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972年,如病毒被发现,此后被确认为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及暴发的主要病因之一,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50年来,人们对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病原特征等有了较深入认识,但迄今未能建立有效的体外培养和实验动物模型,导致其感染和致病机制研究受限,也无特异的疫苗和药物上市。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全球普及,如病毒成为继轮状病毒后又一亟待控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新生儿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检索新生儿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败血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总结新生儿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确诊7例患儿,男6例,女1例,早产儿6例,足月小样儿1例。反应差6例,发热5例,呼吸困难3例。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空肠闭锁、肠粘连肠狭窄各1例,4例有手术史。白细胞增多3例,白细胞减少1例,均有血小板减少及炎性指标升高。7例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共纳入4篇文献4例新生儿,男3例,女1例,早产儿2例。皮肤潮红、呼吸困难各3例,发热2例,反应差1例。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白细胞减少2例,白细胞增多1例,血小板减少2例,炎性指标升高3例。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3例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解鸟氨酸拉乌尔菌败血症多发生于合并肠道疾患、有手术等侵袭性操作病史、抵抗力低下的早产或足月小样儿以及合并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多数抗感染治疗效果好,如合并感染性休克预后不良。

  • 标签: 解鸟氨酸拉乌尔菌 败血症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喹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Brenda Denzler讲述了自己童年治疗的痛苦经历如何对她影响至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卡菌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肺卡菌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肺卡菌病15例,1例为播散性卡菌病(皮肤、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肺卡菌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卡菌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4例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诊治与转归。结果24例卡菌病患者中,男18例(75.0%),中位年龄为54.5岁。23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最多见的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6.7%(4/24)]。共鉴定出9种卡菌属,最常见的为皮疽卡菌(7例)。受累部位主要为肺部[70.8%(17/24)]、皮肤软组织[42.0%(10/24)]、颅脑[25.0%(6/24)]和血液系统[17.0%(4/24)],有12例(50.0%)患者受累部位≥2处。2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经病原学检查后确诊。19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包含了复方磺胺甲噁唑,其中2例因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用。经治疗后19例(79.2%)好转,5例(20.8%)死亡。结论卡菌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累及多个器官,尽早、准确的识别和快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改善卡菌病患者总体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诺卡尔菌属 诊断 诺卡菌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病毒(Norovirus, NoV)属于杯状病毒科如病毒属,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和散发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针对NoV感染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以NoV复制的各个环节、宿主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调节因子为靶点设计的抗病毒药物。本文以抗NoV药物为重点进行综述,旨在为NoV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诺如病毒 小分子抑制剂 药物靶标
  • 简介:摘要如病毒(Norovirus, NoV)作为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较大的疾病负担。由于NoV变异快,型别多,交叉保护性差,免疫保护性持续时间短,缺乏有效的细胞培养系统和实验动物模型,及对其感染致病机制和免疫保护标志物认识不足等多种因素,使得NoV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本文对NoV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综述了基于P颗粒、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及重组腺病毒载体的NoV疫苗研究现状,期望为我国NoV疫苗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诺如病毒 胃肠炎 疫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卡菌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目前脓液卡菌导致肺部感染的病例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脓液卡菌肺部感染病例,通过分析卡菌的临床感染特征、影像学变化、检验结果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帮助,加强临床、药学及检验等多学科的协助诊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慢性颈深部脓肿病例,病原学提示新星卡菌复合群感染,该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脓肿引流术后选用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副作用小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持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复发。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不典型脓肿,应警惕卡菌感染。其抗菌治疗疗程长,首选磺胺类药物治疗,如有禁忌,备选敏感抗生素配合充分外科引流同样有效。该病罕见且临床表现及治疗特殊,加强临床、检验及药学等专科的认识及协作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夫定或富马酸替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发现为慢性HBV感染,并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506例孕妇,回顾性分析其抗病毒治疗效果和母儿安全性。根据服用药物分为TDF组和替夫定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HBV DNA下降程度及转阴率、HBV母婴传播率、肝功能复常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以及早产率等。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替夫定组为239例,TDF组为267例,两组孕妇治疗前HBV DNA分别为(7.83±0.75) lg IU/mL和(7.82±0.66) lg IU/mL;分娩前两组的HBV DNA分别为2.91(1.20) lg IU/mL和2.83(1.01) lg IU/mL,两组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孕妇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复常率分别为95.00%(38/40)和98.18%(54/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97, U=1.040, χ2=0.767,均P>0.05)。TDF组和替夫定组CHB孕妇产后1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5.45%(47/55)和82.50%(33/40),ALT复常率分别为94.55%(52/55)和92.50%(37/4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0.164,P=0.697、0.687)。