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常见的疾病,诸如创伤、皮肤病变切除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造成的创口,软组织切开减张形成的创口等,临床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往往需要二次手术。传统创面修复方法包括植皮、皮瓣转移、反复换药等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皮肤牵张技术和皮肤扩张技术是2种不做组织移植而修复皮肤缺损的外科方法,同时诞生于1976年。另外,皮肤缝合牵拉技术、减张胶带(小伤口),及近年来开展的皮肤减张闭合技术,均可以利用皮肤的机械伸展性和应力松弛性来修复缺损。但皮肤扩张技术疗程长,需2次以上手术,不适用于修复新鲜创面;皮肤牵张技术适用范围有限,术后牵张及拆除牵张装置时患者痛感强烈,对于难以闭合创面仍需要二期植皮。2012年,以色列Topaz教授发明研制的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作为一种新型牵张(减张)闭合创面的产品,避免了创缘的压力副作用,且可闭合大面积创面(直径大于10 cm的创面),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研制出了新型皮肤减张闭合器,实现了闭合创面的创新,运用皮肤自身张力,对皮肤表面进行无创闭合,具有无创伤瘢痕、炎症反应轻、愈合美观、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范围包括:妇科剖腹产手术、甲状腺等外科手术、急诊外伤手术、腔镜手术、感染伤口治疗、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治疗等。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组合负压材料的优势,可达到1+1>2的创面愈合效果。皮肤减张闭合技术操作方便,避免缝针穿刺切割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早下床活动,减少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导致的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方便医患沟通,适合小儿皮肤裂伤修复,避免局部麻醉;避免术后缝合瘢痕,通过减张技术实现伤口瘢痕最小化;一次性闭合创面或在清创的同时就可以采用渐进式的牵拉缩小至闭合创面,且术后无需拆线;降低手术风险,使复杂的手术简单化,实现创口闭合的微创化与精准化。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术,研究组行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exner评分、肛管直肠压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34/34)与对照组(94.12%,32/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 h,研究组VAS评分[(2.41±0.27)、(1.52±0.11)、(0.67±0.08)分]均低于对照组[(3.69±0.31)、(2.14±0.19)、(1.02±0.13)分],P均<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患者。结论与传统肛瘘切开术相比,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肛瘘切开加外括约肌减张缝合术治疗可获得更理想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度小,并能减轻对肛门功能和肛管直肠压的影响,加快患者恢复,但两种术式均可获得良好预后效果,避免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减张牵引对肢体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1例皮瓣难以覆盖的肢体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1~56岁[(37.8 ± 11.2)岁]。创面部位:下肢15例,上肢6例。缺损面积:1.2 cm×1.0 cm~22.0 cm×17.1 cm。肢体创面清创后,根据创面形状和部位,使用Ilizarov骨外固定减张牵引装置。术后第1天开始,以1 mm/d的速度缓慢牵张,并根据创面的皮肤闭合角度调整牵引方向。观察创面减张牵引、创面愈合时间。采用伤口临床愈合评分评估术后5,30 d伤口愈合情况。根据Paley分类标准记录并发症情况。绘制创面愈合生存曲线,观察创面减张牵引中位时间、愈合中位时间及最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9个月[(4.5 ± 1.7)个月]。创面经过装置减张牵引后均得到明显缩小,减张牵引时间为6~23 d[(7.8 ± 2.3)d],创面愈合时间15~47 d[(23.0 ± 3.3)d]。临床愈合评分术后5 d为(3.2 ± 0.9)分,30 d为(0.7 ± 0.2)分(P < 0.05)。Paley分类并发症出现15个问题,0个障碍,0个后遗症。创面生存曲线显示减张牵引中位时间为16 d,创面愈合中位时间34 d。最终创面直接关闭愈合10例,植皮愈合8例,缝合愈合3例。所有创面愈合后无复发。结论对于皮瓣难以覆盖肢体创面,骨外固定减张牵引装置可有效闭合,促进创面愈合,且疗程短,并发症少,创面复发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患膝术后膝关节运动学恢复情况。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共80例ACL断裂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0例采用内减张技术辅助ACL解剖单束重建(实验组),40例采用常规术式(对照组)。采用Opti_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记录术后3、6、12月膝关节在步态过程中三维6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同时与40例正常成人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SNK分析。结果术后3、6、12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最大步长、最小步长、步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6月内外旋角(F=51.141、13.204)和前后位移(F=51.246、12.207)活动范围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与正常成人相近(P>0.05),两组间屈伸角、内外翻角、上下位移及内外位移活动范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成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间6个自由度活动范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与正常成人相近(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采用内减张技术重建ACL可早期获得更满意的膝关节运动学恢复疗效,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可更客观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步硬膜减张法(GDD)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15~68岁,平均38.2岁。38例采用GDD治疗(GDD组):先在血肿较多区域开窗清除血肿,再逐步清除未开窗区域血肿,最后在覆盖硬脑膜补片后剪开硬膜"连接带"并快速关颅。