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三维场景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感官信息。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VR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视力、调节功能、立体视等视功能评估方面,VR结合红外眼动跟踪、双眼分视、人机交互等技术能够完全控制呈现给用户的画面,为实现个性化、自动化诊断提供了可能,并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在斜视、弱视诊疗方面,VR再结合其环境沉浸性、三维成像等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画面,减少了斜视眼位测量、弱视眼间抑制量化上的检测技术难度;并可以通过模仿斜视聚散训练、弱视知觉训练等范式,提高斜视正位训练、弱视知觉训练和立体视训练的趣味性和依从性。增强现实技术与计算机生成的视觉增强、全息成像、三维音频提示和自适应光学相结合,可有效弥补低视力人群的视觉缺损,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近视防控领域,VR技术的利弊目前尚有争议,但仍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视功能评估与重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医工融合在眼科诊疗领域的发展。
简介:摘要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重要的视功能评估方法,具有客观、无创、定量等优点。然而在眼科临床和医疗鉴定实际应用中,如何规范的使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焦点,主要包括其检查流程和解读方法。视觉电生理检查项目较多,各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同,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多,因此规范的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检查结果产生后,如何结合临床解读电生理结果也需要规范,既需要遵循电生理临床指南的逻辑思维,又需要具体病例中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注意以上问题后,希望能更规范、合理地使用视觉电生理检查,更加准确地进行客观视功能评估,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医疗鉴定,避免误判和漏判。(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11-814)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视野检查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8例(6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阿柏西普前行微视野检查,观察记录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术后1个月复查并对比观察指标。结果微视野检查显示各象限及平均视敏度与视力负相关(r=-0.612,P<0.001),与黄斑中心区厚度无相关性(P>0.05)。2°及4°注视稳定性与视力负相关(r=-0.436,-0.533;均P<0.001)。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各象限视敏度、2°及4°注视稳定性均有所提高(t=3.69,5.83,4.73;P=0.005,0.006,0.004)。结论微视野检查可评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敏度及注视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视网膜色素变性(RP)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RP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111眼,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将小数视力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根据光感受器内节椭圆体带(ISe)完整性将术前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19眼分为Ⅰ、Ⅱ和Ⅲ级,分析各等级ISe完整性与手术后BCVA的相关性。结果术后73.9%(82/111)的患眼视力较术前提高,26.1%(29/111)的患眼无明显变化,未见视力较术前下降者。术后患眼BCVA为0.40(0.22,0.70)LogMAR,较术前的0.82(0.60,1.40)LogMAR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6,P<0.01)。术前视力>0.52 LogMAR的患眼占79.3%(88/111),术后降至38.7%(43/111);术前视力>1.3 LogMAR的患眼占28.8%(32/111),术后降至4.5%(5/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711、23.643,均P<0.01)。黄斑区ISe完整性分级与术后BCVA呈显著正相关(rs=0.959,P<0.01)。结论RP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患者视力,ISe的完整性与术后BCVA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觉训练对成年人视功能异常所致视疲劳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视觉训练室进行视觉训练的成年人视功能异常所致的视疲劳患者93例186眼,其中男48例,女45例;平均年龄(30.43±6.39)岁。所有患者双眼视功能初次检查包括综合验光仪检查屈光度、Worth 4 Dots检查双眼视、立体视、Von-Graefe法测量远近距水平眼位、旋转棱镜法测量融像范围、融合交叉圆柱镜法测量调节反应、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翻转拍测量调节灵活度以及聚散灵活度。训练师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每训练5次后复查1次。将初查、第1次复查及第2次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初次检查时近隐斜视度为-8.0(-15.3,-3.0)△,第1次复查时减少至-5.0(-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86,P<0.01);左右眼初次检查时调节幅度分别为4.00(3.25,5.25)D和4.00(3.00,5.00)D,第1次复查时分别提高至5.50(4.25,7.00)D和5.00(3.75,7.0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84、-3.995,均P<0.01);初次检查时远距离正融像破裂点为7.5(5.0,15.8)△,恢复点为0.0(0.0,4.0)△,第1次复查时分别增加至11.0(6.0,22.0)△和4.0(0.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92、-3.748,均P<0.01);初次检查时近距离正融像破裂点为18.0(8.0,28.0)△,恢复点为6.0(0.0,12.0)△,第1次复查时分别增加至26.0(21.5,35.0)△和11.5(6.0,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695、-3.377,均P<0.01);单眼及双眼的调节灵敏度从初查时2~3个周期/min增加至第1次复查时的10~12个周期/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远隐斜和近隐斜不是右眼和左眼调节幅度改善程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初查时,22例患者的CISS评分为(25.13±9.64)分,第1次复查时降至(19.18±7.