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以便为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非常满意、满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不满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积极开展营养支持护理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新生儿科与产科护士对新生儿低血糖(NH)预防认知与管理现状,为NH预防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江苏省13个市21所医院的新生儿科与产科护士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护士对NH预防护理的认知、护士对科室NH预防管理制度认知与落实的差异3个部分。本次共发放问卷331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结果318名新生儿科与产科护士中,新生儿科与产科护士所在医院NH诊断与干预阈值为2.2~2.9 mmol/L,大多数护士认为血糖水平≤2.2、≤2.6 mmol/L为诊断阈值和干预阈值,分别占59.75%(190/318)、58.18%(185/318)。在开放性问题中,颤抖、喂养困难和肌张力减弱是护士所提及的NH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0%以上护士知晓妊娠糖尿病、巨大儿是NH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科与产科护士对科室NH管理制度的认同率为72.96%~87.11%,落实率为46.77%~84.48%,所有项目中,认同率均高于落实率。在建立NH风险评估、制订NH筛查人群表、组织预防NH健康宣教、定期分析NH的发生原因方面,护士认知与落实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各医院的NH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护士对NH评估、筛查和监测方面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且对NH管理制度的认同率均高于执行率,需要建立规范的NH预防与管理制度并加强科室内具体制度的落实。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儿低血糖预防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2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00%(49/50)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1h、4h、7h、8h,实验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
简介: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后,对于防范低血糖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开始后,首先从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以及综合干预护理方案,组间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血糖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表现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防止妊娠期糖尿病致使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反复发作的情况,需严格检测控制产妇、新生儿的血糖指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改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具有十分不错的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将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性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2—12月入住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GDM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2—8月未应用循证实践时入院的GDM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为应用前研究对象(53名),以2019年9—12月应用循证实践后入院的GDM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为应用后研究对象(59名)。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获取最佳证据,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效果评价4个阶段构建并应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管理循证实践方案。于循证实践应用前后分别采用自制GDM母亲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管理问卷和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对63名新生儿科护士及新生儿父母进行调查,并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新生儿出生后2 h内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循证实践共应用了7条证据。循证实践应用后,GDM母亲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2 h以内的低血糖发生率从20.8%(11/53)下降至3.4%(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P<0.05);63名新生儿科护士GDM母亲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管理问卷得分从(7.00±1.43)分提高至(7.8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3,P<0.05);证据应用前后,新生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分别为87.00(65.00,99.50)分和59.00(43.00,7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8.500,P<0.01)。结论通过循证实践对GDM母亲分娩新生儿进行血糖管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及其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护士新生儿低血糖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HH)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暂时性HH患儿为暂时性HH组,按照出生胎龄相差2周内、约1∶2匹配非HH新生儿为非HH组,进行回顾性巢氏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新生儿HH的危险因素和诊治结果。结果共纳入暂时性HH组39例,匹配非HH组75例。暂时性HH组小于胎龄儿比例、静脉输注氨基酸量、低血糖检出次数、最大葡萄糖输注速度(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均高于非HH组[51.3%(20/39)比32.0%(24/75)、1.0(0.0,1.0)g/(kg·d)比0.0(0.0,1.0)g/(kg·d)、(4.3±1.9)次比(3.6±1.3)次、(8.3±2.5)mg/(kg·min)比(7.4±1.1)mg/(kg·min)],血小板低于非HH组[(186.9±60.9)×109/L比(215.3±61.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2.535,95%CI 1.077~5.971)、静脉输注氨基酸量(OR=2.180,95%CI 1.029~4.619)和最大GIR(OR=1.405,95%CI 1.088~1.815)是暂时性HH的独立危险因素。暂时性HH组39例患儿中28例使用二氮嗪或奥曲肽,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37例在出生28 d内缓解,2例分别在出生2.5、3.5个月缓解。结论小于胎龄儿、静脉输注氨基酸量大或需较高GIR的新生儿应警惕发生暂时性HH的可能。二氮嗪或奥曲肽对暂时性HH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大多可在2周至3个月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的作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8例母婴同室产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6例),观察组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52例),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不同时段血糖值、产妇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 h、4 h、6 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知识掌握评估问卷中新生儿护理、产后营养与卫生、母乳喂养技巧、乳房护理方法、产后康复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稳定新生儿血糖,提高产妇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复苏规范化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新生儿复苏规范化培训前后,即2009—2013年(前5年组)与2014—2018年(后5年组)收治的本院出生、发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发生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生率及围产期死亡率。结果研究期间共出生35 724名新生儿,发生窒息1 784例(4.99%),2009—2018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8.66%、8.77%、6.84%、6.93%、5.54%、4.78%、4.12%、3.58%、2.17%、2.99%。前5年组与后5年组窒息发生率(7.26%比3.46%)、围产期死亡率(2.57‰比0.28‰)、重度窒息发生率(1.58%比0.3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IE发生率(0.27‰比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结论近10年来我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对产儿医护人员持续进行规范化新生儿复苏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发生率和围产期死亡率。
简介:摘要一名10日龄足月儿因呼吸急促和母乳喂养减少,转诊至急诊科。该婴儿经阴道娩出,从母婴同室出院回家。患儿回家后纯母乳喂养,每2~3小时喂养一次。婴儿母亲描述婴儿从午夜开始出现反应不好且喂养困难,6小时无尿。儿科医生发现患儿呼吸急促,80次/min,伴有鼻翼扇动。患儿血糖为55 mg/dl(3 mmol/L),肛温为36.5°C。在急诊科,完成了腰椎穿刺和血液培养,给予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11个小时后,血培养提示为无乳链球菌阳性(B组链球菌/GBS)。
简介:摘要我国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半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儿童生命早期的健康状况,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实现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终结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许多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疾病的原因都是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适宜技术进行预防和避免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核心技术包括出生后母婴持续皮肤接触、延迟断脐、母乳喂养、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复苏、感染的识别与处理等。这些具有循证依据的优先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新生儿保健服务的内涵和服务质量,势必将在全国推广实施。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应用性研究,探索解决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