40例采用快速敞开硬膜法(FOD)治疗(FOD组)。比较两组术中脑膨出率,术毕当时、24 h、72 h及7 d的颅内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患者(除死亡26例外)均获随访3~14个月,平均8个月。GDD组术中均未出现脑膨出,FOD组术中出现脑膨出8例(P<0.05)。术毕当时、24 h、72 h及7 d,GDD组颅内压[(18.4±3.6)mmHg、(20.4±4.0)mmHg、(27.7±4.6)mmHg、(28.3±4.5)mmHg]与FOD组[(19.1±3.4)mmHg、(20.9±3.9)mmHg、(27.0±3.5)mmHg、(27.6±3.4)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比较[GDD组16%(6/38),FOD组(除术中脑膨出8例)1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GDD组良好率[61%(23/28)]较FOD组[28%(11/40)]高,GDD组病死率[21%(8/38)]较FOD组[45%(18/40)]低(P<0.05);中重残及植物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TBI患者,相对于FOD,GDD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术中脑膨出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更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章氏超减张缝合应用于高张力创面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8月,19例瘢痕或黑毛痣患者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接受门诊手术,患者皮肤条件适宜,对其进行章氏超减张缝合。患者中男6例、女13例,年龄10~68岁,瘢痕疙瘩8例、增生性瘢痕3例、萎缩性瘢痕5例、黑毛痣3例。手术部位涉及下颌2例、颈部3例、胸部4例、腹部2例、四肢8例。术前瘢痕、黑毛痣面积1.4 cm×1.1 cm~10.0 cm×4.0 cm。所有病损均单纯手术切除,于切口两侧游离1~2 cm,术中创面面积2.6 cm×2.6 cm~12.6 cm×6.8 cm。使用倒刺线进行章氏超减张缝合,向中间推进两侧正常皮肤使创缘自然贴合并处于松弛低张力状态。2例瘢痕疙瘩患者于术后24 h内接受总剂量20 Gy浅层放射治疗,分4次完成,每天1次。术后门诊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及减张作用维持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瘢痕外观,记录瘢痕宽度和复发情况。结果19例患者创面术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穿皮点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后自行好转,其中1例患者出现局部穿皮点瘢痕增生,予以局部曲安奈德注射后缓解。1例行放射治疗患者出现一过性红斑、干性脱屑、色素沉着,后自行好转。随访7.1~13.6个月,平均9.6个月。减张作用维持4~26周,平均11.2周。2例患者减张作用维持4周,于术后8周再次行章氏超减张缝合。术后6个月,19例患者瘢痕均呈线状,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1.0~4.3分,平均2.1分;瘢痕宽度0.8~7.0 mm,平均2.2 mm。3例瘢痕疙瘩术后未行放射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予以激光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及5-氟尿嘧啶等瘢痕内注射后明显缓解。结论应用倒刺线对高张力创面进行章氏超减张缝合能够有效减小创缘张力,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减张作用,术后切口瘢痕增生风险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降低面部除皱手术伤口张力并辅助悬吊上提重定位后的皮肤达到减轻瘢痕、预防秃发、维持长期提升效果的方法。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33例要求面部除皱术女性患者,年龄36~61岁,平均46岁。在额部或颞部开放切口除皱术后,在切口前方发际线与皮肤交界处,用2-0可吸收缝线穿过皮内,之后用翻转缝针,从缝线于皮肤出入口两个点分别垂直穿过皮瓣全层;缝固在颞深筋膜或帽状腱膜打结固定,使切口主要锚着点闭合张力降低,并辅助悬吊皮瓣的作用。结果33例患者术后早期发际线周围皮肤因缝线牵拉产生轻度堆积外观,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消失。随访3~18个月,除2例患者出现切口附近脱发,毛发密度降低外,31例患者均无明显切口瘢痕增生和秃发,无长时间皮肤皱褶堆积等并发症出现,面部年轻化效果好,患者满意率高。结论皮内减张联合悬吊缝合技术使张力重新分布,明显减轻切口处的瘢痕增生和秃发。缝线起到了辅助悬吊的作用,增加面部组织上提的稳定度和持久性。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中,如何运用"针式法"胆管切开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施的1 107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胆总管切开方式分为两组,采用"针式法"胆总管切开的662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非"针式法"胆总管切开组的4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胆管切开时间、切开时出血率、胆漏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和胆管狭窄发生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实验组胆管切开时间、出血率分别为(14.45±2.46) s、25.1%,对照组分别为(104.48±15.32) s、68.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结石复发率、胆漏发生率和胆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0%、3.6%和0.3%,对照组分别为4.9%、5.6%和0.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式法"胆管切开耗时短,出血少,安全快捷,易于实施,可作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切开的常规切开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瘢痕疙瘩再次手术切除减张缝合联合电子线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行再次手术切除,切口两侧皮下广泛剥离,对创面张力过大无法缝合的患者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皮下采用2-0~4-0的PDSⅡ缝线以"心"形缝合技术减张缝合,皮肤采用6-0或7-0的Prolene缝线间断缝合,伤口外贴3M拉力胶带减张。术后6 h内及术后1周分别行电子线照射治疗,每次8 Gy,总剂量16 Gy。拆线后外用拉力胶带、硅凝胶瘢痕贴及弹力套压迫,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瘢痕宽度及增生程度,根据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价治疗效果(0~15分,得分越高瘢痕越严重)。结果共选择36例术后复发的瘢痕疙瘩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岁。