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喜鹊神话在我国广为流传,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喜鹊在天河架起桥梁,使牛郎织女这对隔河相望的夫妻得以暂时团聚。飞禽走兽,千流百品,为什么在这则神话中由喜鹊担当起使夫妻团圆的义务呢?对此,需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喜鹊形象加以分析,这既能解开牛郎织女神话之谜,又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重要特征。喜鹊在上古时简称鹊,是在我国分布很广的留鸟,从内陆到沿海,几乎各地都可以见到它。喜鹊巢居,大多营巢于村舍高树间,它的巢既大且牢,特别引人注目。正因为如此,古人在提到喜鹊时,首先想到的是它善于筑巢的特点,并通过长期观察,对喜鹊筑巢的时间有
简介: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之所以看文字,是要透过文字了解别人的思想,借以充实自己的思想。但文字自从成了书法,人们便舍弃文字反映的内容而专注于形式,于是就有了这笔体、那碑林,就有了众说纷纭的名人题字和以假乱真的字画市场,于是本不识字的工匠成了传承文化的功臣。与书法之注重形式相似,韩国人、新加坡人因长了一张和中国人一样的脸,且天生软骨病,见了孔圣人就不由自主地跪下,于是便有人将其经济社会发展归功于儒家文化,进而认为,21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岂不知,韩国、新加坡的真正崛起,实在是得益于逐步健全的民主法制政体和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而且这种意识和行为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认识形式并无过错,但无视内容则失之肤浅。街上走过一群美女,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上走过一群美丽的妓女,那无疑让人感到恶心。无视内容有两种情况:一曰认识不到位,是一个人的知识和智慧的问题;二曰认识到内容的重要而有意推崇形式,这是形式主义作祟。形式主义自古有之,而今尤甚。君不见,活人卧榻只须三尺,死人坟茔却似小山;君不见,政府大楼气宇轩昂,百姓求学四处借贷;君不见,学历高高文凭是真,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