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德国学者赫尔曼·尔帮助日本制订了第一部公司法(草案),其中关于股份公司的一般规则,特别是股份公司机关的法的构造奠定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厚基础,了解这些可以掌握公司法中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历史流变和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脉络,并体会公司治理仍存在的制度性困惑。

  • 标签: 勒斯勒尔草案 董事会 监事会
  • 简介:<正>案情摘要本案中,不被允许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楼前散发传单的两公民对防止他们这种活动的法条提出异议(challenged)。他们辩称该法条违背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即"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剥夺言论自由"。为了决定本案中讨论的法条的合宪性,联邦上诉法院不得不

  • 标签: 联邦最高法院 宪法第一修正案 公共场所 上诉人 表达自由 政府利益
  • 简介: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可诉性问题一直是人权领域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但近些年来南非宪法法院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这个理论问题所作的问答非常引人瞩目,它在2001年判决的Grootboom案现在已经被广泛视为是证明经济和社会权利具有可诉性的里程碑式案件。本文将结合Grootboom案与理论界的争论对实现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的可能性和限度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 标签: 社会权利 南非共和国 经济 角色 保护 政府
  • 简介:作为国际社会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合作里程碑,其中所体现出的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解读了严厉惩治这一基本政策之外的若干刑事政策,即国际合作、保护人权、鼓励犯罪人合作、注重国家公权力、注重犯罪预防.通过对具体条文的解析,阐释了立法的基本精神.

  • 标签: 《巴勒莫公约》 刑事政策 犯罪人 公权力 犯罪预防 协助与合作原则
  • 简介:早在门罗·比尔兹利(MonroeBeardsley)之前,法学学者约翰·亨利·威摩尔(JohnHenryWigmore)就已发明运用树状图表以表现论证(进程—译者注)的型式(scheme)^[1],旨在益助审判中对事实证明(theproofoffacts)的分析。我于文中描述了威摩尔的“图表法”并追述了其发源及影响。私以为威摩尔在两条路径上对当代理论卓有助力。第一,他在图表研究中的修辞学面向,为关于推理、前提正当及论辩义务(dialecticalobligations)等理论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第二,他对法庭对抗(meetingobjections)中论证强度的展示,为论证质量的评估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 标签: 威格摩尔 西季威克 树状图 修辞学 推理 论证
  • 简介:桑花,生于藏地、长于长夏。关于它有诸多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桑花或象征着幸福、或象征着生命力,或象征着忠贞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所承载的,是藏族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歌唱、歌颂。

  • 标签: 格桑 象征 藏族人 传说
  • 简介: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却惊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人民法院恰热克法庭的阿来提庭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3岁。第一次认识阿庭长是2014年看新疆电视台播放的专题系列片《美丽梦想》,每集20分钟左右,介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采访阿庭长的那集就叫《恰热克法官》。

  • 标签: 庭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追忆 新疆电视台 人民法院 优秀人物
  • 简介:《四川审判》今年第2期刊登的张学英诉蒋伦芳交付遗产案,是因为遗赠人的婚外同居者向遗赠人配偶索要受赠遗产引发的纠纷,正是由于“婚外同居者”与“配偶”这一对比鲜明的词语,无形中将人们引入“道德”与“公序良俗”的思考与评判。结论一开始就有。细读本案,原两级法院均以与本案无关的事实作为判决的直接根据,即以“婚外同居”否认遗赠效力。

  • 标签: 遗赠人 同居 遗产 公序良俗 判决 审判
  • 简介: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通常将施塔姆所弘扬的这套理论归入自然法学的范畴,奉为加世纪著名法治文化现象即自然法复兴运动的主要策源地之一。然而关于施塔姆的理论归属及其认定标准并不是完全没有疑问的。本文借助于现代自然法讨论中的几个常见坐标或参照元素,即实定法、道德和正义,通过梳理施塔姆对待这些问题或事情的态度,尽可能中立地审视和重构施塔姆法哲学的性质、立场、问题意识和建构方法。经研究发现,施塔姆虽然秉持着在整个法律世界甄别和落实正义的雄心壮志,但在诸多关节要害处的立场却跟法实证主义者别无二致。

  • 标签: 施塔姆勒 自然法 新康德主义 正义法的理论 批判的法理论
  • 简介:互联网创新之繁荣有赖于其对革新成果共享的保护。这源于互联网设计了一个中立的平台,使得最大范围的创新者都能资源共享。然而,这种架构正在受到法律和技术的控制而日益改变。这种转变将破坏互联网创作和革新发生的机会。互联网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在莱斯看来,是个关涉自由之本质的真正的问题。

