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还在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欧洲泌尿放射生殖学会建议使用完整的多参数磁共振进行检查,但关于其中的动态增强检查争议较多。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双参数MRI和多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别不大。多数文献均讨论对比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危险,关于动态增强的优点鲜有文献讨论。笔者综述了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序列并对双参数MRI与多参数MRI做出对比,同时重点讨论了目前争议最大的动态增强序列,并做出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的参数响应图(PRM)定量参数对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胸部三大疾病筛查的受试者615例。根据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为正常组、高危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小气道CT定量参数主要为PRM参数,包括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肺叶的肺体积、功能小气道疾病体积(PRMVfSAD)、肺气肿体积(PRMVEmph)、正常部分肺体积(PRMVNormal)、未分类部分肺体积(PRMVUncategorized)及后四者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3组间基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肺功能参数和小气道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评价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最后构建基于PRM联合4个基本临床特征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肺功能。结果3组间全肺PRM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定量参数PRMVEmph、PRMVEmph%、PRMVNormal%与FEV1/FVC呈中度相关(P<0.001),全肺体积、PRMVNormal、PRMVUncategorized及PRMVUncategorized%与FVC呈强或中度正相关(P<0.001),余PRM参数与肺功能参数呈弱或极弱相关。基于以上参数建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和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FVC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64,验证集中R2=0.749;预测FEV1%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FEV1%与实际值在训练集中R2=0.888,验证集中R2=0.792。验证集中,随机森林FEV1%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分类的灵敏度为0.85(34/40),特异度为0.90(65/72),准确度为0.88(99/112);随机森林FEV1/FVC预测模型对非COPD患者及COPD患者分类的灵敏度0.89(8/9),特异度1.00(112/112),准确度0.99(120/121);两个模型联合对COPD组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GOLD Ⅱ、GOLD Ⅲ+Ⅳ]分类的准确度为0.44。结论小气道CT定量参数PRM可区分正常人群、高危及COPD人群;基于PRM参数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回归预测模型,对正常组及高危组、非COPD及COPD组的预测效果良好,进而实现一次CT扫描能够完成对功能小气道和肺功能的一次性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参数磁共振(bpMRI)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PCa)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检出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活检阳性率的影响。根据活检前的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bpMRI组(165例)与mpMRI组(237例),比较两组PCa及csPCa的检出率。对两组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PV)和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tPSA区间、不同PV及不同PI-RADS V2评分时,两组患者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差异。结果患者年龄越大,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tPSA水平的升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随着PV的增大,PCa阳性率反而降低(P<0.001);患者PI-RADS V2评分越高,PCa阳性率越高(P<0.001)。两组的PCa及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组的PCa检出率及csPCa检出率高于bpMRI组(58.1% vs. 31.7%, P=0.004;46.8% vs. 20.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其他tPSA区间(tPSA<4 ng/mL、4~10 ng/mL,20~100 ng/mL)、不同PV(≤30 mL、30~60 mL、>60 mL)及不同PI-RADS V2评分(3、4、5分)时,两组的PCa和csPCa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pMRI与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相当,但是,在tPSA 10~20 ng/mL区间内,m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率高于bpMRI。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预阶段和基础医学阶段在线教学情况,为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预阶段和基础医学阶段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105名本科生及其10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在线教学优缺点等方面的调查。通过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37.1%(39/105)的学生和6名教师均认为教师在线教学的备课充分程度与传统教学相当,39.0%(41/105)的学生和3名教师认为教师的备课充分程度是传统教学备课时的125%以上;分别有35.2%(37/105)、19.1%(20/105)、4.8%(5/105)的学生和3名、2名、1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课堂互动效果下降至传统教学时的75%、50%、25%。学生和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备课充分程度和课堂互动效果的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师认为在线教学的优点排在前3位的是课堂内容可以回看、教师授课时间地点更为灵活、可以给多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教师认为在线教学的难点排在前3位的是实验、操作等实践课程无法开展、网络卡顿问题、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63.8%(67/105)的学生和8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可以部分取代传统教学,但仍然应以传统教学为主。结论在线教学中教师备课充分程度较高,但课堂互动效果不如传统教学。目前的教学仍然应当以传统教学为主,在线教学仅可以取代除实践课程之外的部分传统教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术中获取的鼻中隔软骨形态参数,为临床应用鼻中隔软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14年3月至2021年6月,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行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患者732例,男59例、女673例;年龄18~42(27±6)岁。术中保留12 mm的L形鼻中隔软骨支架获取移植用鼻中隔软骨,测量获取的鼻中隔软骨长度、宽度、面积和最大厚度、最小厚度,做记录分析。结果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中获取的鼻中隔软骨长度1.2~3.5 cm,平均2.16 cm;宽度1~3 cm,平均1.84 cm;面积1.43~10.5 cm2,平均4.04 cm2;最大厚度0.5~3.0 mm,平均1.92 mm;最小厚度0.2~2.0 mm,平均0.92 mm。结论中国人鼻中隔软骨综合鼻整形中,保留12 mm的L形鼻中隔软骨支架较合适。
