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高等师范院校一样,民族学院的任务之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各专业所要求的文化科学知识,并通过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各专业教学法课程,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组织教育见习、实习,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理论、方法和能力,以适应
简介:刑事和解过程中的"检调对接"机制,是中国多元解决纠纷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为社会创新的一种探索,目前"检调对接"已产生较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但仍然有对该机制加以完善的必要性,使其在刑事和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简介:
简介:王文光,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思想战线》主编。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杜玉亭教授和民族史学家尤中教授。1986年王文光教授开始致力于研究百越系统的傣族,这是其学术生涯的开始,1989年他把研究领域扩大到了百越民族史,博士学位论文《百越的源流与分布》突破了学界以往对古越人研究的时空范围,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提出了"百越民族研究整体论",同时还提出了百越系统民族源流研究中的"僚族承上启下说"。博士论文于1993年被收入广西民族出版社《百越文丛》正式出版。
简介:李文实先生是一位较早的“花儿”研究者,他从“花儿”与《诗经》的比较、“花儿”与散曲的比较,“花儿”的产生等多方面、多角度对“花儿”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成为“花儿”研究中的奠基鼎力之作
简介:章太炎《文始》一书“总集字学、音学之大成”,不仅开创了科学的汉语字源学,而且也是其音韵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综合运用,是章氏音韵研究的代表之作。《文始》在音韵学上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以古韵二十三部为基础的《成均图》和以古音二十一纽为基础的《纽表》,不仅是章氏古音学说的核心,而且也是汉语词源研究中最早出现的判定同源词的语音标准;2.《文始》系联同源词时声韵兼顾的做法,成为现代词源研究中判定同源词语音关系的通行准则;3.《文始》中的音转理论是章氏字源学说的组成部分,是对汉语历史音变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简介:北魏孝文宣武时期为了更好地统治中原地区,积极倡导学习汉文化,使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孝文帝和宣武帝重视学习汉文化以及地方官吏的积极支持,再加上有良好的重学氛围,因此,此阶段教育发展与北魏其它时期相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简介:曹丕在其著名的《典论·论文》中,第一个以命题性的方式确立了“气”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至此,“气”作为核心概念之一,便时隐时现地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文艺学理论,并被广泛地用来阐释和说明文艺创作与欣赏诸问题,甚至被古代艺术家们理解为文艺活动的原始动力,以及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之所在。然而,这种在曹丕看来是作家所不可或缺之“气”,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站在现代文艺美学的高度来透视,这种“气”的基本含义、基本性质以及特殊功能是什么呢?
简介:藏文典籍包罗万象、涉及面广,是构成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藏文典籍命名除内容的广博外,还具其特殊的色彩命名与书名修饰等特点。本文试从书名命名中的四根本显色与藏族生活中的色彩关系,通过书名修饰的分门别类,介绍并分析了书名背后的作者文化心态,以及藏民族重视传统承传、追求真与美的审美情趣。
简介: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实现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多少年来片面强调体育的纯技术观点,轻视人的培育,认为掌握运动技术,体质“必然”增强等等陈腐观念仍在模糊着人们的视听。致
简介:长期以来,面对大学写作课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产生了一些困惑:这门课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实质,它的教学目的、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理解与认识,就很难有针对性地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简介:作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第一部研究回族文化的专著,《黑龙江回族文化》具有如下四个特色,即资料翔实、突出特色、以图释文和彰显现代;通过深挖黑龙江回族文化的特质内涵,对我们深刻把握黑龙江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互通共融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简介:民族学与民族史学术上的“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北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亦即地理学上的横断山脉地区。平武县是藏彝走廊东部边缘区的典型,历史民族及历史文化成分相当复杂。为了深入研究平武各民族的民族历史、
简介:我系开设《民间文学概论》课是从七七级开始的,到八一级,已历五届。前四届讲授一年,九十六个课时。后一届改为半年,六十四个课时。这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全国开设此门课的大专院校,除开设比较早的一些大学外,大都处在试教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经验。尤其在民族院校中,如何编纂出既有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有自己地方民族特色的教材,因地施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参考了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和云南大学朱宜初、李子贤主编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依据西北地区的特点,
简介:本学报在一九七九年3—4期上发表了李文实先生《读〈青海地方史略〉琐议》一文后,引起了许多有趣于青海历史的同志们的关注;《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的笔者芈一之同志也分别致函本学报编辑室,陈述不同观点,并寄来《关于编写青海地方历史的几个问题——兼与李文实先生商榷》一文,以资争鸣。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正常地开展学术讨论,以促进青海地方历史研究,现将芈一之同志来稿原文照登。
简介:关于课的教学改革,笔者有下面几方面思考:注重论的传授,史论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改革考试制度,考核方式多样化;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
教育实习也要改革
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的实践与探索
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封面学者:王文光教授
李文实教授与“花儿”
《文始》的音韵学价值
北魏孝文宣武时期教育发展原因探析
曹丕“文以气为主”说之美学分析
论孝庄文皇后的政治权利思想
试谈臧文典籍命名中的色彩及修饰
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改革
对改进学校体育课教学之我见
困惑与顿悟——关于大学写作课的思考
回族文化的点睛之作——评谷文双新著《黑龙江回族文化》
袁晓文、李锦的《藏彝走廊东部边缘族群互动与发展》出版
我教《民间文学概论》课的体会
分析《清内阁蒙古堂档》中记载的有关策旺剌布坦之文
关于编写青海地方史的几个问题——兼与李文实先生商榷
探析1974-1978年间《内蒙古青年》(蒙文版)杂志新增栏目
高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