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不断深入,以沟通、循环和探寻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舆论及其公共性生产过程日益嵌入社会和政治过程、权力运行中,形塑出新的信息政治景观。在公共舆论研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范式,是把公共舆论视作实体性的社会存在,其中有三个要件:一是认为公共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二是这种意见具有多数特征,三是公众意见外在于权力并与权力对立。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向信息

  • 标签: 信息政治 嵌入信息 政治兴起
  • 简介:德裔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1904—1980)被誉为'国际政治学之父'。他在1948年出版的传世经典《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被誉为国际政治领域的奠基之作,也奠定了汉斯·摩根索在这一学科的历史地位。该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思考和建议,在当前看来依然很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摩根索 国际政治 国家间政治 权力斗争 传世经典 现实主义理论
  • 简介:政治认同是一国人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衡量一国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一个标准。在对华“政治认同”的问题上,美国媒体主要持否定态度,用其狭隘并带有偏见的政治认同来凝视中国,呈现出一种自以为是的自我意识,枉顾中国社会独特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经验,这也反映了美国主导国际话语霸权的现实。中国需积极应对,努力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并逐渐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有序竞争的国际话语体系。

  • 标签: 国际涉 对华政治 态度特征
  • 简介:日本首相是否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一直是困扰战后中日关系的重要问题。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首相。翌年12月,安倍突然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韩乃至美国的谴责和抗议。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安倍再也没有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安倍在2013年参拜靖国神社,但在2014年和2015年却停止参拜了呢?导致安倍这一对华政策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追溯2012年至2015年期间中日两国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外交互动,试图从'政治生存'的理论分析途径来解读日本在靖国问题上应对中国压力的不同反应。本文认为,日本首相的国内政治正当,是影响安倍在靖国问题上面对中国外压时决定让步与否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 标签: 政治生存 安倍内阁 靖国神社 对华外交
  • 简介:在2009年伊朗政治动荡中,美国政府运用新媒体积极介入,这堪称推行公共外交的典型案例.但美国学术界认为新媒体的作用被国务院、伊朗国内政治异议分子等过度夸大了,其实际作用并非能够让受众无条件地改变自身的政治取向,并影响其实际行动.虽然新媒体对公共外交的真实贡献和推动或许还不明朗,但有助于认识美国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进攻型”公共外交的企图.

  • 标签: 2009年 美国政府 政治动荡 新媒体 伊朗 公共外交
  • 简介:国际教育交流是一种思想交流和人员流动相结合的特殊的国际交往活动,具有知识、思想政治。二战后美国大力发展国际教育,开展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美国开展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不仅具有为外交目标和提升软实力服务的战略意图,而且为扩大美国的政治影响力、提升美国的软实力、改善美国对外关系和传播美国政治价值理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国际教育交流 政治效应 政治价值 交往活动 对外关系 国家安全教育
  • 简介:正值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部主任姚遥博士的新著《新中国对外宣传史:建构现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付梓发行.作为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和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姚遥的关注视野兼而体现了两位导师的不同志趣-方面,如同李肇星在序言中所谈,该书秉持了“人民万岁,人民至上”的新中国外交理念;另一方面,也特意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与新中国实践结合,意在赋予中国软实力以更加丰富的阐释内涵.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软实力” 对外宣传 公共外交 清华大学出版社 政治
  • 简介:本文回顾了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路")倡议的回应。首先分析了影响这些国家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利益、国内政治环境以及地区地缘政治考量。这两个地区的国家在决定如何回应"海上丝路"倡议时,都会综合性地考虑上述三个因素。这些国家对"海上丝路"计划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度积极、积极而有所保留,以及态度中立或者说模棱两可。"海上丝路"倡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国了解当地情况的水平,以及在行为上是否灵活变通。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南亚 东南亚 亚洲基础设施
  • 简介:国际话语权本质是一种权力的体现,但同样具有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中国逐步走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制度和秩序的磨合适应期,并通过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事务,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必将得到大幅提升,赢得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国际话语权.本文认为,战术运用国际主流价值以学、嵌、借为手段,草船借箭,使中国声音走出去,这是向世界进军的一条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综合收益较大的创新道路.

