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T2DM)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2月两家医院收治的64例肥胖伴有T2DM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干预情况分为两组,腹腔镜下SG(LSG组) 30例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L-RYGB组) 34例,采用SPSS 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逐步)模型,分析T2DM缓解与否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血脂相关指标除甘油三酯外,两种手术方法均未获得明显改善。两组间BMI和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YGB对血糖的缓解率(88.2%)优于LSG(76.7%)P<0.05。而术后1年,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的HbA1c、收缩压和舒张压减少值均明显降低(P=0.016; P=0.029和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空腹血糖、HbA1c可作为1年时T2DM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 P=0.001; P=0.008)。L-RYGB显示出T2DM缓解率明显高于LSG (OR=1.79, 95%CI: 1.133~2.829, P=0.01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30d内死亡和胃肠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中,L-RYGB的发生率较高(11.8% vs.3.3%, P=0.022)。结论在T2DM缓解方面,术后1年的结论,L-RYGB优于LSG。远期持久缓解的结果,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胆囊疾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检查的胆囊疾病患者共72例,随机数字方法将72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检查,研究组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较低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论:超声检查胆囊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仍有误诊和漏诊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阑尾炎采取超声检查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疑似小儿阑尾炎患儿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35±2.48)岁,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对比手术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80例患儿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率为98.75%(79/80),经超声检查确诊率为92.50%(74/80),超声诊断分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4,P=0.053)。结论小儿阑尾炎应用超声诊断及分型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早期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诸暨医院就诊并经终止妊娠后病理诊断确诊的CSP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统计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不同类型CSP的鉴别价值,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方法对CSP患者子宫前壁厚度及滋养层血流信号显示情况的差异。结果对孕囊部分突入型、混合包块型及总体符合率,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95.50%、95.12%和96.25%)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58.43%、85.36%和71.25%)和经阴道超声检查(86.52%、75.61%和8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56、6.248、38.210,P=0.000、0.044、0.000);对CSP患者子宫前壁厚度显示率及滋养层血流信号显示率,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CSP患者子宫前壁厚度显示率(98.75%)及滋养层血流信号显示率(91.88%)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75.62%和47.50%)和经阴道超声检查(90.00%和8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7、95.239,P=0.000、0.000)。结论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CSP早期诊断分型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CSP分型诊断符合率和子宫前壁厚度及滋养层血流信号显示率,可为CSP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简介:目的:分析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及分型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肩关节镜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及MRI检查,以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MRI检查对肩袖损伤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肩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56例疑似肩袖损伤患者中54例患者被确诊为肩袖损伤。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3例,阴性1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6例。MRI检查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常规超声与MRI检查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MRI检查对不同类型肩袖损伤的符合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RI检查在肩袖损伤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能够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肩袖损伤,及时明确损伤范围和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原位腺癌的筛查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信息,同时收集相应病例此前6个月内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共478例,患者平均年龄39.4岁(19~81岁),44.8%发生于30~39岁,34.7%发生于40~49岁,其中355例行hrHPV检测,阳性率为93.8%(333/355),阳性病例中277例病毒分型,55.6%(154/277)患者感染HPV18,48.7%(135/227)患者感染HPV16,HPV18/16的总感染率达93.1%(258/277)。478例患者中212例为单一原位腺癌,余266例为原位腺癌合并鳞状上皮内病变,后者HPV16的感染患者显著多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5.9%(167/299),余44.1%细胞学阴性患者的hrHPV阳性率为92.7%(101/109),其中HPV16/18占有病毒分型病例的94.3%(83/88)。结论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宫颈原位腺癌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在过去10年中,对30岁及以上妇女进行细胞学和HPV联合的子宫颈癌筛查的数量逐年增加,所以,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胞学阴性、HPV阳性的妇女。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细胞学阴性妇女的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4%~14%,且与年龄相关。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妇女应行HPV分型检测,对HPV 16型、HPV 18和(或)45型(HPV18/45型)阳性者应转诊阴道镜检查。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妇女的随访间隔,依HPV型别不同而有所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深度学习算法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分型的可行性以达到辅助眼科疾病诊断的目的。方法:数据使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门诊确诊为wAMD患者39例(46眼)。首先将资深眼科专家提供的每例患者AMD等级作为分型算法的金标准,再使用Resnet34模型结构输出预测分型结果并与金标准对比,不断进行参数微调直到损失收敛,最终实现自动判断患者疾病等级。结果:使用已训练的模型进行所有测试病例的预测,基于正确的病例数与所有测试病例数的比例作为算法最终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网络方法分型准确率,与普通医师wAMD分型准确率相比,高出20%。通过梯度加权的类激活映射可视化模型诊断依据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参考。结论:深度学习经OCT图像数据训练后对wAMD分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医师对wAMD的分型准确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wAMD分型结果可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缓解国内专业眼科医师紧缺的现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留软骨膜的肋软骨皮质片的两种不同切取方法对鼻整形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探讨一种简单且创伤较小的肋软骨皮质片切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应用鼻尖"双拱"支架联合假体综合鼻整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仅切取保留软骨膜的肋软骨皮质片,保留肋软骨的连续性;对照组则先切取整块肋软骨,保留浅层肋软骨膜,再修剪成保留软骨膜的肋软骨皮质片。两组患者均由同组临床医师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6、24、72 h和1周的胸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围手术期情况。胸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6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3例(4.9%),女58例(95.1%),年龄(28.6±5.4)岁,体质量指数(21.76±1.65) kg/m2;对照组男2例(3.3%),女59例(96.7%),年龄(45.8±5.7)岁,体质量指数(22.25±1.47) 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两组患者获取的肋软骨皮质片均能够完好制作鼻尖双拱支架。