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未进行问卷调查的71例患者,主诉和体征明显改善者占67.60%(48/71),有改善但仍需加强训练者占29.58%(21/71),视疲劳症状未明显改善者占2.82%(2/71)。结论系统视觉训练可使多数成年视功能异常的视疲劳患者的视功能体征和视疲劳症状改善,提示成人视功能依然有较强的可塑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手术正位率、双眼视功能以及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的差异。结果手术后患者正位率明显高于手术前[88.8%(71/80)比40.0%(32/80)],欠矫率以及过矫率明显低于手术前[7.5%(6/80)比36.2%(29/80)、3.8%(3/80)比23.8%(1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同时视(Ⅰ级)率、近立体视率、融合(Ⅱ级)率、远立体视(Ⅲ级)率均高于术前[91.2%(73/80)比26.2%(21/80)、17.5%(14/80)比5.0%(4/80)、21.2%(17/80)比3.8%(3/80)、33.8%(27/8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斜视度差、立体视锐度差、融合功能差值均低于术前[(29.5 ± 2.8)Δ比(46.2 ± 3.1)Δ、(190.6 ± 19.4)°比(240.3 ± 18.5)°、(3.1 ± 0.8)°比(4.3 ± 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能促进患者正位率的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双眼视功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青光眼最核心的问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死亡所导致的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其病因及病理学机制复杂,至今临床鲜有证据充分、疗效确切的修复(保护、挽救及逆转)策略。为实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需要全面认识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遵循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流程,并始终将视网膜与视觉中枢作为整体确定视功能修复策略。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眼科医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17-720)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术前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VF-11R-CN量表调查,且术后调查时增加校标条目。通过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术前术后的得分差异和效应值来评估VF-11R-CN量表的适用性。分布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0.5个标准差(SD)和1.96个测量标准误(SEM)进行估算,校标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在应答者分析中计算MCI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不同特点人群基于MCID值的VRQol提高率进行比较。结果共8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受试者围手术期VF-11R-CN量表得分变化为(399.51±234.92)分,视力变化为(0.65±0.36)。量表术前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均为1.18%,术后地板效应为22.35%。受试者术前VF-11R-CN量表总分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01),VF-11R-CN量表的效应值为1.63。基于0.5个SD和1.96个SEM的MCID估值分别为122.23分和123.10分;校标条目的得分增加1分,围手术期得分变化下降106.17分。平均化分布法和回归分析法得到的MCID值为117.17分。受试者中术后得分超过MCID值者76例,占89.41%,MCID值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性为46.67%。不同性别间、单种眼病与多种眼病间及手术前视力(以LogMAR 1.3为界)间术后VRQol提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0.88、0.27)。结论VF-11R-CN量表适用于中国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人群术后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估,手术的MCID估值为117.17分,MCID估值敏感性高,特异性偏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82例(164眼),年龄18~32(23.5±4.2)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8.38~-0.88(-4.75±1.69)D。根据双眼SE差值将患者分为2组:屈光参差组21例(42眼),双眼SE差值≥1.00 D;非屈光参差组61例(122眼),双眼SE差值<1.00 D。所有患者行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及调节功能(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单、双眼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与聚散功能(远、近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和调节性集合/调节量)检测。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参差组的调节功能中左眼调节灵敏度在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3、6个月均较术前增加(F=2.552,P=0.045);聚散功能中近正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4.245,P=0.016;F=3.686,P=0.009)。非屈光参差组调节功能中术后各时间点正相对调节和调节幅度较术前均增加(F=16.118,P<0.001;F=14.839,P<0.001);聚散功能中远隐斜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2.898,P=0.029),远负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远正融像恢复点和近正融像破裂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7.310,P<0.001;F=5.131,P=0.001;F=8.184,P<0.001;F=10.919,P<0.001)。远正融像破裂点和近正融像恢复点术后逐渐下降,术后1、6个月相比术前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4,P<0.001;F=6.942,P<0.001)。近负融像恢复点术后1个月相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6个月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11,P=0.037)。屈光参差组和非屈光参差组右、左眼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眼:F时间=0.555,P=0.655,F组别=4.639,P=0.034,F交互=0.555,P=0.655;左眼:F时间=2.611,P=0.048,F组别=5.709,P=0.019,F交互=1.287,P=0.279;双眼:F时间=2.256,P=0.086,F组别=4.314,P=0.041,F交互=0.847,P=0.465)。