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新兴+转轨”市场,经济、金融结构的不断演进,使作为融资体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股票市场也不断处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在转轨国家中,政策供给是政府制度供给的重要手段。由于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在现实经济中都有其作用的边界,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提供和执行进行股票市场监管成为各个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在发展股票市场中则要履行培育市场发展和监管市场的双重职能。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总体上说是属于渐进的,它既有利于政府能灵活根据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对制度安排进行适应性调整,保持与原有制度的相对稳定和有效衔接,较快地发挥了制度的效应,也可能导致行政力量在市场中的深度介入,另一方面政府有限理性的认知特征决定了政策使用的持续性政策本身成为影响股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通过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政策形成机制来提高证券市场政策有效性。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政府行动逻辑及其影响做出解释。
简介:一、引言在金融经济理论中,Fama于1970年提出"有效率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能够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假定不同的相关信息被渗透到证券价格中,按照证券市场上信息集中的三种不同类型,可将市场效率划分为三种水平:(1)弱态有效市场:是指信息集中只包括价格历史序列中的价格和信息;(2)半强态有效市场:指现时的股票价格不仅体现全部历史的价格和信息,而且反映所有与公司证券有关的公开有效信息;(3)强态有效市场:是指市场价格充分反映有关公司的任何为市场交易参与者所知晓的全部信息.经过大量实证分析,大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符合弱态有效和半强态有效的资本市场理论,强态有效市场理论并不成立.
简介:一、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宏观背景1-经济运行预期发生变化。随着改革的推进及其二元混合体制的形成,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微观基础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需求的制度约束逐渐硬化。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商业银行贷款的自主权增大,既可以拒绝效益差的企业的贷款要求,也可以给效益好的企业以更大的资金支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破产兼并和职工下岗失业,企业的预算约束也趋于硬化。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已经从一些经济领域撤出,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垄断和直接干预已经受到限制,需求决定的制度基础发生了变化。随着政府管制的放松以及资本和人员流动障碍的减少,“短平快”的机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动荡会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