对照组出现2例胸膜破裂,经有效处理后,预后良好,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血肿、感染、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8.54±3.62) min vs. (25.75±3.75) min;(1.68±0.26) cm vs. (2.16±0.32) cm;(16.79±7.86) ml vs. (25.46±8.49) ml; P值均<0.05]。术后6、24、72 h和1周,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76±0.62)分vs. (3.87±0.68)分;(2.37±0.45)分vs. (3.12±0.55)分;(1.76±0.45)分vs. (2.57±0.53)分;(1.17±0.44)分vs. (1.85±0.51)分;P值均<0.05]。结论与传统整块切取肋软骨方法相比,采用保留肋软骨连续性的方法切取保留肋软骨膜的肋软骨皮质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过程简化,可缩短手术时间,并显著减轻术后胸部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宫颈腺癌的相对及实际发病率均逐年升高,宫颈胃型腺癌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非依赖性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认识和掌握此类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宫颈胃型腺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近年来新进展,旨在提高病理医师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肌内效贴(KT)贴扎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A组25例和观察B组24例。3组患者儿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则在常规上肢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两种不同肌内效贴贴扎方法进行治疗,肌内效贴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上肢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前臂旋后角度。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治疗后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与观察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B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为(82.96±5.08)分,显著优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73.08±4.73)分,前臂旋后角度为(30.17±2.35)°,却显著低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36.76±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且贴扎方法不同,疗效也不一致。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带孔折断式钛针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成人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我们对50例成人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1例采用带孔折断式钛针张力带固定(A组),Mayo分型Ⅰ型8例、Ⅱ型13例;29例采用普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B组),Mayo分型Ⅰ型12例、Ⅱ型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皮肤激惹情况及肘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内固定松动或失效、骨折愈合时间、皮肤激惹情况等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孔折断式钛针在不增加手术创伤的基础上,有助于成人尺骨鹰嘴骨折的愈合,并在减少内固定松动及皮肤激惹上优于普通克氏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入路钢板固定术在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完成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的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扩大外侧入路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时跟骨解剖结构(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87±7.63)min,长于对照组的(46.41±5.92)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3.28±5.04)ml,少于对照组的(94.23±7.18)ml(P<0.05)。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跟骨宽度均降低(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ohler角、跟骨宽度、Gissane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50),低于对照组的12%(6/50),P<0.05。结论采用扩大外侧入路与经跗骨窦入路进行钢板固定术均可有效恢复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跟骨解剖结构,经跗骨窦入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和医用纱布在外科腔洞型伤口中的引流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18例外科腔洞型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填充引流伤口,对照组给予医用纱布引流伤口。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敷料引流作用、周围皮肤浸渍情况、吸液量、使用敷料数、纱线残留情况、换药时间和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组伤口愈合情况、周围皮肤浸渍情况、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内纱线无残留率、吸液量中位数、使用敷料中位数、换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0%(282/282)、5.43 g、14.00片、98.00 s,对照组分别为70.7%(208/294)、4.29 g、19.50片、152.00 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6.968, Z值为2.199、2.364、3.852,P<0.05或0.01)。结论全棉无纺布外科敷料使用时伤口内不残留纱线,同时吸液量更多、用到片数更少、换药时间更短,可以作为一种优于医用纱布的外科引流敷料。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接受适应性压力支持通气(ASV)模式治疗者为ASV组,接受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治疗者为SIMV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pH值)]、呼吸力学指标[呼吸频率、吸气/呼气周期时间比值(Ti/Ttot)、潮气量(VT)]及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治疗后7 d,两组PaO2、Sp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ASV组PaO2、SpO2[(74.19±2.28)mmHg(1 mmHg=0.133 kPa)、(97.78±1.65)%]高于SIMV组[(70.25±2.43)mmHg、(97.02±1.74)%],PaCO2[(51.01±1.37)mmHg]低于SIMV组[(55.18±1.86)mmHg],P<0.05。治疗后7 d,两组呼吸频率均低于治疗前,VT均高于治疗前,且ASV组呼吸频率低于SIMV组,VT高于SIMV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HR、SBP及DBP均低于治疗前,且ASV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ASV模式相较于SIMV模式,更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血气指标,提高呼吸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粘贴悬吊法与前腹壁肝脏Ⅴ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肝脏粘贴悬吊法59例(研究组),前腹壁肝脏Ⅴ型悬吊法5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本组115例胃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研究组肝悬吊时间较对照组短[(2.4±0.5)min比(12.5±2.6)min, t=-28.10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总时间分别为(284±69)、(307±7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6,P=0.10)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术中肝裂伤及包膜下血肿发生率、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术后7d血清AST、肿瘤位置、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癌手术中,两种肝悬吊方法均安全可行;相对于前腹壁肝Ⅴ型悬吊法,肝粘贴悬吊法更加微创、操作更加简单、省时。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分型标准,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市南开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124例病例资料,总结粘连性肠梗阻超声图像特征,并按超声图像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型:单纯型(轻度)、复杂型(中度)和危重型(重度)。依据超声分型结果确定模拟手术方案,并与实际手术结果对比。结果①单纯型(轻度)粘连性肠梗阻73例(58.9%),复杂型(中度)粘连性肠梗阻16例(12.9%),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35例(28.2%)。②单纯型(轻度)粘连性肠梗阻的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壁与肠壁粘连和肠壁与腹壁粘连;复杂型(中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粘连带和粘连性包块形成;危重型(重度)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性超声图像为肠粘连致腹内疝、肠扭转、肠套叠及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形成和血性腹水。③依据超声分型结果对124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模拟手术术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率较高(87.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超声分型有助于临床判断粘连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影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