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含有艾普拉唑肠溶片的标准四联方案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在二次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两者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及消化内科就诊经胃镜检查确定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在首次根除Hp治疗后停用抗生素及铋剂4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PPI)2周以上复查14C呼气试验或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仍为阳性的600例患者,男265例,女335例,年龄(42.91±12.96)岁,年龄范围为18~80岁,进行补救性二次根除Hp治疗,根据是否加用益生菌将患者分为四联方案组(n=317)与益生菌组(n=283)。四联方案组予以含有艾普拉唑的标准四联方案根除Hp治疗,益生菌组在服药初期开始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益生菌组Hp意向性分析根除成功率[82.7%(234/283)]高于四联方案组[73.5%(233/317)],益生菌组Hp方案分析根除成功率[87.6%(234/267)]高于四联方案组[78.5%(233/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9%(13/267)]低于四联方案组[17.2%(51/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艾普拉唑的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失败的患者有较好的根除率,同时联合益生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二次根除成功率,可有效减轻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其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拉酵母菌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络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IL-2[(34.20±8.55)ng/L比(40.13±10.32)ng/L]、IL-6[(21.02±5.66)ng/L比(31.25±7.82)ng/L]和TNF-α[(30.10±6.20)ng/L比(43.55±9.52)ng/L]均低于对照组(t=7.501、6.885、8.264,均P<0.05)。治疗前两组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真杆菌数量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观察组肠道乳杆菌[(9.50±0.53)×108 CFU/mL比(8.95±0.44)×108 CFU/mL]、双歧杆菌[(10.60±0.53)×108 CFU/mL比(9.90±0.46)×108 CFU/mL]和真杆菌[(8.93±0.68)×108 CFU/mL比(8.08±0.40)×108 CFU/mL]均高于对照组(t=5.065、6.547、5.116,均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CD3+[(62.55±5.06)%比(57.12±4.39)%]、CD4+[(40.52±3.52)%比(36.43±2.55)%]和CD4+/CD8+[(1.78±0.22)比(1.43±0.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504、6.958、5.452,均P<0.05),CD8+[(21.22±2.05)%比(25.44±2.49)%]低于对照组(t=5.112,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络酸梭菌二联活菌能改善患儿肠道菌群,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微观粒子遵循着薛定谔的函数,所在的空间位置是一个概率,粒子之间的聚合性,也就是粒子波函数的叠加,累积到宏观物体时,量子效能消失,转而为经典力学。空间的延伸和放大,通过大量的叠加和复合,几率性变成了决定性,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从几率因果律到整体的因果。粒子之间的聚合性,也就是粒子波函数的叠加,是比较客观的条件,从现有的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到现代宇宙状况,形成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而不形成那样的,是遵循某些定理还是根据概率形成,作为牛顿所述的第一推动力,在整体物质之外还有“上帝之手”,如果宇宙再次爆炸,我们的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还能有效,成为对世界的认识。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极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SCD)。一项给透析患者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的试验,研究了一级预防性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透析患者所起到的预防死亡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气体填充和抗VEGF药物治疗(多联治疗)黄斑下浓厚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接受多联治疗的黄斑下浓厚出血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9.05±8.86)岁。患眼平均黄斑下出血时间(17.15±10.30)d;平均出血面积(13.85± 8.63)DD。合并出血性RPE脱离17只眼。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频域OCT测量黄斑中心凹隆起高度。患眼平均logMAR BCVA 1.37±0.38;平均黄斑中心凹平均隆起高度(824.94±294.38)μm。所有患眼均行23G或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黄斑下注射10 μg/0.1 ml t-PA 0.1~ 0.5 ml;气液交换后玻璃体腔填充15% C3F8 13只眼,消毒空气11只眼;手术完毕时注射抗VEGF药物11只眼,后续根据病灶活动情况行抗VEGF药物按需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27.90±22.21)个月。观察黄斑下出血吸收、视力改善情况、再出血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隆起高度比较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后1个月,所有患眼黄斑中心凹下积血清除。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 0.82±0.28,平均黄斑中心凹隆起高度(253.88±71.75)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27、-3.234,P<0.001、<0.001)。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平均为1.08次。手术中视网膜下注射t-PA时黄斑中心形成微小裂孔1只眼;手术后早期轻度玻璃体积血2只眼。随访期间出血复发2只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下注射t-PA、气体填充、抗VEGF药物是治疗黄斑下浓厚出血的优化组合方式;可有效清除黄斑下出血,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隆起高度且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利用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重症医学信息平台,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获取重症患者医学信息的效率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期间,在某院区快速搭建并完善重症医学信息物联平台的实践。该平台实现了对多种重症医学装备的有效物联,具有信息集成全、搭建速度快、系统延展性好等特点,具备生命体征监测及生命支持、床旁治疗数据检索、远程诊疗和云共享等功能,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重症治疗的效果,降低与患者的接触频次,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快速建立重症诊治信息平台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通道C3-C4导联和平均参考导联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图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脑电图正常的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从单通道C3-C4导联和平均参考导联获取的aEEG数据,比较两种不同导联中各通道宽带和窄带的上、下边界振幅,并分析其aEEG波形差异。结果共纳入90例患儿,单通道C3-C4导联的宽、窄带上、下边界振幅及带宽均高于平均参考导联,与平均参考导联9个通道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参考导联O1-AV及O2-AV通道识别睡眠-觉醒周期的误判率分别为40.0%、46.7%;在脑电背景活动分析中,90例平均参考导联中有6例宽带下边界振幅<5 μV,导致对脑电背景活动的误判,误判率为6.7%。结论单通道C3-C4导联与平均参考导联获取的aEEG波形模式存在差异,使用平均参考导联获取的aEEG图形进行分析可能导致误判。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罕见四联染色体变异易位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患者进行遗传学追踪分析,揭示伴有四联染色体变异易位且合并克隆演变CML患者的临床特性,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进行诊断和分期,Sanger测序法对ABL1基因酪氨酸激酶区进行变异检测。结果患者起病时为CML慢性期,染色体核型为t (5;9;22;6) (q13;q34;q11;q2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为变异型BCR/ABL1融合信号。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38个月出现克隆演变,t(5; 9; 22; 6)和t (5; 9;22;6;17) (q13; q34; q11; q25; q11)两种克隆并存。TKIs治疗57个月时仅见t(5; 9; 22; 6;17)一种克隆,3个月后出现超二倍体核型。病程中先后检出ABL1基因酪氨酸激酶区p.Tyr253Phe、p.Thr315Ile和p.Gly250Glu型变异,患者始终未能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治疗反应。结论四联染色体变异易位可能具有遗传不稳定性,在TKIs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克隆演变和基因变异,导致对药物治疗反应差,但仍需大宗病例研究证实。
简介:摘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更新迭代、强效P2Y12受体抑制剂的推广应用、其他合并用药策略的不断更新,临床DAPT可选策略和决策依据有较大变化。鉴于DAPT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价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及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及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对最新研究证据进行同行评议,参考最新国外指南,结合中国冠心病的防治策略与实践需求,制定中国首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DAPT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提高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临床获益,减轻其疾病与社会负担。
简介:关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以往根据医嘱服用过的患者可能会有一些了解,今天作为临床药师的我要给大家做一个该药物较为详细的介绍,认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的五联方案和四联标准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市中心医院治的603例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98例)行四联标准治疗,观察组(305例)给予布拉氏酵母菌五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检测两组Hp根除率,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CR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CRP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8.03%,高于对照组的91.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1%)低于对照组的4.03%(P<0.05)。结论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五联根除Hp成功率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