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与西方哲学家由于要限制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改善处境较差的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初衷不同,俄罗斯思想家却是鉴于平均主义民族心理在俄罗斯的根深蒂固和平均主义社会思想在俄罗斯的广泛传播而讨论正义问题的,因此,俄罗斯思想家的正义观总是透露着对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凸显与强调。作为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万·里因(1883-1954)对正义思想的表达鲜明地体现了俄罗斯正义思想这一独特性。里因的正义观以其精神哲学为基础,着重于强调人的独特性,提出作为差别化艺术的正义思想,由此表达出一种批判平均主义、强调要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特性的社会建设方向。相较于西方的正义理论,里因的正义观不失为讨论正义问题的另一个面相,同时,对于我们远离平均主义的误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 标签: 正义 精神 人的独特性 差别化的艺术
  • 简介:"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的选择性;"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 标签: 孔子 忠德 伦理定位 主体 客体 培育
  • 简介:<正>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隋朝,只经过短短三十八年就灭亡了;而集全部权力于一身的隋炀帝,只做了十多年皇帝,便被大臣缢死于江都离宫。这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认为,这主要是炀帝居安忘危,志在骄奢,义不修。因此,他一登上皇位,就探讨君道,讲究君,注意修养,对侍臣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下引此书只注篇名)他认为,“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其实,“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慎言语》)唐太宗并不把自己看作天生的明君圣主,没有错误和不需要修养,相反,他认为自己是有缺点和需要受臣民帮助

  • 标签: 唐太宗 君德 魏征 君道 帝王 资治通鉴
  • 简介: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福背离现象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制度问题或者体制问题。福统一是评价社会制度是否公正的主要标准之一。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有效调节人的善恶行为,最终实现福统一的理想目标。

  • 标签: 制度公正 德福统一 有效途径
  • 简介:"道德勇气"是敢于捍卫道德的勇气,是解决道德困境的关键。拉什沃思·M.基尔将"勇气"分为两类:"血气之勇"和"道德勇气",认为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为道德原则所驱动。他把"道德勇气"视作三个概念领域的交集:原则、危险和忍耐,认为"道德勇气"是一种义务论式的,而非后果论式的。实际上,真正的"道德勇气"呈现为一种"混合"样态,不仅包括行为者的动机和情感,更涉及对后果的审慎衡量。道德勇气能够通过实践逐渐获得,它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能力。

  • 标签: 基德尔 道德困境 道德勇气
  • 简介:<正>《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允妻阮氏贤明而丑,允始见愕然。交礼毕,无复入意。……允入,须臾便起。其妻捉裙留之。

  • 标签: 以德为首 贤明 魏书 阮氏 三国志 木化
  • 简介:孔子刑观承前启后。与前人不同,跨越运象以思阶段,形成完整的形上体系;同时又统领后来者,后儒在刑之"神"、之"形"上都在沿用、传承孔子之所创。表达方式上,孔子首创直接对比方式,将、刑直接对比,更利于观点的表达、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便是缺少类似于此的精炼表达和内容阐释;孔子还开了从心理层面诠释主刑辅的先河,增强了主刑辅观点的可信度,当下中国道德建设亦应重视伦理道德的心理属性,切忌按经济操作手法来建设道德;最为主要的是孔子在与刑之间植入了"礼"这个制度性规范,通过礼这个"制度"来保障道德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中国封建社会悠久而成功的德治典范便是归功于此,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也应借鉴于此,将"德治"的软实力通过"制"这个硬措施来保障和实现。

  • 标签: 对比方式 心理 德治 德制
  • 简介: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俭”的本义是对行为和欲望的约束.在不同的语境中,“俭”可以引申为谦逊、简陋、节省等.在今天看来,俭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和一定社会的要求,节制自己的欲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美德.它反对奢侈和吝啬,反对浪费,追求“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道德境界.

  • 标签: 节俭 吝啬 奢侈 浪费
  • 简介:“和合”既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思想,它在强调天地万物差分性、冲突性的基础上,主张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平衡、互补、有序,试图构建出一种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全过程的大美景致和道德规范。中国传统武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在“和合”思想的长期浸润之下,要求修炼者形神同修、技同修、武道同修,不断提升生命精神和塑造崇高人格,以实现内外和谐、身心和谐、天人和谐的“和合”之道与“和合”之

  • 标签: 传统武术 和合思想 形神和合 天人和合 技德和合 武道和合
  • 简介:金字招牌“”来铸──贵友大厦“以为魂,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之路贵友商业活动是以消费为诱因,商品为载体,通过服务来实现的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服务才能把消费者的愿望和商品结合起来,完成商业行为。那么为什么顾客要到贵友来实现这一愿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商...