简介:摘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用于眼部血管成像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的血管成像。它既可以提供视网膜血管的形态信息,又可以提供眼底血管密度的定量测量。OCTA测量参数包括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密度、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等。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是维持视功能的重要基础,视网膜血管密度是衡量视网膜微血管循环状态的指标。黄斑区SCP密度、DCP密度以及FAZ面积与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视网膜阻塞性疾病、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应用OCTA观察眼底血流的早期改变以及探讨相关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16)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眼睫状体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在宁夏眼科医院就诊的APAC单眼发作的患者55例55眼作为APAC发作眼组,对侧眼作为APAC对侧眼组,并收集同期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正常人55人5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A型超声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并比较各组眼部生物学参数及睫状体参数,其中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晶状体厚度(LT)、中央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PD)、前房宽度(ACW)和晶状体拱高(LV);睫状体参数包括最大睫状体厚度(CBTmax)、巩膜突睫状体厚度(CBT0)、距巩膜突1 000 μm处睫状体厚度(CBT1000)、前端睫状体厚度(APCB)、小梁-睫状体角度(TCA),并分析入组研究对象睫状体参数与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APAC对侧眼组相比,APAC发作眼组ACD较浅,PD较大,LT较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05、3.490、2.624,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AC对侧眼组AL较短,ACD较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8、-6.947,均P<0.001)。APAC发作眼组、APAC对侧眼组、正常对照组CBTmax均值分别为(0.907±0.106)、(0.960±0.098)和(1.020±0.108)mm;TCA均值分别为(48.99±11.48)°、(51.32±10.87)°和(81.94±12.45)°。与APAC对侧眼组相比,APAC发作眼组平均CBTmax、CBT0、CBT1000和TCA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54、-3.517、-3.407、-0.753,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AC对侧眼组平均CBTmax、CBT0、CBT1000、TCA均较小,APCB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40、-3.132、-6.005、-13.509、16.795,均P<0.05)。入组研究对象生物测量参数与睫状体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与CBT1000、TCA均呈正相关(r=0.335,P=0.012;r=0.380,P=0.004),眼压与CBTmax呈负相关(r=-0.289,P=0.032)。结论与正常眼相比,APAC发作眼及其对侧眼睫状体较薄且向前旋转,并且这种解剖上的改变与短眼轴及高眼压相关。
简介:摘要胃肠肿瘤及针对性治疗(放化疗、手术)可以造成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下降,并对生活质量、临床结局和治疗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心理困扰会给患者身心状态造成严重的伤害,常会经历焦虑、抑郁、自卑以及对复发和死亡的恐惧。癌症预康复是指肿瘤确诊到实施针对性治疗期间,进行的心理、生理和营养等方面评估、病情判断,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功能能力,减少肿瘤、化放疗及手术等所带来的危害和严重程度。多模式术前预康复包括术前有计划、结构性、可重复、目标明确的综合体能锻炼、营养支持治疗和减轻焦虑抑郁状态的系列干预措施,已经成为ERAS路径管理最重要的举措之一,能够术前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更好地应对手术应激、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但是胃肠道肿瘤术前预康复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最佳体能训练方案、干预的时机和方式、如何提高依从性、功能能力检测方法以及预康复成本效益等。因此,需要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来评估术前预康复临床应用的真实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扫频源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仪CASIA 2与扫频源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测量眼前段结构参数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4—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95例(95眼),分别采用CASIA 2和IOLMaster 700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陡峭轴(Ks)、角膜曲率平坦轴(Kf)。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种仪器对CCT、ACD、LT、Ks、Kf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各参数测量结果在2种仪器间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评价各参数测量结果在2种仪器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ASIA 2和IOLMaster 700测量CCT、ACD、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4,P<0.001;t=8.52,P<0.001;t=-2.97,P=0.004);测量Ks、K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仪器间测量的CCT、ACD、LT、Ks、Kf均呈正相关(r=0.99、0.99、0.99、0.98、0.97,均P<0.001)。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仪器测量CCT、ACD、LT差值的均数分别为-7.516 µm、0.043 mm、0.023 mm,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9.92,4.48)µm、(-0.055,0.139)mm、(-0.120,0.160)mm。2种仪器测量Ks、Kf差值的均数为0.028 D、0.061 D,95%LoA分别为(-0.65,0.77)D、(-0.52,0.58)D;在95%LoA外分别占了7.36%(7/95)、6.31%(6/95),一致性较差。结论:CASIA 2和IOL Master 700的眼前节参数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一致性欠佳。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对MRI仪定量检测能力进行质量控制的多参数水膜,并基于这种水膜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材料与方法研制多参数水模,通过多参数水模中不同的结构层内置的特征溶液表征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 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T2)、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并进行定值;然后提取水膜MRI图像目标区域灰度值、获取多域信息、通过数据拟合建立质控标定算法,并应用此质控方法对PA0、PA1两台设备进行测试。结果多参数水膜能满足对MRI设备的PD、T1、T2、ADC值质量检测。最小二乘法的T1质控分析方法对两台设备量值稳定性质控中,PA0的T1量值稳定性明显优于PA1。采用灰度卷积+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两台设备量值准确度质控的准确率。结论本研究自行研制的多参数水模能够对功能成像定量技术进行质控,建立了能够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设备性能评价方法并将其标准化,构筑了我国MRI设备质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