结论:近视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维持术前水平,证明角膜屈光手术对视功能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和第2眼手术前后早期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为短期内第2眼手术的意义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白内障中心手术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8例(96眼),患者眼轴长度≥27.0 mm,近视屈光度<-6.0 D。视力较差眼先手术,间隔2~4周行第2眼手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主观视功能(VF)和生存质量(QOL)问卷调查量表评估手术前后VF和QOL变化;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比较术前和术后的客观散射指数值(OSI)以及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第1眼和第2眼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第1眼术后1周BCVA(LogMAR)为0.20±0.35,等效球镜度(SE)为(-2.42±0.84)D,第2眼BCVA(LogMAR)为0.57±0.29,SE为(-19.30±4.65)D;VF问卷调查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周边视野、视觉适应及立体视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16.16、-18.65、-9.79、-9.94,均P<0.001);第2眼术后1周这4项功能均较第1眼术后1周进一步提高(t=-34.32、-14.87、-15.95、-21.36,均P<0.001);双眼术后3个月与第2眼术后1周仅周边视野和立体视功能进一步提高(t=-2.27,P=0.030;t=2.37,P=0.020)。QOL问卷显示第1眼术后1周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心理状况量表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31.52、-21.79、-19.68、-14.16,均P<0.001);第2眼术后1周心理状况量表分值较第1眼术后明显提高(t=-12.50,P<0.001)。OQAS-II检查显示第1眼和第2眼术后1周和3个月OSI均较其术前明显降低(t=17.15、-19.54、9.61、10.18,均P<0.001),MTF cutoff均较术前提高(t=10.58、-11.65、-8.23、-9.15,均P<0.001)。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第1眼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第2眼手术可进一步改善视功能并提升心理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视功能及眼部疾病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至3月纳入北京市朝阳区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92例(584只眼)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资料,其中男性235例,女性57例;年龄2~18岁。检查所有患儿主观远、近视力、近立体视、客观视力、屈光度数、眼前节和眼底。另纳入健康幼儿及学生300人作为对照,年龄2~18岁,检查主、客观视力和屈光度数。对ASD合并不同智力障碍程度患儿进行分析,视力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进行计量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患儿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584只眼中,屈光不正272只眼(47.22%),散光260只眼(45.14%),远视29只眼(5.03%),近视10只眼(1.74%),弱视危险因素47只眼(8.16%)。292例患儿中斜视20例(6.85%),色弱3例(1.03%),外眼异常4例(1.37%)。211例患儿完成了近立体视检查,其中100″及以内者54例(25.59%),200″~900″者157例(74.41%)。272只屈光不正眼中,157只眼(57.72%)需矫正而未矫正。患儿主观、客观视力分别为0.22(0.10,0.35)和0.10(0.00,0.22);不同性别的ASD合并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患儿远近视力、客观视力、屈光度数、近立体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ASD合并轻度智力障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453,P<0.001),合并中度智力障碍患儿主观远、近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8,-4.503;P<0.001),客观视力、屈光度数、近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儿童的主观远视力和客观视力分别为0.10(0.00,0.22)和0.00(0.00,0.10),屈光度数为0.25(-0.25,0.50)D,与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比较,主观远视力及客观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27,-10.393;P<0.001),屈光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4,P=0.203)。结论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主、客观视力均低于健康儿童,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眼病的患病率和未矫正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所患的屈光不正中以散光为主,且矫正和治疗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黄斑裂孔眼的脉络膜形态和血流灌注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为单眼原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患者2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64.05±7.31)岁。将22只患眼作为裂孔眼组,对侧眼排除眼底病和眼底图像质量不佳的3只眼,其余19只眼作为对侧眼组;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者16人(16只眼)作为健康眼组,其中男性2名,女性14名,年龄(63.25±5.14)岁。检查项目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计检查视网膜敏感度、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测量脉络膜血流灌注的情况、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黄斑裂孔直径和脉络膜的厚度。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裂孔基底径下视功能及眼底情况的差异,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3个组视功能及眼底情况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视网膜、脉络膜的形态学参数与视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裂孔眼组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敏感度分别为1.02±0.22和(13.03±2.91)dB,显著低于对侧眼组的0.15±0.11和(17.25±2.03)dB(t=17.019,-4.085;P<0.001)及健康眼组的0.04±0.05和(16.63±2.89)dB(t=21.736,-3.134;P=0.004)。