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一直很低,经济缺少互补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相互竞争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哪些因素导致了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贸易相互依赖的深化呢?本文分析发现,虽然从1993年以来中国东盟双边经济互补性有很大提高,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并没发生大的变化。中国东盟经济相互依赖的深化需要引进经济以外的因素来解释。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与重视推动了双边经济合作的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方的对外贸易结构。

  • 标签: 区域一体化 中国 东盟 贸易
  • 简介:从201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发生中美撞机事件以来,中美海上安全的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迫。17年前的那次悲剧性的EP-3空中撞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和美国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的军事侦查行动存在着不同的法律和政治解读,但今天,中美海上安全合作的性质、

  • 标签: 中美撞机事件 海上安全 安全合作 路径 专属经济区 政治解读
  • 简介:作为目前世界上缔约方最多的政府采购协议,GPA无疑代表了世界政府采购规则和发展趋势。在国际组织持续推动政府采购的贸易自由化和各国在国内进行政府采购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即将进入加入GPA的谈判阶段。2006年12月,WTO采购委员会通过了对世贸政府采购协议的全面修订,修改以后的GPA及其修订后变化的条款对中国加入GPA的工作更有现实意义。

  • 标签: GPA 适用范围 原则
  • 简介:UNCLOS中尚存“灰色区域”,没有对“海洋科研”、“军事测量”等词语进行界定,导致条款的不同解释和争端.主要原因在于其既是政治性协定又是法律协定.UNCLOS的大部分内容都相互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为“一揽子交易”.美国并未批准UNCLOS,却常选择性援引相关权利条款,规避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第三方享有条约下的权利并非没有任何限制;第三方应受习惯国际法规则和强行法的约束;应根据VCLT来解释UNCLOS.应在整个国际法体系下理解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以及“海洋科研”条款的含义.

  • 标签: 条约 第三方 法律效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科研
  • 简介:国家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属性和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各国交往的主导原则。国家主权自其产生之后就不断遭到种种非主权化观念和理论的冲击,但是,这些观念和理论的现实依据并不充分。当今世界,国家主权的存在依然有着坚实的基础,主权原则仍是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原则。当代国际干预从现象上看似乎是对主权原则的破坏,但就其本质而言,或体现了主权原则,或体现了主权体系下的强权政治。当代民族国家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困惑,而主权的考虑仍是各国永恒的原则

  • 标签: 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 主权原则 非主权化观念 国际干预 强权政治
  • 简介:联邦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卡尔一迪特·施普兰格尔4月3日在纽伦堡谈德国的发展援助政策:(一)德国发展援助工作有三个重点,即克服贫困、保护环境及教育培训等90年代最紧迫的全球性挑战问题。克服贫困,首先意味着要在保证营养、防病保健及加强自助方面作出努力,也就是要为限制人口的增长而作出有成效的贡献,并在伙伴国家中促进私营经济的积

  • 标签: 发展援助 兰格尔 经济合作 防病保健 施普 全球性挑战
  • 简介:网络战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战争形式,它的匿名性、跨国性、破坏性等特点使其对国际安全构成新的挑战;网络战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度正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与日俱增,但现有国际法对之没能做出任何有力应对。世界上已经发生了一些网络战的案例,它们不仅揭示了网络攻击通过与物理攻击相结合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对国际人道法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区分原则)提出了严重的书b战。区分原则在网络战中的适用遭遇众多的困难,人们难以依据区分原则来确定网络攻击的合法性,战斗员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网络攻击、而非常规手段来发动攻击,从而在网络战中要比在常规战争中更为频繁地违犯区分原则。由于网络战潜在的巨大军事价值,虽然网络战也许较之常规战争更加难以控制,但即使可能会遭到构成战争罪的指控,一些国家也要竭力发展网络战、甚至破坏区分原则在网络战中的适用。为此,可以通过改进或重新解释国际人道法、利用和发展相关的习惯国际法规则来规范网络战。

  • 标签: 网络战 区分原则 国际人道法 网络安全
  • 简介: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在韩国这个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体原则是韩国语十分重要的语用原则。得体原则有价值准则和语效准则两个评价标准,有变异性、非唯一性、层次性三个突出特征。在具体体现得体原则的语用策略方面,有礼貌策略、委婉策略、刻意曲解策略、幽默策略、权威策略、文字游戏策略等。

  • 标签: 韩国语 得体原则 语用策略
  • 简介: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待经济安全的态度上,表现出既重视又不重视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历任总统都明白无误地强调靠经济的规模和实力来作为美国的最后防线,认为一个有活力的国内经济是美国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较少使用经济安全一词。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经济安全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用美国外交政策专家罗赛蒂(J.A.Rosati)的话来说,就是属于“低级政策”之列;一方面,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国际经济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时,常常用来达到经济安全目标,特别是不少对外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典型的经济安全政策,另一方面,从来没有正式制订过一个系统和明确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这一矛盾现象是了解美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入口。

