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微小RNA-223(microRNA-223,miR-22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CHB患者为CHB组和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HBV-DNA载量并分析CHB患者miR-223、HMGB1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CHB发生的因素。结果CHB组miR-223、HMGB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高载量组miR-223、HMGB1高于HBV-DNA中载量组、HBV-DNA低载量组(P<0.05)。CHB患者miR-223与HMGB1呈正相关(P<0.05),二者与ALT、AST、GGT、TBIL均呈正相关(P<0.05)。miR-223、HMGB1、HBV-DNA载量是影响CH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223、HMGB1可一定程度反映CHB患者HBV-DNA载量及肝功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微小RNA-22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胺氧化酶(MAO)、透明质酸(H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并研究联合检测TGF-β1、MAO、HA、HBV-DNA对HBeAg阴性CHB患者早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于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128例作为试验组,男73例,女55例,年龄(33±14.6)岁;另外选取同期在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3±14.8)岁。根据HBV-DNA水平分成3组,HBV-DNA>106拷贝/L为HBV高复制组,HBV-DNA在103~106拷贝/L为HBV中复制组,HBV-DNA<103拷贝/L为低复制组,然后分别检测高、中、低3个复制组中的TGF-β1、MAO、HA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TGF-β1、MAO、HA、HBV-DNA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HBV-DNA复制组间TGF-β1、MAO、H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GF-β1、MAO、HA水平均与HBV-D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TGF-β1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最高(r=0.73)。联合检测TGF-β1、MAO、HA、HBV-DNA的诊断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72.7%,阳性预测值为76.5%,阴性预测值为87.0%,约登指数为0.62,其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比单独检测高,特异度低于单项检测。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中TGF-β1、MAO、HA水平与HBV-DNA载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4项指标提高了HBeAg阴性CHB患者早期肝损害的检出率,有利于临床医生对HBeAg阴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并为病情监测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 标签: HBeAg阴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胺氧化酶 透明质酸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V DNA 肝炎,乙型 前C/BCP区突变 准种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关键危险因素及其对胎盘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对自2009年至2015年纳入的42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动态监测婴儿HBV DNA载量及HBsAg定量评估宫内传播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宫内传播的高危因素,分层分析判断母亲HBV DNA载量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透射电镜观察HBV对胎盘组织的影响。结果HBV宫内感染率为2.6%(11/4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HBV DNA载量是婴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母亲HBV DNA>106 IU/ml组较HBV DNA<106 IU/ml组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明显升高(12.2%比1.8%;χ2=11.275,P=0.006),宫内窘迫率也升高(24.4%比16.0%,χ2=3.993,P=0.046)。透射电镜检测显示母亲HBV DNA>106 IU/ml时,胎盘组织线粒体水肿及内质网扩张明显,基底膜较母亲HBV DNA<106 IU/ml时增厚(960 nm比214 nm,Z=-2.782,P=0.005)。结论母亲HBV DNA>106 IU/ml不仅与宫内感染有关,还和宫内窘迫发生率升高及胎盘亚微结构改变相关。为此类人群的孕期阻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临床及组织学证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胎儿窘迫 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后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RNA水平分析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7例,至少3年NAs抗病毒治疗,至少2次间隔6个月高敏检测HBV DNA小于20 IU/ml,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HBsAg、HBeAg及HBV RNA检测。根据Child-Pugh分级、HBeAg水平、HBsAg水平分组,比较各组间HBV RNA水平。对资料进行秩和检验、χ2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Child-Pugh A级患者HBV RNA水平比较,B+C级患者HBV RNA水平明显升高[4.1(0,4.9)log10拷贝/ml与2.0(0,3.5)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0,P<0.05)。依据HBeAg水平不同,分为HBeAg阳性组及HBeAg阴性组,2组间HBV RNA水平定量比较[2.0(0,4.5)log10拷贝/ml与1.0(1.0,2.0)log10拷贝/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33,P<0.05)。依据HBsAg水平不同,分为HBsAg≤100 IU/ml、100<HBsAg<1 000 IU/ml及HBsAg≥1 000 IU/ml 3组,3组间HBV RNA水平定量比较[0(0,2.0)log10、2.0(0,4.6)log10与2.2(2.0,4.7)log10拷贝/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265,P<0.05)。纳入性别、年龄、ALT、AST、GGT、HBsAg、HBeAg进行线性回归分析,HBsAg、AST水平与HBV RNA定量相关(P<0.05)。随访1年,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60例HBV RNA可测患者中,19例(31.7%)出现不良事件;37例HBV RNA检测不到患者中,3例(8.1%)出现不良事件,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结论长期NAs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后,HBV RNA仍可检测到;Child-Pugh分级B、C级患者,HBV RNA定量水平更高;HBV RNA可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比例较高;AST、HBsAg水平可能与血清HBV RNA水平相关。

  • 标签: 肝硬化 肝炎病毒,乙型 核苷(酸)类似物 DNA RNA