替夫定组和TDF组HB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43%(1/231)和0(0/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7,P=0.288)。替夫定组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患者中,2例于产后11个月HBV P区rt204位点出现耐药突变,改为TDF治疗;而TDF组未发现病毒反弹和变异。替夫定组无明显肌酸激酶升高,TDF组无明显钙磷代谢异常。TDF组与替夫定组之间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7%(21/267)4.18%(10/239), χ2=2.970, P=0.085]。TDF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204.72±490.50) g,低于替夫定组的(3 374.31±467.5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1)。治疗过程中无孕妇因不能耐受药物而终止治疗,无一例新生儿存在药物相关的出生缺陷,母儿安全性良好。结论高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初次应用替夫定或TDF均能达到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安全性可,但对于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或者CHB患者,可优先选择耐药率低的TDF,以减少耐药风险。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妊娠 抗病毒治疗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用地孕素(DN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DNG序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用DNG(2 mg/d)治疗的患者40例(DNG组),注射GnRH-a(3.6或3.75 mg/针)3~6针后序贯DNG(2 mg/d)治疗的患者70例(GnRH-a+DNG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癌相关抗原125(CA125)、癌相关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70.0 mm、68.55 kU/L、22.45 kU/L,GnRH-a+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80.0 mm、151.50 kU/L、20.44 kU/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红蛋白(Hb)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前DNG组、GnRH-a+DNG组的中位数分别为102.00、94.00 g/L;P均<0.001)。(3)DNG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GnRH-a+DNG组治疗第15~24个月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小(中位数分别为167.76、227.77 cm3;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随访期间乳腺未见明显异常病变。(5)GnRH-a+DNG组患者的闭经率高于DNG组,不规则点滴出血和突破性大出血的发生率低于DNG组。结论无论是单用DNG治疗还是GnRH-a+DNG序贯治疗均可显著降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VAS评分、提高Hb含量、降低血CA125和CA19-9水平,同时对凝血指标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GnRH-a+DNG序贯治疗在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出血模式、减少突破性大出血发生和控制子宫体积方面优于单用DNG。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治疗结果 地诺孕素
  • 简介:摘要卡菌属放线菌目,主要存在于土壤、水源中,通过吸入肺部或者侵入创口而引起化脓性感染或肉芽肿性病变,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引起播散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见的侵袭部位。现报道1例乔治教堂卡菌血培养阳性伴脑脓肿病例。本例患者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史,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伴发热,经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标签: 脑脓肿 乔治教堂诺卡菌 血培养
  • 作者: 王开金 刘兴钊 黄艳清 刘治利 张春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庆402760,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超声科,重庆 402260,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重庆 402260,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胸心外科,重庆 402260,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江津区中心医院)病理科,重庆402260
  • 简介:摘要巴西卡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慢性化脓性感染,可引起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较为罕见,主要引起肺卡菌病,常以咳嗽、咳脓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报道1例巴西卡菌感染导致气管脓肿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极易突变和重组,型别众多。研究早期采用VP1区氨基酸序列对如病毒进行分型及鉴定。由于处在或接近聚合酶和衣壳区的重叠区为重组发生的热点区域,因此国际上提出使用聚合酶和衣壳区的双区域分型系统。目前基于2 s标准的双区域分型方法,聚合酶区可分为10个基因组及76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16种暂定基因型,VP1可分为12个基因组及53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5种暂定基因型。暂定基因组和基因型有待进一步型别鉴定和基因组划分。本文对如病毒分子特征、不同分型方法的原理、序列扩增方法、在线分型工具及最新的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区 衣壳区
  • 简介:摘要1例32岁女性患者因慢性肾病5期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在行规律血液透析后1个月开始丙酚替福韦抗病毒治疗,同时间断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蔗糖铁注射液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保持在96 g/L左右,无恶心、乏力等贫血临床表现。服用丙酚替福韦8个月后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嗜睡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94 g/L,血清肌酐856 μmol/L;血气分析示pH 7.05,乳酸3.3 mmol/L,动脉血氧分压8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3 mmHg,剩余碱-7.4 mmol/L,碳酸氢根15.6 mmol/L。考虑患者存在乳酸酸中毒,可能与丙酚替福韦有关。停用该药,换为恩替卡韦,并予补液、护肝等对症治疗。1 d后,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好转,血气分析示pH 7.25,乳酸2.9 mmol/L,剩余碱-3.0 mmol/L;5 d后,患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气分析示pH 7.45,乳酸1.5 mmol/L,剩余碱-2.0 mmol/L。

  • 标签: 替诺福韦 乙型肝炎 抗病毒药 酸中毒,乳酸性
  • 作者: 刘方旭 王征 王松岚 冯茹 许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消化科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病理科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肾内科 100730,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北京医院血液科 100730
  • 简介:摘要如病毒肠炎是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大多呈自限性,于24~48 h内好转。然而,在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如病毒肠炎会表现为慢性感染,引起持续、严重的腹泻。该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出现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腹泻,因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转诊至北京医院,经多学科讨论、诊断和治疗,病情明显缓解。

  • 标签: 腹泻 诺如病毒 肾移植 霉酚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