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该研究以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的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的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的学生在两种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简介:参加正常期末学业考试的167名大学生对自己在考前、考中、考后的9种学业情绪进行了自评。采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里学业情绪的变化。结果发现:大学生考试中的主要学业情绪有7种:愉快、自豪、希望、焦虑、羞愧、失望和厌烦,可分别以效价(X轴)和唤醒度(Y轴)来划分。各种情绪在考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为:愉快、自豪、希望在考后高于考前,而考中相对考前略有下降;焦虑和厌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羞愧和失望随考试的进行而升高,失望在考后达到最高。此外,考试成绩低分组学生的各种消极情绪均明显多于其他学生;希望和考前焦虑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习兴趣高的学生成绩优秀,考试时的愉快情绪多,厌烦情绪少。
简介:以91名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探讨了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运用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儿童在失望情景下的真实情绪和表面情绪都变得越来越积极,且失望情境下无论是在真实情绪上还是在表面情绪上,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三种人际关系类型下儿童的表面情绪和真实情绪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而且人际关系类型不同儿童使用表达规则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这可以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来解释;(3)失望情境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使用受到不同人际类型的影响,这可能与儿童对情绪表达社会影响的不同预期有关;(4)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类型影响,且不同人际关系下儿童的情绪表达目标不受其年级、性别的影响.
简介: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简介:竞争受害者心理是指在群际冲突中群体双方都认为自身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受害者。在医患冲突情境中,医患双方努力建构自身成为真正受害者的心态得以彰显,双方聚焦各自受到的不同伤害内容、体验和事件,致力于建构最大受害者的身份。医生和患者各自建构起来的最大受害者身份具有一定的心理动因和社会功能。对患者而言,弱者心态可以博得他人同情、争取补偿等;对医生而言,受害者身份可以规避或减轻其责任、维护职业自尊等。医患双方的竞争受害者心理阻碍了医患冲突的和解。降低双方的受害者竞争水平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在生命意识层面上的群体认同,增加彼此之间更频繁、更深入、更积极的群际接触。
简介: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视角,检验了消费者在群体购买情境中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1采用2(解释水平:高vs.低)×2(自我建构:独立vs.互依)组间因子设计,用来检验解释水平是否调节自我建构类型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研究2采用2(解释水平:高vs.低)×2(认知模式:感知vs.模拟)组间因子设计,检验认知模式和解释水平对冲动性购买的联合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群体购买情境下,消费者自我建构类别不同,冲动性购买意愿也不同,且受到解释水平的调节影响;群体购买情境下,消费者对他人认知模式的不同,对自身冲动性购买的影响也不同,解释水平在其中也起到了调节作用.
简介:创设了习俗领域和个人领域两类道义情境故事.在每类故事中又呈现领域内冲突和领域间冲突两种规则冲突类型,考察了176名中学生对道义情境故事中行为者和规则制定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认识,来分析中学生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被预测对于习俗领域中的两个规则倾向会给予相同的理解.在个人领域中会倾向于接受其他制定者的规则。(2)教师被预测在领域间冲突规则中会对违规学生有较多负面看法。(3)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冲突道义情境中心理理论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结论:中学生对于中学生自身及成人的认识和行为预测.因不同的道义情境领域和冲突规则而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