  • 标签: 以人为本 企业发展 “德” 消费者 商业道德 商品质量
  • 简介:之博士新著《论共享文明——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新形态》2017年12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与近两年出版的《资本精神——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力量》《论资本与共享——兼论人类文明协同发展的重大主题》构成了他的“资本与共享三部曲”,比较系统地展示出了他多年来关于资本、资本精神、现代慈善、共享、走向共享、共享文明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 标签: 人类文明 出版发行 共享 博士 资本精神 协同发展
  • 简介:作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子伦理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忠观念.挖掘墨子忠内涵,不难发现其中既包含有做好分内事的忠于职守,也包含有爱民谨忠的君主之忠,还包含有过必谏的臣子之忠.此外,墨子忠观具有独特的思想特质,其忠思想来源于尚同尚贤的国家学说,并以天志明鬼为其道德立法依据,凸显忠信相连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从君惠臣忠的双向度向事上竭忠的单向度忠君倾向的转变.去粗取精,对于墨子忠观的当代价值,应在客观评判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其竭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践履承诺的诚信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注入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源头活水.

  • 标签: 墨子 伦理 忠德 当代价值
  • 简介:在老子那里,“”的含义不只是停留在伦理范畴之中,而且是通达道的一种途径。老子在阐释“”的意蕴的论述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向度,简单来说,就是从“有”而至“无有”,进而达到“无无”,也就是道的本来样态。这是“”的形上层面的路径。落实在实践层面,则由初始的“有言之教”到“无言之教”,最高的要引发个体自身的创造性,这是老子对至德的独到理解。这三层思想是由老子对“”的层层上升的理解所构成的。如此把握老子“”的含义,才能将其道德观念落实到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伦理生活之中,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栽培,觉察自己的本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子道德观念的根本要义。

  • 标签: 老子 道德观念 有言之教 实践路径 创造性
  • 简介:传统“孝”观念已有三千余年的沧桑演变,其内涵、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演变的;其内涵复杂,既有维护等级、特权、专制的封建糟粕,又有体现人生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要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扬弃、继承和创新;要使其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以便与当代社会的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相适应。

  • 标签: 传统文化 孝德观念 现代价值
  • 简介:<正>莱奥波尔(Aldoleopold,1886—1948)是举世公认的生态伦理或环境伦理的奠基人和创立者,他在《沙郡年鉴》中第三部分阐述的大地伦理学,成为生态伦理学的经典之作。当前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处于开创阶段,评介莱奥波尔和大地伦理学,无疑对我国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大地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自然保护 年鉴 林业工作者 物管
  • 简介: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先秦儒家孝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它发端于夏商,萌芽于西周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孝思想内容丰富,养亲、敬亲、谏亲、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当代价值作出科学分析。

  • 标签: 先秦 儒家 孝德
  • 简介:"比于玉"的相关说法见于《礼记·聘义》、《荀子·法行》、《孔子家语·问玉》。关于"比"多见于美学的讨论中,就"比"出现的文本语境来看,"比"原本不是一个文学的话题,而是一个伦理学的话题。"比"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比喻的手法,而是一个伦理学的方法,是一个说明美德的方法。"比"的方法具有伦理学上的自然主义的某种特征。"

  • 标签: 比德 “子曰” 君子 文献 文学比喻 伦理学
  • 简介:暴力植根于三个内生性逻辑:在制度层面,微带来的话语权释放未能受到权威的有效限制导致了权力的僭越;在行为层面,主体独立性受到削弱甚至迷失在微空间;在环境层面,私人空间公共化和公共空间私人化两种趋势共同催化了暴力行为。从过程上看,微暴力大致经历了群体极化导致集体非理性、暴力行为出现在网络与现实空间以及公共议题迅速转移和集体责任逃避三个阶段。关于微暴力的伦理矫治应当处理好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尤其突出主体的自律。

  • 标签: 微博暴力 权力僭越 主体迷失 群体极化 自律
  • 简介:唐初贞观政治集团治世期间,其将乱世快速转为盛世,在国家统治上常怀畏惧,勤政为民,各当其任,同心协力,开创了政治清明的大治局面,形成了独特的官思想体系。《贞观政要》书中的克己修身、勤政为民,居安思危、慎行抑欲,谏言至上、诚信任贤等丰富的治国思想和官思想,展现了唐朝贞观王朝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其中的官思想能够为现代经济体制急剧转型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道路指出可行路径,为执政党的全面从严治党及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官建设找到立足本国国情的良方。

  • 标签: 贞观政要 官德 反腐 政治伦理
  • 简介:法律原则能否作为判决的依据取决于个案中法律行为所体现出的道德强度的程度,表现为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向下看”,准确判断在具体的个案中,适用法律规则对道德的违背程度;二是“向上看”,全面考察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法律规则对道德规则转化的法律原则是如何回应的。埃尔默“谋杀被继承人”继承,如果适用法律规则,对道德的违背是严重的,也是为整个法律体系所不容的,该案适用法律原则具有有效性;相比较而言,泸州“婚外同居”继承,如果适用法律规则,对道德的违背要轻微些,也为整个法律体系所容忍,该案适用法律规则具有有效性。

  • 标签: 司法判决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道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