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6月29—30日,享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大会(CONGO)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年度公民社会论坛。来自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的近400名代表与会。其中多数来自非洲、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如此众多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齐聚日内瓦讨论就业问题。表明公民社会对事关民生的就业问题的兴趣在不断增加。

  • 标签: 公民社会 论坛 非政府组织 就业问题 发展中国家 咨商地位
  • 简介:2006年12月12—13日,南非全国公民组织(SouthAfricaNationalCivicOrganization-SANCO)在南非立法首都布隆方丹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来自南非九省的1000多名代表与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代表也应邀参加大会,并与南非政府执政联盟的官员、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进行了广泛接触和深入交流,加深了对南非全国公民组织的了解。

  • 标签: 公民组织 南非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侧记 印象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应我会邀请,以副主席维斯瓦夫·克里姆查克为团长的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6年5月13—21日对华进行友好访问。在京期间,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北海会见,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与代表团进行了工作会谈。代表团还拜会了民政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经济联络中心等单位。除北京外,代表团还访问了云南省昆明市、丽江市。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代表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公民 波兰家园 访华
  • 简介: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第一副主席耶日·西维茨为团长的“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于6月20至28日访华。双方共同举办了“中东欧及波兰转型20年”座谈会,深入探讨了中东欧及波兰转型的历史背景及经验教训。交流协会顾问、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交流协会副会长朱达成分别会见了代表团。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代表团 波兰 访华 公民 家园
  • 简介:2011年3月27日至4月2日,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以副主席玛尔钦·班本为团长的“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在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进军会见了代表团。代表团拜会了民政部和中国经济联络中心。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代表团 公民 家园 波兰 访华
  • 简介:救济第三人权益的制度能够加强对采购机构的监督、确保每个供应商公平地参与政府采购、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无论美国还是GPA协议本身,都非常重视第三人权益救济。当前,我国也应该不断完善立法,加强第三人权益救济,确立救济第三人权益的制度。

  • 标签: 政府采购 第三人 权益救济
  • 简介: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

  • 标签: 南海问题 海洋权益 国际环境
  • 简介:制定周延而明智的公共政策的能力和发展不同方案以执行政策的能力是构成当代政府治理能力的两大要素。目前,对越南而言,实行社会论证既是公民有效地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民主治理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越南实行社会论证的机制、特点与实践价值。

  • 标签: 越南实践 政策草案 社会论证 民主治理
  • 简介:领土边界争议问题是影响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作为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也与一些国家存在海洋权益与领土上的争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主要采取了四种做法,包括放弃要求、外交谈判、提交国际仲裁以及搁置争议等。美国在处理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时均注意追求国家利益和基于某些价值的原则,美国的上述做法也是如此。正是基于利益和原则的双重考虑,美国采取了上述的处理海洋权益和领土争议的做法,从而使之避免了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恶化和陷入由此而产生的难以掌控的冲突之中。

  • 标签: 美国 海洋权益 领土争议 解决之道
  • 简介:自2005年底以来,泰国一直深陷政治危机之中,到目前已经历了2006年9月和2014年5月两次政变。这两次政变深刻暴露出了公民社会和政治体制在政坛中的矛盾作用,其中尤以宪法与宪法法院最为突出。尽管人们普遍希望公民社会和宪制架构(constitutionalstructures)能够实现与选举授予权、问责制和政治权利密切相关的民主目标,但是人们在泰国所目睹的一切却与此有着天壤之别。公民社会和宪政的参与者一直为党派利益而非民主价值观所驱使。作为2006年和2014年两次政变的导火索,公民社会的各种势力强力动员起来,涌上曼谷街头,试图推翻民选政府。在此过程中,他们为军方实施干预提供了政治空间和合法性。宪法法院和宪法也在反民主活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起草《2007年宪法》就是明摆着要削弱政党的势力,恢复机构割裂的格局,其终极目的是不让他信·西那瓦(ThaksinShinawatra)及其阵营重返政坛。宪法法院所宣布的许多判决也同样反映出政治利益,而非客观地依法办事。因此,泰国的民主政体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人们原本指望一些社会力量和社会制度可以巩固民主,但是事实表明,就连他们自己亦对其与民主的关系深感困惑。