  • 简介:摘要核苷(酸)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之一,可以有效抑制HBV复制。血清HBV DNA可以反映HBV复制水平,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病毒学检测指标。血清HBV RNA作为新兴的病毒学指标在监测肝细胞内cccDNA的活性以及评估停药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了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血清中病毒核酸性质和对定量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病毒核酸定量的常用方法,评价了血清HBV DNA和RNA联检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药物 核酸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的类型、长度、CG位点等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电子病历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 DNA。以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判定为HBV宫内传播。将HBV宫内传播者中HBV DNA载量≥106 IU/ml(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例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从未发生宫内传播者中随机选取HBV DNA载量≥106 IU/ml的22例作为对照组,以HBV DNA测序分型结果为C基因型的39例母亲进行HBV DNA CpG岛分布预测等分析。结果39例HBV C基因型的母亲中,宫内传播组19例,对照组20例。39例C基因型者HBV DNA均含有传统CpG岛Ⅱ、岛Ⅲ,而对照组中有传统CpG岛Ⅰ以及新型CpG岛Ⅳ、岛Ⅴ;HBV宫内传播组和对照组母亲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岛Ⅲ长度和CpG岛Ⅱ CG位点个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CpG岛Ⅱ长度≥518 bp且其CG位点个数≥40个(11/19)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X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Ⅱ长度和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大部分母亲(12/19)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完全覆盖了Xp区,明显多于对照组(5/20),且其HBV DNA Xp区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分布与宫内传播有关,CpG岛Ⅱ长度长、CG位点个数多可能会增加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C基因型 CpG岛 宫内传播
  • 简介:Abstract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which can cause chronic hepatitis, liver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other diseases. Antiviral therapy is the most critical measure to slow dow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revent or delay cirrhosis, HCC, and other kinds of liver decompensation events. At present, the anti-hepatitis B virus drugs are mainly nucleoside (acid) analogues (NAs) and interferon. Each kind of antiviral drug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such as HCC).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course and prognosis of HBV infection, the mechanism of HBV-related HCC,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tiviral drugs on patients’ outcome, predictive biomarkers and model for HBV clinical outcome, predictors of sustained response and recurrence after withdrawal of antiviral therapy, consideration of expanding therapeutic indications and antiviral therapy, hoping to give a hand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BV.

  • 标签: HBV Interferon Nucleoside (acid) analogu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HBV前基因组RNA(HBV pregenomic RNA,HBV pgRNA)、HBV外膜大蛋白(HBV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82例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HBV pgRNA、HBV-L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及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评估血清HBV pgRNA、HBV-LP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无纤维化组比较,轻中度、重度纤维化组患者血清HBV pgRNA水平均降低(P<0.05),HBV-LP、ALT、AST及LSM水平升高(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pgRNA水平呈降低趋势,HBV-LP、ALT、AST及LSM水平呈升高趋势。血清HBV-LP水平与ALT、AST、LSM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HBV pgRNA、HBV-LP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828、0.833,相应灵敏度为82.0%、82.1%,特异度为75.0%、75.0%;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7,其灵敏度、特异度为78.4%、95.0%。结论发生肝纤维化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pgRNA水平降低,HBV-LP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可有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及评估纤维化程度。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自1996年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游离的乙型肝炎病毒(HBV)RNA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阐明血清HBV RNA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该共识总结了血清HBV RNA存在形式、定量检测方法及目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定量检测的靶标区域、检测结果和临床应用作出推荐意见,以期更好地将该指标用于临床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氨酸转氨酶正常的HBeAg阳性且HBV DNA高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治疗并随访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治疗前和治疗1年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根据患者服药种类不同分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夫酯片(TDF)治疗组和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定量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其中TDF组16例,TAF组22例;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基线HBV DNA水平和HBsAg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年的抗病毒治疗,60.5%(23/38)的患者获得了病毒学应答。