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印度是一个充满着巨大反差、令人困惑不解的国家。宽容与非暴力的理念从这里走向世界,但妇女儿童却在暴乱中被活活烧死;走在亚洲最早西化城市街头的人们,却有百年前的卫生陋习;接受英语教育的印度年轻人在硅谷成为创新发动机的同时,

  • 标签: 印度 说明书 政治 妇女儿童 英语教育 中国人
  • 简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 标签: 气候难民 全球变暖 法律保护
  • 简介:最近几年,虽然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但我国企业在投资印度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印度虽然有设计良好的审批制度和较为开放的行业政策,但这些制度和政策本身也存在规则性不强、透明度不高等缺陷,而印度最近实施的国家安全审查做法又进一步降低了整个准入制度实施的效率。我国企业在投资印度时,应该针对印度外资准入制度的上述特点,在投资路线、审批渠道、企业形式、投资地点以及品牌经营战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标签: 外资准入 自动批准渠道 政府审批渠道 行业政策 国家安全审查
  • 简介: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其不仅是世界工厂之一,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婴儿工厂”。2002年,印度政府公开宣布商业代孕为合法行为,自此,代孕在印度迅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每年创造的收入数以亿计。如今,在印度购买代孕服务的价格约为118万至3万美元,而这一价格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 标签: 印度政府 代孕 世界工厂 合法行为 价格 国家
  • 简介:印度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于2006年10月26日正式生效。反家庭暴力法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了规定:(1)殴打、威胁甚至是朝着妻子或同居女伴吼叫的男子将被判处最高1年的徒刑以及被罚2万卢比(合235美元)。(2)禁止丈夫向妻子索要大量嫁妆,据悉,由于出不起足够嫁妆,印度许多妇女遭到丈夫殴打甚至酿成惨剧。(3J妇女可以直接向法官或警察投诉,而在新法推出前,妇女只能向警察投诉,而且法律规定由被诉男方来举证证明自己没有对妻子实施虐待。无论妇女在家族是否拥有名分,都有留在家里的权利。除了保护妇女免受丈夫打骂外,该法还保护与暴力男子一起居住的姐妹、母亲、岳母及其他女性亲属。这项法律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

  • 标签: 反家庭暴力法 印度 首部 家庭暴力问题 法律规定 妇女
  • 简介:美国国会参议院继众议院之后于2006年12月9日通过一项法案,同意向印度出售民用核燃料和核技术。布什总统签字后,这项有关与印度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法案将正式成为美国的法律。自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美印关系不断升温。印度总理辛格2005年7月访美时,美国许诺将与印度开展民用核能领域的全面合作。2006年3月,布什访问印度期间,美印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

  • 标签: 美国国会 全面合作 印度 核能 法案 布什总统
  • 简介: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都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因此,通过对比中印两国贫富差距的异同,尤其是参考印度的情况,对于有效治理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中国 印度 贫富差距 国民收入 经济政策 劳动生产率
  • 简介:墨西哥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之一。2012年6月,该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颁布了一部综合性的气候变化法。该法规定了墨西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目标,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制定以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纲领的政策规划体制的要求。与此同时,该法还通过确立排放清单、排放登记簿和碳排放三可要求等相关监管制度,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的透明,在此基础上注重采用自愿碳排放交易体系和气候变化基金等市场机制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 标签: 《墨西哥气候变化法》 管理体制 监管机制 市场机制
  • 简介:依据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当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率先的和主要的国际气候环境保护责任.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迟迟不与发展中国家就气候环境保护的核心条款达成协议,甚至推行单边主义和争夺国际环境公共权力,导致发达国家国际气候环境保护责任未能有效实现.制度上的完善设计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是实现发达国家国际气候环境保护责任的必然选择.

  • 标签: 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 保护责任 历史责任
  • 简介:研究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对中国来说有策略意义和效仿意义。美国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在三个阶段表现很不相同。从美国法律与政策的主体来区分,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同。美国联邦政府在布什政府倡导下,相关政策具有几大特色,而且专门法律正在迅速变化和突破中;美国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法律创新工具丰富,区域合作活跃;企业自设减排目标,个人也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诉讼。

  • 标签: 美国国内 气候变化法律 进展研究
  • 简介:充分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日本自2006-2016年间确立了环境立国战略,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并谋求国际合作,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修改、废止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日本环境部门积极推动各项法规政策的实施,及时总结其实施情况并据此对相关法律政策作出调整,在环境治理及环境问题的改善、解决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2016年,立足于环境问题的现实,日本环境审议会进而提出了2017年到2030年乃至于2050年的环境法律政策的设想。

  • 标签: 全球变暖 环境立国 国际合作 环境相关法
  • 简介: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深入,气候减缓和适应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全方位扩大,相应的技术转让条款正式出现在国际气候立法之中并不断得以扩充。虽然就何为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转让,极少法律文件对此做出专门的书面阐述和区分,但是事实证明,传统的技术转让概念已经不足以解释、涵盖和衡量气候变化框架下的技术转让。作为一种有别于常规商业的运作模式,气候变化技术转让需要得到国际法方面的有效支撑。而这必须是建立在对气候减缓和适应技术、技术转让确切定义的普遍且对接的共识上的。一个具备普遍性、确定性、形式合理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概念框架有利于消除谈判进程中的理解分歧,理顺国际气候执法并最终切实地推动实践领域的全球气候减缓和适应技术转让。

  • 标签: 气候变化 减缓与适应 气候相关技术 技术转让 概念
  • 简介:气候变化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的环境威胁的大背景下,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作为最少受益者的当地居民承担了更多的环境风险,运用环境正义原则,在立法上实现倾斜保护原则,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改善生态脆弱区居民在气候变化影响中的不利地位,实现对收益最少者的权益补偿。通过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与严格执法,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具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义。

  • 标签: 环境正义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地区
  • 简介:印度宪法第73条修正案总结独立后的村民自治经验,概括地规定了村民自治组织潘查亚特的基本制度。其后,潘查亚特在各邦的村民自治实践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虽然宪法上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但以民主政治形式运作的潘查亚特无法回避与社会传统之间的碰撞与磨合,由此形成了印度村民自治独特的实践逻辑。

  • 标签: 村民自治 村级潘查亚特 农民权益 基层民主 印度宪法
  • 简介:1996年7月2日,美国以印度缺乏药品和农用化学品的专利保护并损害自身利益为由,启动了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最终美国和印度商定了执行期为15个月的补偿措施,以印度败诉而告终。本案涉及了TRIPS协议第70条第8款a项关于邮箱申请制度的问题、第70条第9款条关于市场专销权的问题和第63条关于透明度原则问题的解释与适用。围绕印度专利案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阐述了几点由此案引发的思考。

  • 标签: 邮箱申请制度 市场专销权 透明度原则
  • 简介:近年来,频繁爆发的极端天气使得气候变化不再只是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牵动所有国家领导人眼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并没有产生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气候框架公约,在这种情形下,各个经济实体为缓解气候变化给自身带来的贸易方面的负面影响,开始纷纷以环保为由采取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一时间国际贸易领域中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客观地讲,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并不冲突,相反,二者可以协调发展,但这需要各国积极制定有约束力的国内立法和签署相关的国际条约等方式来实现。

  • 标签: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法律问题 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