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宅基使用收回制度在整个宅基使用制度中处于重要的节点地位.宅基使用收回流程的现行法律规定与实践比较混乱,需要进一步规范.宅基使用收回程序的启动者应是集体经济组织.对因公共利益而收回和因非公共利益而收回的不同情形,应采用不同的程序.政府负责审查和涂销登记.宅基使用收回后,被收回人有获得补偿和重新申请宅基使用的权利.未来立法应对宅基使用收回流程做出规范,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收回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表决程序 行政监管
  • 简介:宅基问题论争中,产权致富论和权利扩张论分别在经验认知和法律权利理论上构成了两个主流却具有误导性的宅基使用制度变革话语。宅基具有公共资源属性和建设自主房屋的土地财产意义,在局部地区具有资产属性,无法完全对等于城市建设用地。法律实践表明,宅基使用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宅基管理,以克服宅基利用的外部性,并实现细碎土地产权的有效整合。在法律制度层面,宅基使用同属两种不同属性的土地法律制度,这是基于宅基利用实践的“回应型”法律制度建构。只有放宽法律的视界,从土地法传统和社会基础的角度来理解宅基使用的法律属性,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宅基法律实践,避免陷入“变法心态”下的“法律政策学”窠臼。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属性 法律实践 法律属性
  • 简介:宅基使用作为《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同时是保障农民"居者有其屋"的社会保障措施。现行法律对其规定,既有成功亦有不足。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宅基使用单一的社会保障属性受到了社会实践的强烈挑战,对农村住房及宅基的流转限制造成了住房及宅基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宅基使用进行现代化改造,必须坚持兼顾土地的财产性与资源性、协调公法与私法关系两大原则,从宅基使用的权利变动即其取得、流转、消灭的三个方面入手,彰显宅基使用的私特性,适应国家不断发展的农村土地政策,消除农民财产增收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 现代化改造 制度构建
  • 简介:宅基使用继承案例中呈现的同案不同判及其司法逻辑规则引发的现实困境,主要缘于"房地一体"下房屋可以继承与宅基使用不得继承之间的冲突与妥协。目前学界提出的法定租赁和集体赎买方案均无法有效解决宅基使用继承困境。而在宅基居住保障功能蜕变、农民住房财产权转让与抵押的语境中,在宅基"三分置"改革及宅基开发价值凸显的推动下,宅基使用继承具有正当性。宅基使用继承的实现,既需将宅基使用主体由户内流动的集体成员改造为宅基使用申请人或受让人、将期限改为与集体成员身份解绑的固定期限,又应明确宅基使用取得的无偿性与宅基使用能否继承、继承人应否支付使用费无关,也不宜剥夺非本集体成员继承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 集体成员 房地一体
  • 简介:我国农村是农民从农村经济组织分配所得的用于建房的土地,具有福利性,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村同时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有用性和生态有用性。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制度的设计只重视其福利保障性,而忽视了其经济有用性和生态有用性。在这'三性'失衡的制度构建下,我国农村的利用与管理存在种种乱象和问题。农村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现阶段,应以平衡农村的'三性'为方向进行改革与创新。

  • 标签: 福利保障性 经济有用性 生态有用性 平衡
  • 简介:<正>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①正所谓"有恒产者始有恒心"。土地上的权利是农民诸多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理应受到立法上的高度重视,但我国现阶段关于农村使用及流转的法律规范却寥寥可数。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在计划经济和城乡

  • 标签: 宅基地使用权 物权法体系 农村宅基地 农村房屋 前提问题 用益物权
  • 简介:农村使用的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宅基使用有条件流转的观点,具体分析我国宅基使用流转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通过对宅基使用流转条件的设置,并提出宅基使用有条件流转的配套制度,以期对我国宅基使用流转问题提供有益的探讨。

  • 标签: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流转问题 程序条件 配套制度
  • 简介:<正>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战略方针的实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随之出现了许多新型现象或新型问题,而农村纠纷即是诸多现象或问题中的一种。宅基对农民的生存生活至关重要,由宅基流转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相关涉诉纠纷亦呈上升趋势,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寻找行之有效的农村流转纠纷解决机制,不仅对解决宅基

