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一新时代中国经济法学的学术增长点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经济法学界需要思考,尤其需要回顾和反思:我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为进入新时代准备了什么?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新时代?

  • 标签: 中国经济法学 新时代中国 经济法学问题
  • 简介:慈继伟著《正义的两面》以"相互性"概念为基础解释正义的实施动机,在当代正义理论中独树一帜。该文基于其《正义的两面》的基本论证,参考其相关论文,在文本互见的基础上呈现慈继伟立足现代社会的问题意和寻求跨越中西最低程度共识的理论抱负。并在此过程中检讨其理论逻辑上的可能缺失,反思其解释性研究理路的局限性及正义动机研究的现代性困境。

  • 标签: 慈继伟 正义秉性 最低程度的相互性 问题意识 理论抱负
  • 简介:<正>美国是反垄断法制发达的国家。以《谢尔曼法》(ShermanAct)为代表的反垄断法,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称作"自由事业的大宪章"。但是,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并非没有限制。这种限制的体现之一,便是反垄断法的豁免规定(AntitrustExemption)。这些规定数量庞杂,所依据的政策理由也各不相同。它们或者是国会专门立法的结果,或者由法院在判决中加以创造。其中,"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便是最高法院的创造。作为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所创建的一套原则和标准,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并不是遵循由抽象到

  • 标签: 政府行为 《谢尔曼法》 联邦法院 实质性审查 政府效率 私人行为
  • 简介:<正>美国是反垄断法制发达的国家。以谢尔曼法(ShermanAct)为代表的反垄断法,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称作'自由事业的大宪章'。但是,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并非没有限制。这种限制的体现之一,便是反垄断法制下的豁免规定(antitrustexemption)。这些规定数量庞杂,所依据的政策理由也各不相

  • 标签: 反垄断法 政府行为 联邦最高法院 豁免原则 州政府 问题意识
  • 简介:凯尔森与施密特的论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战。对论战核心争点即对“谁应该成为宪法的守护者”之理解必须以理解双方的“宪法”概念为前提。两位宪法学家对“宪法是什么”这个宪法学元问题的立场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谁应该成为宪法守护者”的回答。凯尔森从纯粹法的规范层级理论视角界定宪法的规范本质与合宪性问题的规范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建立专门宪法法院是实现合宪性保障的最科学的司法技术机制。施密特从政治宪法概念出发,将宪法界定为确保政治共同体生存自保的政治决断和体现人民统一意志的政治状态,并认为在议会散失国家统一意志形成功能的情况下,高度政治性的宪法争议只能交由人民直选的国家首脑行使才能确保宪法的正当性基础。凯尔森与施密特宪法思想在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上都包含了真理颗粒。但是,如果从现代宪法革命勘定的价值内核着眼,两者的宪法概念都排斥个人自由与天赋人权对于宪法的内在规定性与构成性意义,因而偏离了宪法最重要的价值基准。这是我国在借鉴他们宪法的理论时需审慎评估之处。

  • 标签: 凯尔森 施密特 合宪性审查 宪法法院 规范宪法学 政治宪法学
  • 简介:侦查意识新论王伟侦查意识是侦查行为的先导,侦查意识之强弱对于侦破自侦案件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公认的评价一个侦查员业务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但对于什么是侦查意识、作用过程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培养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根据自己在自侦工作中的体验和...

  • 标签: 侦查意识 侦查信息 犯罪行为 侦查员 侦查行为 侦查活动
  • 简介:大体而言,信奉性善论的群体比较容易接受人治观念,而信奉性恶论的群体则比较容易拥抱法治意识。但现在这一结论遇到的一个挑战是:大量的中国民谚都反映了中国民众并不深信人性本善,可他们却没有由此拥抱法治,而依旧崇尚人治、德治。这是为什么?

  • 标签: 法治意识 中国 宗法血缘意识 法治环境
  • 简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群众法律意识的觉醒和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提升.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直接推动了群众的维权行动。然而群众在维护权益时却忽视各种义务,出现了违法维权现象。群众维权意识重于守法意识.必然对检察工作产生影响。

  • 标签: 维权意识 检察工作 守法意识 群众 意识状态 维权行动
  • 简介:近日,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警车上押解下来的刑事犯罪嫌疑人每个人的头上都多了一个深色头套,犯罪嫌疑人脸部只露出两个眼睛。据悉,这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着意向国际惯例靠拢,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启用戴“头套”提押犯罪嫌疑人。

  • 标签: 头罩 犯罪嫌疑人 头套 权利意识 中国 无罪推定原则
  • 简介: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公民以及公民意识生成的前提.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公民意识生成的逻辑前提是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划分对于公民意识的分析与认识的客观基础,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所奉行的运行规则的差异性.法治国家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法治文化的尊重.公民意识作为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法治社会法律秩序内化的关键,法治国家不仅要以法律为基础,更要以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为基础.

  • 标签: 公民意识 法治国家 法律文化 法治精神 公民权利
  • 简介:一、抓住改革机遇,促进行业迅速发展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司法部.根据司法部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全市范围推行了公证机构体制改革工作,截止2003年底,全市24家公证处均改为事业体制.体制的转变为我市公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04年全市公证机构办理各类公证394843件,是1994年的2.7倍;1994年至2004年全市累计办证总量为2810758件,平均年增长率为7.8%.公证员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全市共有执业公证员16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10名,占66.7%,比1995年增长了3.2倍;共产党员87名,占52.7%.

  • 标签: 大局意识 公证工作 2004年 1994年 体制改革工作 公证机构
  • 简介: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意义,就应当将之付诸行动和实践,笔者认为,要学习贯彻好党章,应当树立五种意识

  • 标签: 五种意识 党章 学习 深刻认识 应当
  • 简介:在我看来,现代法治社会不仅仅需要健康的权利意识,还需要足够的国家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关于弘扬权利意识,学界同仁已作了诸多努力,而关于树立必要的国家意识与公共秩序意识的呼唤,则相形见绌。其实,从传统文化来看,中国人不仅缺乏权利意识

  • 标签: 权利意识 国家意识 公共秩序意识 中国 法制建设
  • 简介:正义被誉为法律的首要价值之一,但是不同法系,甚至同一法系不同国家之间对正义的认识不尽相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正义意识。英国是普通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普通法。普通法是在英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其对正义的认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尤其与大陆法系诸国形成对照。具体而言,普通法正义意识的源头是自然法正义观念,其核心精神是公正审判。普通法的正义意识对于英国的保护人权具有积极历史性影响。

  • 标签: 英国 普通法 正义意识
  • 简介:<正>我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普及法律常识、加强法制教育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了解法律意识的社会渗透方式,对于我国迅速有效地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的评价观点和审视态度的总称。它是社会意识

  • 标签: 公民法律意识 社会意识 渗透模式 理论与实践 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过程
  • 简介:编辑是期刊、报刊内容的选择、加工、传播者,其工作性质是一种带有审美意识的社会实践。由此对审美意识提出的高要求,要求文学编辑提高审美修养,提高虚假的美感鉴别能力,提高自我的审美意识和培养审美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时代性思维,使自己对那些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本文对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规律、审美意识的结构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进行了简论。

  • 标签: 文学编辑 审美意识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