  • 标签: 创新 知识公域 中立平台 自由之本质
  • 简介:哈特与富之争是20世纪重要的法哲学争论,前后持续十余年,并引起众多学者的参与。他们讨论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合法性判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反映了二者的法律观。二者对于法律性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合法性判准的不同看法。本文重访哈特富关于合法性判准的争论,从中提炼出四个具体争论,并赞成富的基本立场,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合法性判准的必要内容。

  • 标签: 合法性判准 程序性原则 内在道德 服从理由
  • 简介:《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关于打击陆、海、空偷运移民的补充议定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等三个议定书,是《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所设立的犯罪应视为公约确立的犯罪。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条文难以完全涵盖这三个议定书所规定的犯罪,应尽快调整。

  • 标签: 议定书 贩运人口 偷运移民 枪支弹药
  • 简介:荷兰人威廉·邦是世界级的犯罪学家,也是著名的社会主义犯罪学家。由于其著作中文版很少,因此我国学界对其了解不多。通过研读其代表作《犯罪学导论》,特别是选取其对龙勃罗梭"犯罪人"学说批判的这一部分观点,即可从中领略其学术思想与学术品格。研究邦的犯罪学思想,对当下中国犯罪学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认识,进一步理性看待经济发展与犯罪率攀升的关系以及正确认识人的因素是犯罪预防的关键。

  • 标签: 威廉·邦格 龙勃罗梭 “犯罪人”学说
  • 简介:从1998年至2003年,国际法院陆续审理了三个与违反《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有关的案件,其中以1999年的拉朗案最为典型。拉朗案牵涉到若干重大国际法问题,国际法院对这些问题的判决从国际法的角度看是前所未有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际法院在该案中的判决不仅对国际法,而且对国际实践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国际法院 拉格朗案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 简介:英国宪政革命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往法史学界大都将阐释的视角放在政治制度领域,法学界虽然有学者从司法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但这些解释大都将着力点放在了法官,而忽略了普通法律师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1678年至1689年间,以辉党律师为代表的英国法律职业者在英国宪政革命中运用法律同专制王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借助一系列事件和案件的处理,推动了英国宪政的进程。

  • 标签: 宪政革命 辉格党律师 法律职业者 普通法 专制王权
  • 简介:对于朗·富的贡献,人们似乎片面地将他定格在“法律的道德性”问题上,其实富的研究范围和理论贡献远不止于此,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同样是他毕生所关注的问题域,代表性作品有《法律的虚构》,……虚构是沟通概念与现实的桥梁,也是法律思维的必要维度。加强法律虚构理论的研究,对改变我们传统的政法思维、正确对待法律与建设法治国都十分有益。

  • 标签: 法律虚构 目的解释 法律思维
  • 简介:投资者是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基石。目前尚无专门的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对适投资者进行准确界定,这导致ICSID仲裁庭在近年的实践中通过对“投资者”进行扩张解释以扩大自身管辖权,这种做法引发了投资者与东道国对于ICSID仲裁庭公正性的强烈质疑与不满,也造成了投资双方的利益失衡。各国在未来的有效应对措施应当是在双边投资条约中采取列举法对适投资者的范围做出具体规定,同时规定条款的解释权属于缔约国。

  • 标签: 适格投资者 ICSID仲裁 管辖权 国籍
  • 简介:赫尔维被誉为'德国民事诉讼法学之父',但我国尚欠缺对其学说的全面引介和深入研究。本文以赫氏法律保护请求权论为中心,在对赫氏其人略作铺陈之后,集中介绍和讨论赫氏法律保护请求权论的概念、学说缘起和基本主张。此外亦有论及赫氏与彪罗、瓦赫和科的诉权论战,并对赫氏之于德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独立性、科学性和体系性的重要贡献略作个别考察。最后,本文还初步总结了法律保护请求权论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可能的启示。

  • 标签: 赫尔维格 诉权 法律保护请求权 诉讼法律关系 诉讼要件 诉的前提条件
  • 简介:本文论述的当事人,仅指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当事人不适.是指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就特定的诉讼标的无实行诉讼的权能,在实体法上不具有处分权,在程序法上不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因而在法律上不应成为原告或者被告。当事人不适恪是审判实务中经常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处理方式上显得比较混乱。

  • 标签: 当事人 民事诉讼 原告 被告 诉讼标的 审判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