尽管TAF组较TDF组可以实现更高的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68.2%(15/22)比50.0%(8/16),P=0.258]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18.2%(4/22)比6.3%(1/16),P=0.374],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DF和TAF治疗均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此外,TAF治疗组患者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增高的情况低于TDF治疗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是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丙氨酸转氨酶正常的HBeAg阳性且HBV DNA水平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TDF和TAF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丙氨酸转氨酶 乙型肝炎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耐受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HBV RNA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前基因组RNA(pg RNA)作为复制过程中病毒核心逆转录的模板,其特殊性被日益重视。分析近年来有关HBV RNA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HBV RNA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物对临床乙型肝炎患者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血清学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RNA 前基因组RN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对体液免疫状态及新生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产检并生产的200例HBV感染孕妇纳入本研究,按照HBV DNA载量不同分为4组,另选50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对比各组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新生儿HBV感染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高载量组血清IgG、IgM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高载量组补体C3、补体C4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血清ALT、AST、GGT水平>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比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健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孕妇HBV DNA载量上升,会增加孕妇体液免疫紊乱、肝功能受损及新生儿HBV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故临床可动态监测HBV DNA载量,以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HBV感染 孕妇 病毒载量 体液免疫 新生儿HB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和前S1抗原(Pre S1-Ag)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6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V-LP和Pre S1-Ag;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BV-DNA。回顾性分析比较HBV-DNAHBV-LP、Pre S1-Ag阳性率以及HBV-LP(S/CO值)、乙肝表面抗原(HBsAg,log10 IU/ml)与HBV-DNA(log10 IU/ml)的相关性。结果650例CHB患者HBV-DNAHBV-LP和Pre 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65.4%(425/650)、79.2%(515/650)和43.1%(280/650)(P<0.01)。243例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HBV-LP的阳性率是93.0%(226/243)和94.6%(230/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07例HBeAg阴性患者的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48.9%(199/407)和70.0%(285/407)(P<0.01)。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HBV-LP的阳性率分别为92.8%(206/222)和94.1%(20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两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45.4%(124/273)和69.9%(191/273)(P<0.01)。425例HBV-DNA阳性和225例HBV-DNA阴性CHB患者中,HBe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HBV-L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HBV-LP的S/CO值以及阳性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与Pre S1-Ag、HBeAg和HBsAg相比较,HBV-LP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良好,与HBV-M联合检测可灵敏反映病毒复制状态。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DNA 大蛋白 前S1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献回顾,了解我国HIV感染者中HBV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2010-2019年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等过程,收集我国有关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合并样本量为69 816例;我国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为11.29%,西部地区(10.73%)和南部地区(14.18%)的合并感染率较高,北部地区(6.36%)最低;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同性性传播、异性性传播、传播途径不详和母婴传播的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11.22%、12.76%、9.58%、11.32%、10.34%和2.87%。在HIV各种传播途径中,经母婴传播的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最低;南部地区男性HIV感染者的HBV感染率是女性的1.29倍。结论我国HIV感染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HBV感染率;应加强HIV/HBV共感染者的预防控制。

  • 标签: HIV感染者 HBV感染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 S1 antigen,Pre S1-Ag)、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5'-核苷酸酶(5'-nucleoticlase,5'-NT)与常规的乙肝5项检测(HBV markers,HBV-M)、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re S1-Ag、HBV-LP、5'-NT、HBV-M和HBV-DNA水平。分析Pre S1-Ag、HBV-LP、5'-NT与HBV-M、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高于对照组(t=26.713,P<0.01;t=48.669,P<0.01;t=15.067,P<0.01);185例患者共检出5种HBV-M模式,5种模式患者的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0,P=0.001;x2=17.365,P=0.002;F=14.655,P=0.001),其中HBeAg阳性患者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高于阴性患者(x2=19.136,P<0.01;x2=17.105,P<0.01;F=5.882,P<0.01)。不同HBV-DNA载量(<500、500~<104、104~<107、≥107)患者血清Pre S1-Ag和HBV-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523,P<0.01;F=733.041,P<0.01;F=18.994,P<0.01),HBV-DNA与Pre S1-Ag、HBV-LP呈正相关(r=0.647,P<0.01;r=0.753,P<0.01)。结论Pre S1-Ag、HBV-LP与病毒复制HBV-DNA呈正相关,与HBV-M密切相关,可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载量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大蛋白 5'-核苷酸酶