  • 标签: 宅基地流转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征用 房屋买卖合同 纠纷解决 集体成员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高度市场化前进推进了农村流转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却对此要求严格。研究农村流转的法律出路,不仅能够给在该领域形成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还能够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农村流转的法律规定、法律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农村 宅基地流转 法律困境
  • 简介:对非本集体成员购买宅基上房屋之合同的效力认定与无效处理的108份终审判决书整理后发现:既存在无效与有效判决及其理据和无效处理的多样化,又存在无效理据不足、有效与无效判决冲突频现、买卖双方过错比例分配与损失认定悬殊;而且非本集体成员买受取得之宅基使用既面临登记困境,又因无期限限制、集体未分享宅基使用增值收益,甚为不妥。故,宜在"房地一体"的前提下,调整并统一无效与有效判决及其理据,限定无效处理中买卖双方的过错比例分配和损失认定;要求非本集体成员将买受之宅基使用登记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宅基使用的特殊类型,并明确使用期限和使用费交纳。

  • 标签: 宅基地 农村房屋买卖 非本集体成员 效力认定 无效处理
  • 简介:在中国农村,已经建立起初步的土地使用制度,但随着日益变化的形势,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构筑一套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这些问题略陈己见。

  • 标签: 中国 农村 土地使用权制度 承包经营制 监督管理制度
  • 简介:由于现时政策禁止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宅基使用及地上房屋,农民与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宅基上共建住宅时,往往约定房屋产权分配份额,但往往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方能取得宅基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另一方对房屋的权利则处于不确定状态,常常引发纠纷。作者认为法律法规并未禁止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宅基上房屋,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根据约定取得共建房屋分得份额的所有权。

  • 标签: 房屋产权证 农村宅基地 产权归属 组织成员 集体经济 立志
  • 简介:家宅制是在美国和瑞士等国家实行了一百余年的制度。在保障自耕农的土地和住宅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我国的宅基制度在保障农民住宅、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与家宅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在制度设计上过于粗疏。正在进行的宅基制度改革可以借鉴家宅法进行制度重构。

  • 标签: 家宅法 宅基地制度 农民 住宅权
  • 简介:现行立法采用规定具体条件的方式确定划拔土地抵押的客体,但未能提供一种可行方法来清晰界定公益性划拨土地使用,采列举方式制定的《划拨土地目录》也缺乏科学性.在抵押设立中,由于房地一体的立法规则与房产、地产管理分离的实践导致了双重抵押登记的出现.通行的比例式出让金确定方式难以反映真实价格.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导致了抵押实现不能的风险.类型化抵押客体,调整土地目录,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变革出让金确定方式,引进土地储备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 标签: 划拨土地使用权 经营性 双重抵押 抵押权实现
  • 简介:土地使用回收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后,为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国有土地收益流失而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我国目前有关土地使用回收制度的立法仍然不够完善。如仅作原则性的规定,而且不够全面,关于土地使用回收制度的适用范围,回收条件,回收程序,回收的法律后果,回收的监督管理,回收的补偿条件和范围,回收纠纷的解决,违反土地使用

  • 标签: 土地使用权出让 回收条件 社会公共利益 土地制度改革 出让制度 法律后果
  • 简介: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基本分类,正在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均要贯彻城乡统一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建设用地使用制度。这就意味着建设用地使用将成为我国不动产物的基本概念和制度,与之相适应,就需要发展出统一的、体系化的建设用地使用规范体系。但《物权法》并没有完成这样的任务。为完善《物权法》,尤其是为建立规范化的建设用地使用体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分类,提出未来建设用地使用基础分类体系。

  • 标签: 建设用地使用权 物权法 房地产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
  • 简介:自然资源具有主体上的全民性和客体上的公共性特点,在自然资源使用出让中引入公众参与具有正当性。听证作为公众参与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承载着民主功能以及行政决定合法化、科学化的任务。充分发挥听证功效,能够促使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践中,自然资源使用出让中的听证制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究其原因,在于行政权封闭行使的惯性使然,公众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现有听证制度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行政机关需要植入行政民主理念,制定有关激励措施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听证,完善听证程序,明确自然资源使用出让中听证的适用范围,并探索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充分发挥听证制度在资源出让领域的应然作用。

  • 标签: 自然资源 使用权出让 听证 公众参与 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