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毛囊移植治疗特殊部位白癜风的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纳入10例19 ~ 28岁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男4例,女6例),共26处白斑合并白发,其中18处为头皮,8处为眉部。采用毛囊单位提取法从枕部或耳后区域获取毛囊,并均分为上下两部分。患者每处白斑合并白发皮损分为2部分,上下两部分毛囊分别移植于白斑的不同区域。术后每4周随访1次,观察复色及毛发生长情况。结果12周时,移植毛囊上部26处白斑中痊愈3处,显效5处,好转12处,无效6处,有效率30.8%(8/26),且均未见毛发生长;移植毛囊下部的26处皮损中痊愈5例,显效7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46.2%(12/26),8处皮损出现毛发生长。移植毛囊上部组与移植毛囊下部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30,P = 0.25)。结论分段毛囊移植术适用于头皮和眉部白癜风合并白发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整与分段取材法解剖小鼠耳蜗基底膜进行比较。方法2019年2—3月,将6只10周龄C57BL/6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应用完整取材法及分段取材法进行基底膜取材。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标记耳蜗毛细胞并进行计数,观察基底膜的完整性以及荧光染色效果。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完整或分段将基底膜完全剥离,完整取材法耗时明显短于分段取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3±1.86)min比(23.66±3.88)min,t=-4.173, P=0.002]。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显示两组基底膜毛细胞均保存完整,完整取材法及分段取材法取得的基底膜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2±0.22)mm比(5.72±0.16)mm,t=1.822,P=0.099]。结论应用两种取材方法均可较快分离基底膜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操作者可根据技术熟练程度及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复杂处方和解剖分段等临床条件下,基于瓦里安RapidPlan模块建立食管癌放疗自动计划整合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收集301例多处方、多分段的食管癌放疗计划导入RapidPlan系统,在ModelAnalytics(MA)工具辅助下对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离群值处置,建立初始模型。再利用未参与建模的40例临床食管癌治疗计划,通过RapidPlan模型对其进行重新优化以评估模型的自动优化效果,并以此作为反馈数据,进一步调试和优化迭代模型参数,分别对两组计划的各主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增大样本量和按剂量比例(而非命名规则)匹配结构等方法,本工作成功建立了复杂处方和解剖分段下的整合RapidPlan食管癌自动放疗计划模型。RapidPlan和临床计划对于不同器官的保护各有优势,但均符合临床要求。相对传统人工计划的试错过程,RapidPlan更加高效,且减少了主观因素差异造成的计划质量不一致。结论本工作提出了在复杂解剖分段和处方条件下建立食管癌自动放疗计划整合RapidPlan模型的方法,并基于独立病例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剂量学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分段式考核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宣教,干预组实施分段式健康宣教知识考核。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静脉内瘘知识宣教分段式考核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和维护知识知晓程度,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式个性化跳跃训练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河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6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42),2020年7—12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分段式个性化跳跃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排出效果、不良反应及排石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尽率为91.11%(41/45),首次排石时间为(2.04±0.58) d,结石排尽时间为(11.05±4.16) d;对照组结石排尽率为71.43%(30/42),首次排石时间为(3.91±0.80) d,结石排尽时间为(18.26±3.5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患者出现感染,1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3例患者复发转手术;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感染,7例患者肉眼血尿,10例患者复发转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5 d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式个性化跳跃训练可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小体积结石的加速排出,减少排石过程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转手术率。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半野的剂量分布特性和容积调强(VMAT)技术的特点,探索一种可以更好保护肺和心脏的新技术。方法采用三维水箱测量对称野及半野的射野边缘剂量分布,并比较分析各自特征。回顾性选取50例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保乳术和根治术各25例,处方剂量50 Gy/25次,基于RayStation计划系统,分别采用对称野连续弧VMAT技术和半野分段弧VMAT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比较和分析靶区的剂量适合度、治疗效率,以及心脏、肺等危及器官的各种剂量数据。结果半野的辐射野大小在水模内不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对称野则因张角因素射野逐步变大,30 cm处增大到约2 cm,而且半野的射野外剂量低于对称野,差值愈近射野边缘愈明显。与对称野连续弧计划相比,半野段弧VMAT计划能显著改善肺和心脏的受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42,P=0.00),其中心脏整体结构的V5、V30、Dmean均值减少为52.5%、65.5%、47%,与靶区关系紧密的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降幅超过20%,患侧肺V5、V10、V20、Dmean的均值分别减少21.6%、24.8%、25.0%、23.2%,其他正常器官剂量均值,半野段弧计划同样优于连续弧计划。结论对于乳腺癌放疗,半野与VMAT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半野和VMAT的优势,显著改善心脏、患侧肺、健侧乳腺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
简介: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发展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在大空间、灵活间隔及抗震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浇混凝土空心(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应用,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具有自重轻、抗震、隔音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室内净高,降低工程整体造价,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简介:现浇混凝土模板技术作为房屋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的施工技术,其被施工技术人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所以,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模板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大模板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手段的重视程度,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提高,在施工进度方面也能够进行提高,在工程成本方面也能够进行降低,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在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改善与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在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ICC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分段式教学。培训后采用柯氏模型对两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进行评估。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通过分段式教学培训,研究组PICC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培训方案和授课内容满意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及人文关怀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后,两组自我行为评估得分均提高,且研究组提高较为明显。研究组护士培训后回到医院临床工作中,专业认同感、PICC教学指导能力、待遇、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度、科室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且能在医院开展相应业务并带动PICC技术发展。结论通过分段式教学联合柯氏模型评价能有效满足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并进行全方位的效果评估,提高PICC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段式护理对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分段式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QLQ-BR23生活质量评分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护理、护理治疗及时与否、对患者疑虑的解释、与患者沟通及经常询问患者意见等方面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式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利于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分段释放技术联合"潜望镜"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破口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胸主动脉远端假腔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主动脉CTA影像资料显示内脏区主动脉存在夹层再破口,支架远端夹层动脉瘤形成。均采用Gore C-TAG支架的分段释放定位联合"潜望镜"技术方法处理夹层远端破口。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复查主动脉CTA显示夹层远端破口隔绝完全,分支血管灌注通畅。结论采用Gore C-TAG支架分段释放技术联合"潜望镜"技术方法处理夹层远端破口技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近期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在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4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采用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肺部感染发生率、日吸痰次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9.09%(16/55),低于对照组的51.02%(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气管切开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6(3,6)次,未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1(1,2)次,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日吸痰次数为(6.56±2.96)次,少于对照组的14(11,19)、3(3,7)、(15.40±3.7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时分步分段吸痰法可以减少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吸痰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