导管固定总规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98% vs 85.03%,χ2=20.55,P<0.005 );且2017年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6年(18.39 % vs 30.85%,χ2=25.5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O2O教学模式对护士进行PICC维护技能培训,不但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PICC维护规范率,减少了并发症,且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建立的置管随访群在门诊PICC携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在该院静脉输液护理门诊进行PICC置管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依据PICC置管流程,结合患者需求,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向患者讲述携管期间可能出现出血、断管、水肿、感染等专业问题;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被邀请加入置管随访群,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咨询专业护士有关PICC问题。结果观察组通过置管随访群延续护理,并发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97.54%)与对照组(93.83%)比较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置管随访群对门诊PICC携管患者是一个有效的延续护理方法,减少了患者携管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了携管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频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对护理实习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维护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70例护理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情景模拟教学,研究组给予情景模拟联合视频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的评价、PICC导管维护考核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和带教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对带教模式在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5)。结论视频教学联合情景模拟用于护理实习生PICC维护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拓展学习思路,提高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学习效率、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及带教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12岁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知信行(KAP)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33.17±3.89)岁。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与PICC KAP调查表开展调查,分析KAP水平及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KAP总分为(73.07±5.93)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主要照顾者KAP现况与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法、月收入、患儿置管时间及患儿置管史等有关(均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为家庭主要照顾者维护PICC的KAP现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KAP现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与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有关,可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KAP现况。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探讨医院临床专科护理建设中的实践成效。方法构建以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从9个重点护理专科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评价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成效,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患者就医体验。结果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新增专科特色护理17项、重点护理技术14项,构建12个亚专科护理品牌项目。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体得分为(80.40±15.72)分,高于实施前的(77.97±16.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医护合作、专业提升、人力配备、社会地位及薪酬待遇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院级层面表扬事件由218件增加到567件。结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在促进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