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周恩来与胡适都属于中国20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走的道路不同:一个是革命领袖,一个是“改良主义者”。纵观二人的关系,五四时期是一个交合点,共同推动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然而不久二人却逐渐疏离,走上了不同的社会改造道路。大约到1937年前后,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二人的关系又出现了一个交合点,一个是政党的代表和领袖人物,一个是知识界的代表和知名人物,一起研究救国方略,体现了在政治和抗日方面的某种共识。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看来,胡适属于“典型资产阶级思想”和“唯心主义”的代表,在无产阶级政权中是需要批判的,但仍希望其“为社会主义服务”,并设想给其一定的言论空间。而对于胡适来说,他根本不认同中共新政权,对周恩来的好意自然无从回应。二人的名字和关系,可昭示“大历史”发展的脉络。
简介: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标志着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使得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强调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梳理建国以来的文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清晰脉络,也就是由对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初步探索,到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等重要性,到发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再到探索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反映了我党对文化结构与体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也越来越走向科学。
简介: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制定者的意图转化为预期结果的活动,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阶段。政策执行涉及政策执行者的能动因素和结构因素。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是复杂环境与执行者能动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行为受政策规定的合理性、资源的可得性、目标群体的异质性、组织控制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基层公务员的政策执行效果则受其政策执行能力与素质的影响。在结构性脉络中,基层公务员是具有自我意识、反身性与策略性的执行者,这些具有不同政策执行能力和意愿的基层公务员会在对结构性脉络和自身能力的认知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策略性行为。这些基于结构性限制下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是现实当中存在的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行为。要辩证地看待基层公务员的策略性行为。
简介:概念之间的逻辑演变决定于和反映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最早可追溯到毛泽东时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的"中国特色"概念,以后又依次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直到在党的十七大上水到渠成地演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