  • 标签: 经济安全 政策的目标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经济安全战略 国际经济政策
  • 简介:本文从新加坡的外交文献及外交行为等方面探析新加坡的外交原则,并以过去20年的一些外交事件为案例,分析这些外交原则如何体现其对华政策。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新加坡对中国的外交立场主要由其现实主义的视角对世界动态的衡量所决定。新加坡因其有限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短缺等制约因素,采取务实外交策略。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新加坡制定了以小国生存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战略,在与中国这个大国的外交关系中,以保持区域稳定与将本国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 标签: 新加坡 外交原则 对华政策
  • 简介:针对是否要依据一定标准限制岛屿主张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一问题,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同意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在第121条第3款做出模糊性规定,该款不仅未明确定义岩礁,而且回避了对岩礁与岛屿进行精确划分。《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解释是众多国际法学者关心的问题,然而国际法学者的解释并不一致。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实体问题裁决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解释,并据此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沙群岛所有岛礁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仲裁庭对《公约》第121条第3款进行的解释以及对南海岛礁法律地位的判定。均存在明显缺陷。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第3款 岛屿制度 岩礁 南海 仲裁案
  • 简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各国有采取非武力措施和平解决各项争端的义务。这项原则形成已久,特别是自1945年《联合国宪章》颁布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否认此原则。但这并不等同于国际社会已就该原则的内容达成共识。1970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之宣言》中,提到了该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其中有些内容已得到高度认同并被公认为国际惯例。然而部分内容依然存在争论。深入研究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和平原则以及有争议的观点,探讨越中在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过程中已达成的一些协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国际争端 和平原则 南海 国际法 越中南海争端
  • 简介:民族意识的重新强化,是当今世界一种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站在基督教普世理想和全人类价值立场上,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俄罗斯民族作为第三种力量应该与西方的天主教会联合起来,东西方取长补短,而不是一方吞没另一方,才能实现人类的统一事业。索洛雏约夫倡导通过联合所有肯定的力量、所有机构、所有组织、所有民族和种族来拯救人类。

  • 标签: 万物统一 索洛维约夫 俄罗斯哲学
  • 简介:专属经济区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富争议性的议题之一。中美在航行自由是否包括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水文测量能否区别于海洋科学研究以及专属经济区是否允许军事情报搜集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矛盾。中美的分歧源于美国主要从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专属经济区问题,并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因此,尽管提出了诸多法律依据,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主张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作为一个政治性、战略性议题,法律并不能够为专属经济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美专属经济区分歧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寻求战略共存。

  • 标签: 中美 专属经济区 航行自由 军事活动 战略竞争
  • 简介: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一个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历史学、文学中,或是在其他学科研究中,哥萨克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20世纪末,随着哥萨克复兴运动的兴起,"哥萨克"也成为一种显学。自18世纪至今,俄罗斯学者关于哥萨克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主要研究了哥萨克的历史起源、社会发展与文化等,而且在不同时期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俄国学者比较侧重于研究哥萨克历史起源和社会文化方面,苏联学者较多地研究了哥萨克的社会政治、哥萨克与革命的问题,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学者的研究视野比较宽阔,研究得更加深入。

  • 标签: 俄罗斯 哥萨克 社会 文化
  • 简介:<正>一、供应经济供给经济又称“供给方面经济”,它是着重从供给方面出发考察经济的现状和寻求对策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70年代产生于美国。主要代表有孟德尔(RobertMundell)罗伯茨(PaulCraigRoberts)、吉尔特(GeorgeGilder)、拉弗(AvtherBertLeffer),费尔德斯坦(MantinStuartFeldstein)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滞胀”经济的症结在于供给不足,总供给和总需求大有轩轾;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机制中,供求并不能自动达于均衡,

  • 标签: 巴基斯坦 供应经济学 七十年 里根经济学 资本主义 经济的
  • 简介:2004年7月6日至7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德人权研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高级顾问、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刘敬钦先生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现全文刊出。

  • 标签: 中国 人权 民间社会组织 政治文明 政府
  • 简介:越南这个国家正在从那种其政府力图将中央计划作为控制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要手段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到那种通过制定某些主要参数和允许私营企业自由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决策从而用经济杠杆(如价格机制、税制等)来对经济进行计划的比较市场导向型社会主义经济。这将伴随有私营部门活动水平的提高,这个水平超出了较早期阶段所能接受的程度。

  • 标签: 中央计划 经济发展 市场导向型 环境破坏 生产物资 新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