  • 标签: 国际体系 话语权 中国 国家主导 国际事务 自身实力
  • 简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走向经济欠发达、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尽管"一带一路"战略背后的大国博弈、小国平衡外交以及民主化转型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但通过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和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中资企业在东道国投资项目时的利益分配不均是企业承担政治风险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当落实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推行分散风险、利益均沾的投资模式,尽快建立自主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 标签: “一带一路” 政治风险 缅甸 斯里兰卡
  • 简介:公共外交可分为进攻公共外交与防御公共外交,通过与美国对敌意国家采取攻势手段的进攻公共外交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采取的是防御公共外交.在未有体系理论或思想前提下,中国公共外交实践先行,化解本国的消极形象.世博会同样产生类似的作用.但是从公共外交成长五阶段即认知、兴趣、理解、支持和行动来看,世博会只实现了前两个阶段,如何把握好政府角色定位,进一步推动中国防御公共外交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公共外交 防御性 世博会 中国 思想前提 体系理论
  • 简介:杰马勒·黑塔尼是当代埃及著名的小说家,以具有鲜明苏菲主义色彩的小说创作为个人特色.本文以他的作品《金字塔文本》为对象,重点考察文本结构与内容表现的互文叙事特征,厘清“金字塔”这一空间意象在文本形式与内容上的互文运用及其与苏菲主题的配合关系,解读小说复杂表象下真正蕴含的苏菲内涵,进而揭示作者宣扬积极探索的苏菲经验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极强普世价值的创作目的.

  • 标签: 杰马勒·黑塔尼 苏菲主义 互文性 金字塔文本
  • 简介:阿拉伯(语)化不仅是一个旨在提升阿拉伯语社会地位、改善阿拉伯语现代适用以应对强势外语在阿语世界传播的语言规划与政策行为,在深层次上,阿拉伯(语)化反映并回应了阿语世界在现当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这一“边缘”在客观现实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并深刻影响了阿语世界不同语言间的权力关系。在这一权力关系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阿拉伯(语)化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尽管如此,阿拉伯知识界和政界对于阿拉伯(语)化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中。从这一现象出发,本文梳理和分析了阿拉伯(语)化政策的历史和阿拉伯语语言学会在讨论该政策时所凸显的两个持久趋势,最后提出阿拉伯(语)化是在主观层面对阿语世界“边缘”的象征抗争和象征补偿。

  • 标签: 阿拉伯(语)化 语言规划与政策 边缘性 象征性 阿拉伯语 语言学会
  • 简介:全球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已日益得到证实,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竞相利用媒体,积极参与到公共外交这场竞争赛中来,以提升它们的国家在外国人眼中的吸引力,同时借助媒体建立起良好的外宣平台,向世界展现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具有其强大影响力的全球媒体是最适合联合公共外交项目开展的场所.考虑到地区差异和敏感话题等方面,全球媒体应该在传播超越国家边界的共同利益方面行使其影响力.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球性 媒体 国家边界 敏感话题 国际舞台
  • 简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逐步上升为中国外交全局的"重中之重"地位。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新进展体现在推行了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主要包括倡议建设"命运共同体"、绘制"一带一路"新宏图、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主导创设"亚投行"四大战略新措施;走出了中国周边外交新路径,主要包括提出"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实行中美两安全体系的"兼容共存"、构建与俄印日地区大国新型关系、推行"友邻外交"新特色、运用"底线思维"保障中国和平发展和统筹"六大板块"和"印太两洋"新路径;提出了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课题,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的周边大国外交、谋划"大周边外交"顶层设计、明确中国周边争端国家和争端问题的战略定位、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布局和方略、大力推进周边外交人才工程建设等新课题。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新路径和新课题,对于理解中国外交的发展全局和周边外交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周边外交 新战略 新路径 新课题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后期,阿拉伯小说开启了“现代转向”的历程.一方面汲取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段;另一方面,在重建本土文化价值成为全社会近乎必然的选择面前,阿拉伯小说呈现出向民族文化传统回归的特征。在此互动中,民族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视点,文学的现代实验也被赋予了重要的民族特色。本文尝试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后期力作《平民史诗》为例,在把握其创作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该小说对民间传奇这一阿拉伯传统叙事形式的借鉴.通过对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的现代阐释,来透视上述互动关系。

  • 标签: 现代性转向 互动 民间传奇 苏菲思想 《平民史诗》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向整个亚洲和全世界.21世纪初,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新理念,将成为新环境下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世界大国 合作共赢 历史性 成长
  • 简介: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然而,当我们的政府、企业以及民间团体在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和成功的同时,却也不断伴随着部分国家、部分地区人民流露出的不解、警惕、甚至是误会。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法国资深外交官、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魏柳南博士,希望通过学习借鉴他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迪。

  • 标签: 柳南 公共外交 Lionel Vairon 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声音
  • 简介:正当国内外就“中国梦”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做出各种解说之际,美国资深中国问题学者奥维尔·谢尔和约翰·德勒里二人合作,在2013年出版了《富强-中国21世纪的长征》(WealthandPower-China’sLongMarchtotheTwenty-firstCentury,RandomHouse,2013)一书.

  • 标签: 21世纪 中国梦 长征 外国人 解读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