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使用SOF/VEL或联用利巴韦林12周治疗的55例CHC患者,男40例,女15例,年龄(49.6±3.2)岁。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和随访12周的血常规、血清肌酐、肝功能、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定量、彩超或CT或MRI等资料,检测治疗前及随访12周的肝脏瞬时弹性硬度,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肝纤维化指数4(FIB-4)。结果47例(85.5%)达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至治疗12周55例(100.0%)达到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53例(96.4%)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周,2例复发。2例经治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患者达到SVR 12周。治疗4周及治疗12周,CHC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Scr)、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及治疗12周,谷丙转氨酶(ALT)指标为(30.13±19.66)U/L、(22.80±3.52)U/L,谷草转氨酶(AST)指标为(26.19±17.53)U/L、(17.45±2.24)U/L,与治疗前[(72.19±48.34)U/L、(62.07±33.31)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CHC患者FIB-4、肝硬度分别为[(1.85±1.54)、(14.76±8.58)kPa],均高于治疗12周[(1.41±1.03)、(9.16±7.12)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SOF/VEL治疗中国常见基因型CHC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SVR,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就诊并使用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12周治疗的96例中国成年慢性HCV感染者。检测患者基线、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随访12周的HCV RNA、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腹部彩色超声或CT,检测患者基线及随访12周的肝脏硬度。记录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和实验室异常,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共有93例患者(96.9%)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其中3例复发。88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91.7%,88/96),并且到治疗结束时(EOT)96例(100%)均达到了病毒学应答。在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基线平均Child-Pugh评分为7.4±1.0,平均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1.4±1.7,其中12例患者SOF/VEL联合RBV 12周治疗均获得SVR12(100%),5例患者单药SOF/VEL治疗12周仅3例获得SVR12(60%)。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12周,肌酐水平与基线无明显差异。慢性丙型肝炎和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79),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为35.3%(6/1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胆红素升高、疲劳和贫血。没有发生因不良反应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死亡或中止治疗的情况。结论以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国各常见基因型初治和经治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HCV感染者,均有较高SVR12,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SOF/VEL)治疗中国慢性HCV感染者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北方某县开展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共入组299例患者,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61例,代偿期肝硬化73例,给予SOF/VEL12周方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给予SOF/VEL加利巴韦林12周(22例)或SOF/VEL24周(43例)方案治疗。在基线、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随访12周时分别检测病毒学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肝脏弹性检测等。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实验室异常。采用调整后意向性分析(mITT),主要研究终点是随访12周时HCV RNA检测不到率(SVR12)。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291例患者在完成治疗并随访12周时HCV RNA检测不到,SVR12率为97.3%(95%可信区间:95.4%~99.3%)。其中基因1b型97.4%、基因2a型96.4%,基因型未检出者100%获SVR12。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SVR12率分别为98.1%、98.6%和93.8%。伴随病毒学清除,可见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肝脏生化学指标好转,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见肝脏硬度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未见显著肾功能异常。最常见不良反应是疲乏、头痛、上腹不适和轻度腹泻,总体不良反应轻微。病死1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与抗病毒治疗无关。因不良反应提前中止治疗4例;复发4例,其中3例检测到耐药相关变异。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不同基因型、不同临床阶段或既往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史的中国HCV感染者均可获高SVR12,治疗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拉韦林(doravirine,DOR)或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arunavir/ritonavir,DRV/r)联合两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用于既往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1成年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项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非劣效性试验纳入HIV-1感染成年人按1:1方式随机分配至DOR(100 mg,每日一次口服)组或DRV(100 mg)/r(800 mg,每日一次口服)联合组,各组再分别接受由研究人员选定的两种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替诺福韦与恩曲他滨或阿巴卡韦与拉米夫定,直至96周。主要疗效终点是在第48周时达到血浆HIV-1 RNA小于50 copies/mL的受试者比例,如果治疗差异(DOR组减去DRV/r组)的双侧95%可信区间下限大于-10%可确定其具有非劣效性。