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宪法所组织的共同体具有自足性,因而是根本法;其他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具有自足性,因而是部门法。以此立论,介绍了宪法民法之关系的相关误解,针对性地探讨了二者关系的正解:宪法不是公法,而是统摄公法私法的根本法;"根本法""部门法"功能各异,相互诉求、同等重要;民法典中既有民法规范,也有宪法规范;历史论据不仅具有时间之维,也具有逻辑之维。

  • 标签: 宪法 民法 关系 误解 正解
  • 简介:随着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国际商务的主流,全球电子交易网络化的发展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也大量出现。电子交易的首要特点在于意思表示的“无纸化”,这使传统法律制度特别是契约制度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构建协调电子契约的法律机制亦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电子交易 契约制度 协调 国际商务 电子商务 发展
  • 简介:商业行规在规范商家商业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有些商业行规站在商家立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关注不够,甚至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形成了商业行规法律规范的冲突。对此,应当坚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场,对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规加以改革。同时,政府也应当对商业行规加强监管,法院应当积极审理纠纷案件,通过审判权调整冲突。

  • 标签: 商业行规 法律规范 冲突 协调 12点退房
  • 简介:行政法上的公开原则在制度构建上分为政府信息公开和卷宗阅览两种制度,两者之间有较为清晰的界限内涵。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其规范内容上涵盖了信息公开和卷宗阅览两个方面。在具体构建时,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公众阅览权在同一概念上进行使用。政府依申请公开原则上应对所有人公开,例外则限于法定的利害关系人,由于条例明确了“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的限制性条件,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在实践中等同于个案卷宗阅览,大大缩小了申请主体的范围。我国立法是在同一概念上来使用信息公开卷宗阅览的,并没有作出严格的界限划分。

  • 标签: 信息公开 行政程序 卷宗阅览 知情权
  • 简介:时势造英雄,同时也带出小人。造时势之功者是英雄,但享功业之成者未必是英雄。英雄横扫千军,天下无敌,但却完全有可能毁在一个小人手里,这早已由历史验证了千百回。英雄能够做到的,小人大多望尘莫及;英雄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常人小人都智勇莫如;当然小人能够玩弄的,英雄未必能够懂得;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概因他天生不会溜须拍马和苟日.钻营.

  • 标签: 小人 时势 常人 天生 英雄 天下
  • 简介:<正>自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主权国家南联盟严重侵犯科索沃(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为由,打着人道主义和维护人权的旗帜,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空袭以来,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民用设施被毁和几十万难民背井离乡。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发展到无视国际法准则,用导弹袭

  • 标签: 人权与主权 对人权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道德规范 侵犯人权 南联盟
  • 简介:<正>《法学》经历了创刊、停办、复刊的过程,确实是很不寻常的。现在,欣闻《法学》复刊,倍感亲切。马克思主义法学,必须司法实践相结合,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告诉我们:“……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受实践所检验。任何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不仅不能指导实践,相反会造成莫大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

  • 标签: 相结合 社会科学 理论研究 毛泽东思想 新情况 指导实践
  • 简介: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人民从事的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本文提出了一个发人思考、很有见地的观点,即:1954年宪法,是记载和保证中国的第一次革命的宪法;1982年宪法则是记载和保证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宪法。时代要求宪法有变和不变两个方面。宪法的修改必须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 标签: 现行宪法 新时期 第二次革命 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 推动改革
  • 简介:死刑案件统一由最高院行使复核权,死刑的适用和实际执行数量必然将会减少,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死刑限制适用的重大刑事政策制度的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减少死刑实际执行的数量,法院无疑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来自借意“民声”的媒体“舆情审判”的压力。如何去化解这种种压力,平衡科学理性的死刑限制适用的新刑事政策激情的“舆情审判”间的冲突,无疑将十分考验法院刑事审判胆魄和智慧。

  • 标签: 死刑复核 死刑限制适用 舆情审判
  • 简介:本笔谈系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苏力、陈兴良、白建军、陈瑞华、凌斌五位教授在凌斌教授主持的《法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课程课堂讲授录音整理而成。《中外法学》编辑部曾于1990年第6期至1991年第2期,分别约请金瑞林、魏振瀛、沈宗灵、饶鑫贤、肖蔚云、储槐植六位先生撰文分享法学研究论文写作的心得与经验。24年过去了,尽管中国法学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但中国法学研究的创新论文写作的质量并未得到同步提升。

  • 标签: 法学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学 课堂讲授 论文发表
  • 简介:我国现行外资立法TRIMs协议之间存在不少冲突。为了履行我国的入世承诺,应当在我国外资立法中确立国民待遇原则,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增加外资立法的透明度,制定统一的《外国投资法》,完善外资立法的相关法律规范,对我国外资立法体系进行调整。