  • 作者: 李雅琴 刘勇 江孝青 张慧 蔡月明 刘泽华 陈毅华 于岩岩 陈俊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深圳 518036,深圳益世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 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科,深圳 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深圳 51803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深圳 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介入与细胞治疗中心,深圳 51803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T细胞识别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加工递呈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特异性抗原,探讨靶向HBV-C、E、X基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对体外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将HBV-C、HBV-E、HBV-X三种抗原负载至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上,获得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通过Ficoll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HBV-C-rAAV、HBV-E-rAAV、HBV-X-rAAV分别转染单核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DC。上述DC分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组)和HBV-C-rAAV/DC、HBV-E-rAAV/DC、HBV-X-rAAV/DC组(转染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rAAV的转染率,并检测DC表面的标志分子和DC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IL-12。将体外培养的T细胞分别与未转染组DC、HBV-C-rAAV/DC、HBV-E-rAAV/DC、HBV-X-rAAV/DC混合,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收获CTLs,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TLs表面的标志分子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并用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通过51Cr释放实验计算CTLs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对照组和转染组(HBV-C-rAAV/DC、HBV-E-rAAV/DC、HBV-X-rAAV/DC)中,HBV抗原阳性的DC比例分别为2.80%、85.12%、96.63%、98.42%。转染组中表达CD80的DC比例分别是55.26%、58.25%、59.63%,表达CD83的比例分别是43.19%、48.73%、40.01%,表达CD86的比例分别是95.46%、96.74%、83.62%,分泌IL-12的比例分别是47.60%、52.50%、69.20%。经转染组DC诱导产生的T细胞亚群中,CD8+CD69+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3.10%、31.50%、30.00%,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89%、8.77%、10.87%,分泌IFN-γ的比例分别为44.65%、45.16%、45.16%,T细胞体外增殖力(cpm值)分别为19 351、19 070、26 428。经转染组DC诱导产生CTLs对HBV抗原阳性的原代肝癌细胞(hepatoma cancer cells,HCC)组的杀伤率分别为61.18%、56.93%、65.05%,对HBV抗原阴性的宫颈癌细胞组的杀伤率分别为4.62%、3.69%、4.34%,对HCC+HBV抗体封闭组的杀伤率分别为34.90%、27.39%、30.66%,对HC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抗体封闭组的杀伤率分别为17.83%、21.47%、23.71%。转染组DC诱导产生的CTLs能有效杀死HBV抗原阳性的靶细胞,在抗原表达下降后,其杀伤能力显著减弱,MHC-Ⅰ类分子的缺失也会导致CTLs杀伤能力的明显降低。结论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可在体外通过特定细胞因子的诱导、携带不同HBV基因片段的rAAV的转染和细胞共培养,最终获得HBV特异性杀伤能力显著增强的CTLs,且该类T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增殖能力,有利于持续杀伤靶细胞;CTLs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依赖于HBV抗原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女性尿液检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DNA和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6月性病科女性患者212例,每位患者取宫颈拭子做CT-DNA、NG-DNA、淋球菌培养,尿液做CT-DNA、NG-DNA。同时设置对照组30例。结果宫颈拭子CT-DNA阳性率为18.40%(39/212);尿液CT-DNA阳性率为19.81%(42/212),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宫颈拭子CT-DNA和尿液CT-DN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Kappa=0.92,P<0.01)。淋球菌培养阳性率为5.19%(11/212),宫颈拭子NG-DNA阳性率为12.26%(26/212),二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2,P=0.010);尿液NG-DNA阳性率为10.38%(22/212),与淋球菌培养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46);宫颈拭子NG-DNA阳性率与尿液NG-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6,P=0.540)。宫颈拭子NG-DNA与尿液NG-DNA检测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6,P<0.01)。结论用女性尿液检测CT-DNA、NG-DNA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取材方便,建议在临床普及。

  • 标签: 尿液 沙眼衣原体-DNA 淋球菌-DNA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宿主后并不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病变,而是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细胞病变,使疾病进展。HBV感染宿主后有着不同的结局,这与感染HBV的宿主年龄、性别、种族等有关。然而,当同种族、性别及年龄相当的宿主经同方式感染相同的HBV亚型后,亦会出现不同的预后。这提示宿主免疫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细胞因子通路中相关遗传因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不同的临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针对与慢性HBV感染相关的免疫遗传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这些研究中发现的慢性HBV感染宿主免疫遗传决定因素的潜在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期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慢性HBV感染 免疫遗传决定因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先天Toll样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