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8~36个月,均未见瘢痕疙瘩复发。患者术后半年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量表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结论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减张缝合以降低创缘两侧的张力,术后联合电子线照射治疗,是治疗复发性瘢痕疙瘩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CSCI)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及关键肌肌力对指导床旁行气管切开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294例CSC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3例,女51例;年龄10~82岁[(48.9±14.7)岁]。52例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组)及242例未行气管切开(气管未切开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致伤原因;损伤评估指标,包括损伤节段、伴发伤、颈椎脱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关键肌肌力,包括耸肩(斜方肌)、肩外展(三角肌)、屈肘(肱二头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气管切开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最终,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行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可预测行气管切开的上肢关键肌肌力。结果两组在吸烟史、高处坠落伤、伴颈椎脱位、C2~C4初始ASIA分级A级、耸肩肌力、肩外展肌力及屈肘肌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初步得出有吸烟史、交通伤、高处坠落伤、伴颈椎脱位、C2~C4ASIA分级A级、C5~C8ASIA分级A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其纳入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OR=2.27)、伴颈椎脱位(OR=3.70)及C2~C4 ASIA分级A级(OR=8.31)与CSCI气管切开显著相关(P<0.05)。将耸肩肌力3级及以下、肩外展肌力2级及以下及屈肘肌力2级及以下,分别与有吸烟史、伴颈椎脱位及C2~C4 ASIA分级A级三个危险因素共同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耸肩肌力3级及以下和肩外展肌力2级及以下与CSCI患者行气管切开显著相关(P<0.05)。结论C4以上ASIA分级A级、伴颈椎脱位、吸烟史是CSCI行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耸肩肌力3级及以下和肩外展肌力2级及以下对CSCI需行气管切开具有床旁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双套环引导泪小管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修复术修复断裂,术后3~6个月拔管,观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4只眼治愈(90.14%),2只眼好转(2.82%),5只眼无效(7.04%)。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套环引导置管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效果确切,早期观察无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治疗膨胀性白色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宝丰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膨胀性白色白内障315例(34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常规撕囊法手术69例(82眼);减张组,采用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撕囊手术246例(258眼)。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并发症和撕囊成功率。结果常规组有13眼(15.85%)晶状体囊裂开,其中1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改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2眼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减张组有15眼(5.81%)囊裂开,使用囊剪完成撕囊,未影响超声乳化操作,均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减张组撕囊成功率94.19%(243/258),高于常规组的84.15%(69/82)(χ2=8.299,P=0.004)。结论无灌注超乳针头截囊减张法能解决膨胀性白色白内障高张力和皮质溢出问题,提高撕囊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静脉外减张法在不缩短指骨、保留远指间关节的断指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系列病例报告。纳入2016年1月—2021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手显微外科利器切割致单指远节完全离断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57岁、平均29.7岁,3例自远侧指间关节平面完全离断、5例为累及远侧指间关节面的远节基底部斜行完全离断,示指2例、中指4例、环指和小指各1例,缺血时间1~10 h。8例患者均行不短缩指骨、保留远指间关节、直接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术,术中采用吻合静脉外减张法降低静脉吻合口的张力。术后观察患者再植指血运及成活情况,术后随访期间观察再植指的外形、饱满度、静态两点辨距觉、关节活动度等,并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8例患者断指再植术中,均通过静脉外减张法降低了静脉吻合口的张力,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危象,再植8指均完全成活。7例术后获得6~18个月随访,另1例失访。7例患者末次随访时,见手术瘢痕细小,再植指体饱满,其长度、外形、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均与健侧相似,两点辨距觉为3~5 mm,患侧手功能评价均为优。结论对于利器切割致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离断或累及远侧指间关节面的远节近端离断的断指患者,在行不短缩指骨、保留远侧指间关节、直接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术修复时,采用吻合静脉外减张法可有效降低皮下静脉吻合口的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有利于再植指体的成活以及外形和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