  • 标签: TRIMS协议 国民待遇原则 外资投资法
  • 简介:对于一方利用其优势致使给付显著失衡的现象,德国法上的暴利行为美国法上的显失公平规则所持的主、客观要素综合评价的观点代表了比较法上的发展趋势。我国《民法通则》虽开创了显失公平乘人之危分立的立法例,但两者各自的适用范围不仅未臻明确,反而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未达到立法者预设的目标。乘人之危不足以成为意思表示瑕疵的独立类型,其规范功能可分别被显失公平胁迫所涵盖。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应当废除乘人之危,确立兼有主客观要件的显失公平制度,以凸显该制度保障意思自决原则兼及给付等价原则的目的。

  • 标签: 显失公平 乘人之危 暴利行为 意思表示瑕疵 等价公平 私人自治
  • 简介:文化的作用机制本质上是一个结构问题,结构主义的在场不在场理论有效解决了明示出来的制度潜藏其背后的理念之间的互为作用关系。法律文本走向浪漫化,而意识形态理念直接演化为判决根据,典型地表达了在场者并不在场,而不在场者实际在场的文化指令作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充分地演示出这种文化特性。

  • 标签: 中国法律 制度中国 在场不在
  • 简介:土地犯罪刑罚(Landcrimeandpenalty)既是刑事立法司法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研究的土地科学刑事法律科学相互交叉的新兴的学术领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增设了土地犯罪条款,拟定了对土地违法行为实行刑罚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土地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我们不妨先从其现实

  • 标签: 土地犯罪 刑罚制度 立法现状 研究态势 土地科学 理论研究
  • 简介:冷战后,“干涉”、“人道主义干涉”,常被“国际干预”取代。主张“国际干预”的理由或前提或条件,是被干涉地区或国家的人权状况,即在那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权灾难。为使“干预”顺利进行,须得限制乃至否定被“干预”国家的主权。出现了“人权高于主权”,各……

  • 标签: 国际干预 人权高于主权 国际法 人道主义干涉 人权状况 冷战后
  • 简介:同一构成要件内的具体事实错误,是指教唆犯、帮助犯所认识的犯罪实行犯所实施的犯罪,在行为的事实情况方面虽然不符,但二者的犯罪构成要件相同。就这一问题而言,法定符合说相对合理。有关不同构成要件之间的错误,教唆犯只有在实行犯的实行行为与其所教唆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性时,才应对实行犯的既遂负责。针对实行犯所造成的过剩结果,教唆犯并不负责。不同的共犯形式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行为规范,但是,当它作为行为规范发生作用时,作为一种故意,在一般人的认识层面上发生重合,因此,可以在有责的违法限度内,成立其中较轻的共犯形式。

  • 标签: 构成要件 事实错误 教唆犯 间接正犯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1次会议于2000年9月20日通过《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司法解释是对1997年修改的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节走私罪的重要补充,也是对2000年7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海关法的决定,确立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新体制,国家在海关总署设立专门侦察走私犯罪的公安机构,严惩走私犯罪活动的积极回应,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该司法解释中若干问题的理解适用发表个人观点,供探讨。  一、走私犯罪是行为犯抑或结果犯  有一种观点认为走私犯罪是行为犯,理由是只要

  • 标签: 刑事犯罪 走私案 审理 行政从属性 结果犯
  • 简介:法治是社会治理的一种,社会治理是人在认识自然的规律和人的本性的基础上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并建立和维持秩序的过程.从民主的观点来看,社会治理的最高治权应当归于人民全体.执政者所掌握的只是使用权,因此他们对社会的治理不是一种统治,而是一种管理.好的社会治理称之为善治,而法治就是一种理想的善治.

  • 标签: 治理 善治 法治
  • 简介:对民主的机制不仅在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下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认识。当民主还只是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的时候,民主就只能停留在认识的水平上。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民主问题才会被作为重要的政治纲领提出。作为政治现实的民主是通过程序的制定和遵守来体现的,但程序的制定和遵守不是民主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民主程序并不是指以民主为特征的程序,程序本身就体现民主。程序保障民主精神得以贯彻,民主使程序的作用在现代政治中得以凸显。

  • 标签: 民主政体 程序公正 民主精神
  • 简介:<正>法律自由的关系,是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自由”,这一神圣的目标,在历史上曾激励过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人们在理论上探索它,在实践上追求它。每一代人都在通往它的路上,留下了自己特有的足迹。但是,人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自由?自由是不是摆脱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最近几年来,有些人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认为我国的法律过多限制甚至取消了个人自由,要求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面对当前出现的

  • 标签: 法律保护 自由权利 青年马克思 被统治阶级 个人自由 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