结果769例入选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治疗,其中385例接受DOR治疗,384例接受DRV/r治疗。在第48周时,321例(83.8%)DOR组受试者和306例(79.9%)DRV/r组受试者血浆HIV-1 RNA低于50 copies/mL(差异为3.9%,95%CI:1.6~9.4),证明了DOR给药方案的非劣效性。研究中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腹泻(DOR组21例(5.5%),DRV/r组49例(12.8%))、恶心(分别为25例(6.5%)和29例(7.6%)))以及头痛(分别为23例(6.0%)和10例(2.6%))。18例研究受试者包括DOR组的6例(1.6%)和DRV/r组的12例感染者(3.0%)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各组有1例(0.3%)受试者的严重不良反应与研究药物相关。结论DOR联合两种NRTI的治疗方案为初次接受治疗的成年HIV-1感染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1位29岁女性护士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期间不慎被患者用过的针头扎破手指。因担心职业暴露感染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洛匹那韦200 mg/利托那韦50 mg)2片,2次/d。首次服药4 h后出现全身红色皮疹,伴颜面部肿胀。给予氯苯那敏片8 mg口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肌内注射。服药后8.5 h患者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伴腹痛、腹泻,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体温35.2 ℃,心率87次/min,呼吸22次/min,脉搏微弱,四肢发冷,血氧饱和度0.93。诊断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过敏性休克,给予静脉扩容、鼻导管吸氧及心电监护。患者症状逐渐缓解,2.5 h后患者血压恢复至108/89 mmHg,次日皮疹消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依非韦伦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LPV/r)对成人艾滋病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接受含依非韦伦或LPV/r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艾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线和治疗1年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分别比较依非韦伦组和LPV/r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共纳入272例患者,依非韦伦组210例(77.2%),LPV/r组62例(22.8%)。两组患者采用ART治疗1年后,LPV/r组血脂总体异常率为83.9%(52/62),三酰甘油异常率为80.6%(50/62);依非韦伦组血脂总体异常率为62.4%(131/210),三酰甘油异常率为39.0%(82/21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2,P=0.002;χ2=33.160,P<0.01)。LPV/r组患者治疗1年后三酰甘油水平较基线升高[(3.0±1.4) mmol/L比(1.9±1.0) mmol/L];而依非韦伦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酰甘油[(1.8±1.1) mmol/L比(1.5±1.1) mmol/L]、总胆固醇[(4.6±0.9) mmol/L比(4.3±0.9) mmol/L]、HDL[(1.2±0.3) mmol/L比(1.0±0.3) mmol/L]、LDL[(2.9±0.8) mmol/L比(2.4±0.7) mmol/L]水平均较基线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7、-2.133、-3.453、-8.179、-6.423,均P<0.05)。依非韦伦治疗导致三酰甘油升高的程度低于LPV/r,△三酰甘油中位数分别为0.1 mmol/L和0.9 mmol/L,而其HDL、LDL升高的程度则高于LPV/r,△HDL中位数分别为0.2 mmol/L和0,△LDL中位数分别为0.4 mmol/L和-0.3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2.930、13.439、20.891,均P<0.01)。结论依非韦伦、LPV/r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影响,LPV/r导致的血脂总体异常率高于依非韦伦。两者引起的血脂异常类型不同,LPV/r导致三酰甘油升高更明显,依非韦伦导致HDL、LDL升高更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广东地区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多中心的研究方式,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广东地区4所医院的61例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奥比帕利(奥比他韦/帕立瑞韦/利托那韦)25/150/100 mg,1次/d,达塞布韦250 mg,2次/d,60例患者接受了12周治疗方案,1例患者接受了8周方案,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主要临床终点为治疗结束后12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的比例和不良事件(AE)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91.8%(56/61)患者HCV RNA达到检测下限以下;治疗12周,100%患者HCV RNA检测不到,治疗结束后12周,SVR12率亦为100%;发生的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实验室异常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下降(2例,3.3%),血红蛋白下降(1例,1.6%)。结论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患者中具有极好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海曲泊帕(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2021年6月海曲泊帕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对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反应不佳的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年患者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IST)反应不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成年患者。为指导临床规范应用海曲泊帕,使患者最大限度获益,根据海曲泊帕的临床研究进展,结合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及TPO-RA类药物的应用现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治疗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认真讨论、反复修改,制定了该指导原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简介:摘要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抗病毒治疗药物之一。几项体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LPV/r有抑制SARS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作用,但也有研究并未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活性或活性较弱。2篇文献报道了LPV/r治疗SARS有一定临床疗效,1篇文献报道了LPV/r治疗1例MERS患者取得成功。近来也有少量LPV/r治疗COVID-19的报道,但是均尚缺乏高质量的对照研究。
