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移居的历程普宁县是我国南方众多的著名侨乡之一。普宁人移居海外历史悠长,分布地域广阔,比较集中在亚洲和欧洲。我国的友好邻邦泰国,自古以来是普宁人聚居最多的地方。据《汕头经济特区年鉴》(创刊号)估计,旅居泰国的潮汕人约300多万,其中普宁人约占40万。树有根,水有源,这种现象是先辈移民世代相传锲而不舍长期形成的。普宁人移居泰国的历程,同潮汕各地大体相同,但早期移民数量较少。普宁位于潮汕西缘,扼潮州到广州驿道要冲,自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置县后,人口流动日益增加,向外流动一直延伸到沿海岛屿,也有向海外邻近地区移动的,但人数不多,尚未形成较有规模的群体迁徙,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简介:与其父辈不同,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交往遵循独特的运作逻辑。从其城市生活的社会情境出发,学校类型、家庭教育与社区结构,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接触机会、交往过程.从而产生不同的交往后果。学校在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中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流动儿童的学校类型不同,其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迥异。在不同的学校空间,流动儿童建构出了不同的交往文化。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获得了更多与城市儿童及其家长接触的机会,他们与城里人的交往频率也更高,因而更有可能冲破身份制度的藩篱,从结构上实现与城市的社会融合。民工学校流动儿童则正在经历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简介:<正>朱云成教授,浙江省江山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经济地理研究班。毕业后分配到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室任教,1984年调到中山大学人口理论研究室,1985年改为人口研究所,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自1985年起至今任人口研究所所长。朱云成是中国人口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广东省人口学会副会长、广州市人口学会顾问、国家计生委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国土学会常务理事,曾聘为广东省第三、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顾问。朱教授还是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是国际地理学会人口地理委员会委员。
简介:提出并评述了关于人口分布传统研究的三个衍生问题:空间尺度不同可能产生“人口分布悖论”现象、空间相互独立的假设不尽合理、特定空间区域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川西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局Moran'sI值为0.7404,指示川西复杂地形区人口分布有十分显著的集群特征。以川西48个县域单元为对象,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影响因子的OLS估计、SLM估计和SEM估计,经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表明考虑了空间依赖性的估计方法能更好的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经相关判别检验,确立SLM为最优模型,其纠正了OLS模型总体上高估自然环境因子而低估经济社会因子对人口密度影响的缺陷。并以SLM估计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川西人口分布特征,特别解析了川西“人口分布悖论”的事实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