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及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已知可能的病因包括良性的甲状腺疾病、辐射、家族遗传、碘摄入量、雌激素等。通过对其病因及流行现状的研究,准确评估发病率增加的各项因素,进而对高危人群早期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这对于早期预防、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明确其恶变的关键环节,可能会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靶点,所以甲状腺肿瘤恶变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现将近年来甲状腺癌相对宏观的病因和流行现状的研究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影响不同亚型肝衰竭结局预判指标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2例乙型肝炎(乙肝)和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各亚型的相关病因,并比较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肝衰竭的疗效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2例肝衰竭患者中由乙肝引起者63例,由非乙肝引起者49例;乙肝肝衰竭组男性是女性的6倍,高于非乙肝肝衰竭组(1.33倍)。乙肝肝衰竭组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肝衰竭前期〔ATⅢ:(59.33±14.57)%比(35.66±20.72)%,TBil(μmol/L):399.21±112.94比206.08±126.96,均P<0.05〕;非乙肝肝衰竭组肝衰竭前期、慢性肝衰竭患者ATⅢ均明显高于急性肝衰竭患者〔(58.33±15.28)%、(44.00±19.10)%比(31.33±7.57)%,均P<0.05〕,急性肝衰竭患者TBil明显低于肝衰竭前期(μmol/L:107.83±49.73比286.20±128.92,P<0.05),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Bil水平也明显高于肝衰竭前期(μmol/L:417.27±118.60、373.00±187.00比286.20±128.92,均P<0.05)。非乙肝肝衰竭组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时间均较急性肝衰竭患者明显延长(d:36.00±8.31、27.52±11.71、27.72±22.71比11.00±1.41,均P<0.05)。乙肝肝衰竭组和非乙肝肝衰竭组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6%比50.0%,P>0.05),两组存活患者ATⅢ水平均较死亡者明显升高〔乙肝肝衰竭组:(36.20±6.26)%比(27.33±8.87)%,非乙肝肝衰竭组:(41.06±4.16)%比(28.71±12.35)%,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衰竭组死亡患者和非乙肝肝衰竭组存活、死亡患者ATⅢ与TBil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069、0.341、0.064,P值分别为0.723、1.196、0.761);乙肝肝衰竭组存活患者ATⅢ与TBil呈明显负相关(r=-0.105,P=0.7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Ⅲ是影响非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23,95%可信区间(95%CI)为-0.001~0.001,P=0.007〕;TBil是影响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95%CI为-0.002~-7.543,P=0.033〕。ROC曲线分析显示:ATⅢ对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47,95%CI为0.592~0.902,P=0.009;当最佳截断值为39.5%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56.2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仍难以有效降低肝衰竭晚期患者的病死率;除ATⅢ外,入院时TBil也可以作为评估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脏代偿能力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龋病是发生于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加重或诱发全身疾病的主要口腔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多组学技术、疾病动物模型与临床队列研究的进步,以及新型口腔材料与数字化、微创技术的发展,龋病的病因学研究与临床诊疗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理念更将龋病纳入全身慢性病防治体系,为不同年龄段龋病的群体管理和不同风险因素的个体化防治指明了方向。应进一步加强龋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加快龋病防治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械的临床验证,为龋病的早期诊断、综合预防以及功能与美学并重的微创诊疗提供有力手段,推动我国龋病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简介:摘要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探索疾病病因。多组学通常包括在脱氧核糖核酸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的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基因(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广泛变化(表观遗传组学)、核糖核酸(转录组学)和蛋白质(蛋白质组学),以及下游的小分子代谢产物(代谢组学)。多组学检测技术为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在内的组学测定提供技术支持,系统流行病学为利用多组学开展病因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多组学研究既揭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又从微观病因学层面有助于因果推断。随着国际公开数据、分析平台与协作组的指数级增长,多组学研究资源将更加丰富,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将得到大幅扩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多组学在慢性病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近三年的研究进展、多组学对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为大规模队列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多组学病因学研究的优势与问题及多组学研究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髓质海绵肾(MSK)患者基因特点,探讨遗传因素在MSK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对7例髓质海绵肾结石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并与正常人基因组进行差异分析,基因型频率差异倍数在10倍以上,认为在患者和对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疾病发生明显相关。通过基因本体(GO)分析出其与髓质海绵肾发生存在的关系,筛选出在中国人群中该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为进一步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髓质海绵肾患者存在两类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分子功能方面(GO:0005488 Gene 1003,GO:0003674 Gene 1138,GO:0005515 Gene 795,GO:0005509 Gene 86,GO:0043167 Gene 470),生物过程方面(GO:0007275 Gene 440,GO:0048856 Gene 463,GO:0032502 Gene 487,GO:0009653 Gene 232,GO:0032501 Gene 566),可能导致髓质海绵肾的易感性。结论MSK患者存在基因水平的结石易感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分为卒中组(60例)和非卒中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 (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16例,非卒中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44例,非卒中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性脑卒中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度总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总分为(90.38±2.13)、(149.65±4.65)分,高于对照组的(59.07±2.45)、(115.79±5.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86.67%(52/60),高于对照组的43.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得分分别为(41.87±8.23)、(40.68±7.34)分,低于对照组的(54.23±7.45)、(52.02±9.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跟进工作中应用良好,患者知识掌握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提高,抑郁、焦虑水平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分为卒中组(60例)和非卒中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 (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16例,非卒中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44例,非卒中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判别分析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0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238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内生存情况将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214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脑卒中病史(9.8%比25.0%)、主要出血部位(四肢)(58.9%比29.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评分(16.4±5.1比23.2±6.1)、血乳酸[2.1(1.1~3.5) mmol/L比4.9(2.0~13.4) mmol/L]及手术(92.5%比58.3%)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入最终判别模型的指标有5个:脑卒中病史、主要出血部位(四肢)、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手术。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 CI 0.754~0.959。结论所建立判别模型预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准确度较高。脑卒中病史、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四肢出血和手术治疗与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偏头痛与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偏头痛与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SE 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6项病例对照研究和7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全部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偏头痛可增高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优势比(odds ratio, OR)1.4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3~1.76;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性好。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OR 1.38,95% CI 1.05~1.81;P=0.019)、无先兆偏头痛(OR 1.46,95% CI 1.19~1.80;P<0.001)、男性(OR 2.10,95% CI 1.72~2.56;P<0.001)和女性(OR 1.53,95% CI 1.22~1.92;P<0.001)偏头痛均可增高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结论无论患者性别如何以及有无先兆,偏头痛均可显著增高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综合征(AHRU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5例AHRUS患者资料。结果15例中女性12例(80.0%),年龄(66.0±12.6)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9±5)分,血红蛋白(71.6±4.7)g/L,内镜检查溃疡多发性6例,孤立性9例,距离齿状线2~6(4.1±1.0)cm。5例采用钛夹止血成功;5例采用经肛门缝合结扎法,1例复发,再次行缝扎止血成功;5例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其中3例复发,改用缝合结扎法。15例出血得到控制,但有9例终因严重的基础疾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AHRUS伴发于危重症,少见但棘手,以局部针对性治疗为主,临床应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并选择合适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