  • 标签: 民主化 民主巩固 公民社会 非政府组织 宪法 政治体制
  • 简介:应交流协会邀请.以代主席露丝·布恩古女士率领的南非全国公民组织(简称SANCO)代表团一行于6月访华。这是两个组织的首次交流,交流协会对此访高度重视,作了精心安排。代表团在北京期间,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会见,徐建国秘书长同代表团举行工作座谈,分别向客人全面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近况以及交流协会的对外活动情况。代表团还拜会了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中国就业促进会有关负责同志,了解中国的扶贫、就业及妇女工作情况。

  • 标签: 公民组织 代表团 访华 南非 散记 合作
  • 简介:本文研究泰国自1992年以来的政治格局变迁.为此,本文对有关民主化文献进行重新评估,以利于理解泰国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之间关系,并对激进主义组织体系近年出现的分歧进行探讨.以上同步分析表明:1)这些关于公民社会的文献本身就带有政治性;2)这一特征掩盖了激进主义群体内部不断加深的分裂,而人们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群体在围绕民主政治问题上构成了公民社会.为了说明这一观点,笔者将细述他信(Thaksin)创建的交叉治理领域及其对城市激进主义分子结盟的影响.治理架构的这些变化,通过社区组织发展协会(CODI-theCommunityOrganizationsDevelopmentInstitute)等新的国家机构对资金重新定向,削弱了许多早期激进群体的既有权势.这种治理架构的变化也揭露出以这一治理贫民的长期项目为中心的各种权力关系,而许多公民为了得到国家给予的好处不得不与其打交道.尽管许多公民仍然参与这些项目,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别处发声呼吁政治自治.对于这些分歧以及泰国更大的政治困惑而言,危险的并不是公民社会的界限问题,而是围绕谁才是合适的政治主体以及什么才是正当的政治这两个问题所产生的争论.

  • 标签: 公民社会 民主化 公民身份 政治 治理术 泰国
  • 简介:战前,英国一直执行亲马来人路线,而受到英国特殊照顾的马来人在英国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背叛"了英国人,这使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难堪,也给英国军事征服东南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虽然从政治和军事上讲,英国人不能允许反马来人情绪广泛流行,但英国必须慎重考虑重建马来亚殖民统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在英国用军事手段重新占领马来亚时能争取非马来族群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公民权计划的制订与"第五纵队"问题的困扰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第五纵队 马来亚联盟 公民权
  • 简介:本文以印度和菲律宾为例,对两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改变单一国籍政策而赋予海外移民公民权的政策设计及实施过程加以考察.印、菲两国实施双重国籍政策,体现出移民输出国国家战略与海外移民利益驱动的某种契合.对于移民输出国而言,通过引入各种类型的双重公民权,以加强本国海外移民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跨国民族主义形式.

  • 标签: 海外移民 双重国籍 公民权 印度 菲律宾
  • 简介:尊敬的会长先生:2011年4月29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值此大会召开之际.谨代表“波兰家园”公民协会向与会代表致以衷心祝贺和良好祝愿。本次理事会适逢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意义特殊、影响深远。作为长期致力于与贵会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波兰非政府组织,我们高兴地看到,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 波兰 公民 家园
  • 简介: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双方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两国国民交流友好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回顾中H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近年来两国关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友好关系 国民感情 中日两国 健康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互信
  • 简介:随着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这一地区。然而,配套的健康保障制度却十分落后,针对跨境地区“人能跨境工作”而“健康保障体系却不能跨境发挥作用”的矛盾,本文以中国、老挝跨境地区为例,指出该地区对健康保障制度的需求及建立跨境健康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从健康保障制度的提供方、需求方及服务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该地区建立健康保障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探讨该制度实施的可行性思路。

  • 标签: 中国 老挝 跨境民族地区 健康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