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老年群体健康行为过程中,予以社区保健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社区医院诊治老年患者100例,参与研究,起始时间自2021年11月开始,直至2022年11月截止。将研究选取案例依照教育模式进行分组,研究组予以社区保健,对照组予以基础教育,每组50例,分析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状况等。结果:研究组老年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状况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社区保健期间,对其社区老年健康行为认知程度等改善效果较高,能够有效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健康行为;认知程度;社区保健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老年群进行新型科普方式的干预,评价认知程度的变化。方法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5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为研究对象,100例(男女各50例)为干预组接受新型科普方式干预;100例(男女各50例)为对照组。在研究干预前及为期1年干预后,对两组中老年进行骨健康认知基线评估及随访评估。并对公众号不同科普文章的表现形式的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对干预评分效果前后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量表评分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对照组第二次得分(29.4±11.4)稍高于第一次得分(27.9±10.1)(P<0.001)。干预组前后评分变化比对照组前后评分变化大(P<0.001)。首次评分、分组、既往饮酒及罹患糖尿病对女性中老年得分有影响。大部分中老年喜欢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年龄大的老年更接受视频科普。结论新型科普方式促进骨健康管理有益,可改善中老年群骨健康认知程度

  • 标签: 认知程度 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护理计划(CACP)干预对社区老年的影响。方法借助聚类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济南市历山路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9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居住单元将98名老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分别予以两组常规社区护理管理与CACP管理,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是43和42。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跌倒风险的差异,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的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跌倒风险评估、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CACP组Cog-12认知功能障碍量表、FRA跌倒风险评估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有2例(4.65%)出现跌倒情况,观察组未出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ACP组WHOQOL-10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社区老年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认知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改善老年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护理计划 认知功能 跌倒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老年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健康需求,了解不同区域老年健康体验情况,以期探索高效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研究项目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库,采用中位数描述就医距离的集中趋势,χ2检验比较东中西部地区老年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健康需求,线性关系检验分析不良健康现状、负性健康行为健康需求的时间分布趋势。结果49 611名研究对象中,7 881自评健康程度差,19 445自评近期健康状况变差,14 954缺乏常规体检,35 141缺乏体育锻炼,8 178吸烟,7 859饮酒,35 814所在社区未提供保健服务,35 676保健需求,2 637缺乏足够医疗服务。老年健康现状、健康相关行为健康需求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健康现状、负性健康行为健康需求具有线性的时间分布趋势(P<0.05),东中西部地区就医距离中位数分别是1.02km、1.00km与1.56 km,农村高于城市。结论我国老年健康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负性健康行为占比高,中西部老年健康需求大。在中西部地区推行主动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机构与社区的联动,将有助于满足健康需求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 标签: 初级卫生保健 老年人 健康现状 健康需求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作为调查工具,随机对乌鲁木齐市8个社区60岁以上998位老年进行问卷调查,符合MCI诊断者173,患病率17.3%。结果女性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病率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群MCI患病率越高;年龄越大的人群MCI患病率越高;患有高血压的人群MCI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躯体疾病的人群;经济收入越低的人群MCI患病率越高。结论老年的早期MCI筛查及干预,是有效预防及控制老年MCI发病、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或延缓MCI患者向老年性痴呆进展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社区 生活质量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当前研究发现认知训练对老年训练任务成绩的改善有显著效果,但训练效应难以迁移到未训练的认知任务,自适应认知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迁移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的迁移和保持效应,并梳理了自适应认知训练相关的脑机制研究现状,对当前自适应认知训练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自适应性持续认知挑战条件的有效实现方式、相关神经机制等问题。

  • 标签: 适应,心理学 认知疗法
  • 作者: 刘丽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12期
  • 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930
  • 简介:老年的身体机能相对薄弱,日常活动力量、敏捷性也不如青壮年,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长年受慢性疾病困扰,加之长期服药的影响,容易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比如消化不良、便秘、贫血、营养不良、水肿等,严重影响老年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的促进健康老年应该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老年人;健康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衰弱现状及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9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杭州市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543例老年的衰弱和社会支持情况。衰弱评估使用衰弱综合评估量表,包括躯体衰弱、心理衰弱、社会衰弱和环境衰弱4个维度;社会支持评估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衰弱总分为(43.1±12.0)分,衰弱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449,P<0.01),年龄≥80岁与衰弱呈正相关(β=0.229,P<0.001);非独居、子女家务支持、子女精神支持、步行15 min范围内养老服务设施可及性、社会支持总分与衰弱呈负相关(β=-0.118、-0.081、-0.260、-0.155、-0.250,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多有中等程度的衰弱,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居住情况、子女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可及性和社会支持等。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 衰弱 社会支持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握力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武汉市65岁以上老年中开展现况研究,由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收集握力、认知功能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分别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握力值与认知功能得分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对象(70.7±5.1)岁,533例老年的平均握力为(24.94±9.15)kg。调整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因素和疾病史等协变量后,相比于握力Q1组(<18.6 kg),Q2组(18.6~24.1)kg、Q3组(24.2~31.1)kg和Q4组(>31.1 kg)的认知功能得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5(-0.36,1.26)、0.40(-0.52,1.32)和1.19(0.07,2.31);认知障碍发生率的OR值分别为0.97(0.43,2.19)、0.79(0.30,2.06)和0.22(0.05,0.92)。当将握力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分析时,其每增加1 kg,认知得分增加0.07分,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降低6%。结论提示老年的握力水平与认知功能表现呈正相关,握力较低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应当积极关注社区老年群握力情况。