简介:摘要1例74岁男性胃体腺癌患者先后接受一线、二线和三线化疗6、8和4个周期,因化疗疗效欠佳,接受阿帕替尼靶向治疗(阿帕替尼750 mg口服、1次/d)。18 d后,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症状,自行停药。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41×109/L,诊断:血小板减少症(3级)。立即给予升血小板治疗,PLT恢复至153×109/L后,将阿帕替尼剂量减至500 mg口服、1次/d。21 d后患者头晕症状复现,同时出现面部水肿,实验室检查示PLT 45×109/L。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与阿帕替尼有关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再次给予升血小板治疗。13 d后,PLT恢复至214×109/L,采用减量并间歇用药方法,即阿帕替尼250 mg/d、服药3 d停药2 d。此后再未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开放式、单中心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03例使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析其临床基线特征,以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03例患者中,男55例(53.4%),女48例(46.6%),年龄为(47.6±13.9)岁;基因1a型2例(1.9%),基因1b型101例(98.1%);17例(16.5%)干扰素经治患者均为基因1b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2.9%)。103例患者中,35例合并基础疾病,26例有合并用药。98例完成治疗12周的随访;89例完成治疗结束后12周的随访,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21/103),主要为失眠、焦虑、乏力,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3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治疗后无乙型肝炎病毒激活。结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较高,安全性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22年3月23日至5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应用Paxlovid治疗的COVID-19成年患者病历资料,对Paxlovi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临床特征。Paxlovid用法为奈玛特韦300 mg+利托那韦100 mg口服、1次/12 h,连续5 d。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364例,男性200例(54.9%),女性164例(45.1%),中位年龄60(19,92)岁。Paxlovi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48/364),不良反应发生在开始服用Paxlovid后1~7 d。48例患者中,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者37例(主要表现为腹泻17例、口苦14例等),神经系统症状7例(头晕5例,头痛2例),呼吸系统症状4例(咽痛3例,咽痒1例),肾损伤2例,血尿酸升高、肌痛和皮疹各1例,其中2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1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1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33例(68.8%)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15例(31.2%)为2级,无≥3级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除1例因不能耐受2级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口苦)而停药外,其他患者均完成了5 d的治疗。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况、基础疾病和COVID-19临床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xlovid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口苦较为多见,症状多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拉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1b型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达拉他韦、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层粘连蛋白、透明胶质酸、Ⅳ型胶原与Ⅲ型前胶原肽、CD19+B、白细胞介素-4与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与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HCV-RNA转阴率、持续病毒应答率与肝硬化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拉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中心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按照药物治疗方式分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联合组,44例)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组(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死亡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含量变化,随访情况。结果治疗48周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8周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死亡病例。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联合组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HBeAg、ALT、TBI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血清HBV DNA、HBeAg、ALT、TBIL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V和ETV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较好,能降低血清HBV DNA、HBeAg、ALT、TBIL含量,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尼帕病毒病(NVD)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致死率达40%~7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近20多年来国际高度关注的新发传染病之一。尼帕病毒(NiV)是NVD病原体,其自然宿主是狐蝠科的果蝠。NiV可致人和动物感染,临床谱广泛,包括无症状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致命性脑炎甚至死亡。NiV自1999年首次在马来西亚被发现以来,主要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流行。NiV主要通过蝙蝠-猪-人、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际传播。目前,尚无NVD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我国目前没有NVD病例报道,但我国与NVD主要流行国家经济贸易及人员往来频繁,并且已在我国相关蝙蝠体内也检测到了NiV抗体,我国存在NVD输入与本地流行潜在风险。本文围绕NVD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预防控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较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N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