裂孔眼组、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脉络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面积分别为(1.33±0.29)、(1.98±0.13)和(1.93±0.12)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4,-8.707;P<0.001)。裂孔眼组旁中心血流密度为48.91%±10.12%,低于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58.27%±6.18%、55.20%±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2,-2.830;P=0.001,0.020)。中心凹处脉络膜较厚,然后向周边逐渐变薄,最薄的区域在鼻侧;裂孔眼组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188±21)μm,显著低于对侧眼组的(217±36)μm(t=-3.672,P=0.002)和健康眼组的(229±25)μm(t=-3.304,P<0.001),而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6,P=0.368)。裂孔眼组裂孔基底径分别和脉络膜血流密度(r=-0.584,P=0.004)、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r=-0.511,P=0.015)、视网膜敏感度(r=-0.432,P=0.044)相关,视网膜敏感度又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r=0.450,P=0.035)、脉络膜血流密度(r=0.429,P=0.046)相关。结论原发性黄斑裂孔眼的视网膜敏感度降低,存在眼底血流灌注不足,对侧眼的旁中心脉络膜厚度有变薄趋势;患眼视网膜敏感度的降低与其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减少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早期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术后1个月眼位矫正成功的患者177例,年龄7~14(9.97±2.16)岁。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术后1个月的眼位和双眼视功能参数,及其与术前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斜视角均符合正位标准,与术前斜视角有显著差异(远距:-2.80△±3.96△vs.-33.67△±9.17△,t=-41.83,P<0.001;近距:-4.05△±4.68△vs.-38.50△±9.09△,t=-44.27,P<0.001)。远距(2.59±0.38 vs.2.80±0.25,t=7.30, P<0.001)和近距(2.19±0.36 vs.2.36±0.44,t=5.68,P<0.001)立体视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分别有16.4%和22.0%患者获得远距和近距正常的立体视功能。术后远距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χ2=8.08,P=0.004),而近距结果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的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与术前年龄、屈光参差度、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远距:r=0.15,P=0.043;r=0.19,P=0.012;r=0.28,P<0.001;r=0.22,P=0.004;近距:r=0.23,P=0.002;r=0.34,P<0.001;r=0.15,P=0.043;r=0.49,P<0.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术后早期立体视和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立体视功能状态与手术年龄、屈光参差量、术前立体视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手术后微视野联合OCTA分析视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IMEM 42例(46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术后进行微视野计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等检查并加以分析。随访1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logMAR,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t=5.056, P<0.001);黄斑中心区厚度(CMT)较术前明显减小(t=7.766,P<0.001)。微视野联合OCTA结果显示:视网膜敏感度阈值、2°注视率及4°注视率均较术前明显增加(t=-7.500,-6.577,-7.759;均P<0.001);由注视点组成的63%二元轮廓椭圆面积和95%二元轮廓椭圆面积均较术前明显减小(t=5.414,8.615;均P<0.001);黄斑中心区浅层和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围绕黄斑中心凹血管密度值与术前相似(t=-0.089,-1.717,-1.552;P=0.929,0.093,0.128),但面积较术前增加(t=-2.257,P=0.029)。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后通过微视野联合OCTA评估能有效提高IMEM患者的视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清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儿童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儿童肝损害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91例肝脏疾病患儿(病例组)资料,按照Child-Pugh分级将肝病患儿分为Child-Pugh A级(62例)、B级(24例)和C级(5例)3组;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将PA和RBP与常规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PA[(0.23±0.06) g/L]和RBP[(28.22±8.01) g/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26±0.07) g/L、(39.61±10.37)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7.06,均P<0.05);PA和RB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和0.814,RBP预测作用较明显,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61.5%;PA与天冬氨酸转氨酸(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和清蛋白(ALB)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无相关性,RBP与ALT、AST、TBIL、DBIL和ALB均无相关性(均P>0.05)。Child-Pugh A级PA水平为(0.23±0.06) g/L,Child-Pugh B级为(0.14±0.02) g/L,Child-Pugh C级为(0.10±0.06) g/L,不同病情程度间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98,P<0.05);RBP在不同病情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8,P>0.05)。回归分析显示,肝脏疾病患儿病情程度与PA相关(R2=0.408,F=7.074,P<0.05)。结论PA和RBP对儿童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A可以很好地评估肝损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