  • 标签: 握力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在提高全民幸福生活指数中,如何保障老年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老年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对健康管理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能对老年进行科学健康管理,提高老年健康管理依从性变得越来越重要。2012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专门成立了老年健康管理部,总结出导致老年健康管理依从性较差的因素,并根据不同因素分别提出了如何提高老年健康管理依从性的措施。

  • 标签: 健康管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健康是保障老年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健康老年的标准及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各国学者对健康老年定义尚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健康老年标准应建立在身体状况、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参与和自我评价等多个维度之上进行定义和评价。我国尚缺乏成熟完整的健康老年标准评价体系,在积极引入国外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应基于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做本土化构建,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有效破解老龄化难题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健康老龄化 健康标准 健康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院在开展长沙市老年慢性病现状调查及社区规范化防治的推广和普及的研究中,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长沙市雨花区>65岁老年500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进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检测和健康体检指标的收集,共70例达到OSAHS诊断标准,根据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4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选择非OSAHS 20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PSG水平、动态血糖水平。并对OSAHS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与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与对照组BMI、围长比、吸烟史、饮酒史、呼吸暂停次数、最长低通气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仰卧位呼吸暂停通气指数、非仰卧位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与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OSAHS发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BMI、围长比及睡眠体位影响较大,该三种因素与OSAHS的发病率及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同时OSAHS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与OSAHS患病程度正相关。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老年人 多道睡眠描记术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身体衰弱和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群中的共存现象普遍存在,认知衰弱这一概念的提出则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关联。认知衰弱可导致老年痴呆、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等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因此,早期识别与积极干预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认知衰弱的概念、测评工具、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尽早识别老年认知衰弱状态,并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改善老年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开展认知衰弱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认知衰弱 早期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1年5-12月收治的骨科术后老年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简易营养评价精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为65.3%;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营养不良是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 0.789~0.901,Z=12.40,P < 0.01),约登指数为0.583,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71.0%。结论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其他疾病、跌倒史、Barthel指数低和营养不足等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准度和区分度,可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衰弱的筛查。

  • 标签: 老年人 骨科患者 认知衰弱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认知障碍 痴呆 自理能力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老年认知衰弱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认知衰弱早期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3和2015年3期数据,将个体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壮-认知正常、认知障碍、躯体衰弱、认知衰弱4种,构建多状态Markov模型,探索认知衰弱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470例老年,基线为认知衰弱350例(10.09%);相较于躯体衰弱人群,认知障碍者两年后转移至认知衰弱的概率高(31.6% vs. 7.6%);认知衰弱者两年后转移至躯体衰弱状态的概率高于转移至认知障碍的概率(29.7% vs. 15.6%);女性(HR=1.599,95%CI:1.058~2.417)、共病(HR=3.035,95%CI:1.090~8.450)、抑郁(HR=1.678,95%CI:1.153~2.441)是我国老年发生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而接受过教育(HR=2.367,95%CI:1.567~3.575)是认知衰弱转移至躯体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老年认知衰弱的患病率较高,认知障碍人群发生认知衰弱的概率高,性别、接受过教育、共病以及抑郁是认知衰弱发生与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障碍 躯体衰弱 认知衰弱 多状态Markov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社区服务的需求与实际供给及影响老年照料方式的因素。方法采用2018年第7次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CLHLS)截面数据,选取其中15 854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市、城镇和农村老年社区照料需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 854例老年中,男6 912例(43.60%)、女8 942例(56.4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结果显示,11 109例老年可完全自理,失能老年3 889例,失能率为25.93%。城镇老年在起居照料、精神慰藉和聊天解闷,提供保健知识,处理家庭邻里纠纷等方面期望社区为其提供的社会服务比例高于城市和农村老年。从社区老年实际提供的服务来看,除了上门看病送药服务,城镇与农村老年其他社区服务可获得的比例相近,但明显低于城市社区老年提供的社会服务比例。年龄、有无配偶、居住地、文化差异、健康状况、生活来源及居住意愿对照料需求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高龄[70~79岁老年(OR=2.29、95%CI:1.04~5.03)、≥80岁老年(OR=2.94、95%CI:1.38~6.25)]、无配偶(OR=3.50、95%CI:2.49~4.92)、失能等级高[轻度失能老年(OR=4.24、95%CI:3.12~5.77)、中度失能老年(OR=7.54、95%CI:5.19~10.95)、重度失能老年(OR=10.50、95%CI:7.59~14.53)]的老年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化照料。结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老年对照料服务需求增加,但城镇老年所在社区实际提供的照料服务尚待提高,其照料方式与农村老年相同仍倾向于家庭照料。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照料卫生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认知与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骨质疏松状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健康信念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优良行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健康信念,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提高患者的优良行为,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 疾病认知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