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心理档案制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他的个人心理档案就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心理档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日益受到社会、学校的重视。
简介:一、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一)台湾学校生命教育的历史沿革生命教育的历史发端于美国。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生命教育的思想。随后,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但“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这一概念名称起于1979年澳洲成立的LifeEducationCenter。台湾地区学校生命教育的兴起则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20世纪中叶台湾在经济与科技上获得了巨大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匮乏,但精神及心灵却空虚贫瘠,尤其是青少年的一些反生命行为,诸如吸毒、自残、自杀、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等问题日益严重,且年龄层也逐渐下降,由此引发台湾社会各界对生命教育的关注与探讨。台湾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正如前台湾教育厅长陈英豪所指出,“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知识技能可以成为社会的用处,而不是拿来戕害社会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