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自我控制、清修情感,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宗教情感修行模式。文章从山水之乐、修身养性、人文艺术、体道孝亲、科仪戒律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宗教情感修行的几个主要特点,力图深化对中国宗教情感修持模式的认识和理解,并揭示出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 标签: 自我控制 宗教 情感修行模式
  • 简介: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也都有不同的宗教情感体验。宗教情感作为“绝对的依存感”,透过直觉有限的活动,使我们对永恒的东西满怀崇敬,唤起“对无限的情感”,找到精神家园。以美学的游戏理论来解读宗教情感,似乎可以为连接“有限”与“无限”提供途径。

  • 标签: 宗教情感 美学解读 有限 生活方式 情感体验 精神家园
  • 简介:圣伯尔纳定说:为理解圣母玛利亚看到自己圣子惨死的内心伤痛,应看怎样的母亲,怎样的儿子间的爱情。

  • 标签: 圣母 玛利亚 基督教 宗教信仰
  • 简介:任何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情态和个性特点的形成,都不是无本之木,而是与其社会阅历及其对生命的体验密切相关的。若想弄清信仰者价值取向,必须了解其生活的全部,即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物质与精神领域的真实状况和期求。为此,笔者针对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佛教信仰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作为“社会性社会弱者”四个具体社会群体之一,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佛教信仰,是我调查的重点。

  • 标签: 下岗女工 佛教信仰 心路历程 情感失落 精神整合 社会行为心理学
  • 简介:本文从新兴的弱势群体——不完整家庭子女的情感教育问题出发,结合统计数据和真实案例,阐明了他们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榜样缺失及负面遗传,通过分析三个"契合"(孩子对亲子之爱与人类对上帝之爱的需求和成熟阶段相似,母爱与上帝之爱母性特征的三个层面一一吻合,父爱对孩子的正反引导作用与上帝之爱的父性特征一致),试图探讨宗教文化对爱和情感的正面引导作用,探索对单亲家庭子女弥补双亲之爱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亲子之爱 上帝之爱 单亲家庭子女 情感教育
  • 简介:本文以北京某大学校园内的基督教聚会点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它的基本情况、带领者、参加者和主要活动,发现在大学校园里活跃着一支以留学生为主的外国人传教队伍,提醒有关部门应注意到这种情况,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标签: 基督教 情感归属 宗教信仰 聚会点 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