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北京理工大学于1995~1999年问立项进行了《大学生思维训练》实验研究,内容共有五项:(1)大学生思维训练课(选修课形式);(2)大学生思维教育课(选修课形式);(3)学科思维训练;(4)大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活动;(5)讲座式思维咨询。2000年结题。结题以后,第(1)顶

  • 标签: 创新思维 大学生 思维训练 教材 教学方法
  • 简介:后面附的是我在30多年前(198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稿,当时曾寄给一位作家(省文联主席)请予指正。该作家复信说,这篇小说只差一点就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我因忙于他事,一直未能进行修订。现在作为思维训练材料——谁若有兴趣,均可进行修订改写,如果真能够发表,就作为他的作品。我就作为一道艺术思维训练题的拟题者吧。

  • 标签: 艺术思维 训练题 短篇小说 训练材料 作家 修订
  • 简介:心理倒置就是根据结果来决定行动,证实原因。实际上是先给自己设个圈套,然后再拼命地往里钻,最后自言自语说:“我这辈子肯定逃不出圈套。”

  • 标签: 心理倒置 心态 自信心 乐观精神
  • 简介:创造力植根于人的内在思维能力,因而训练与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训练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它活动于人的大脑神经网络时,我们是无法观察到它的,因而我们也就无法用直接的手段干预它的生灭、发展和成长,而且人的创造力被开发出来的,只是它实际存在的极小部分。

  • 标签: 创造性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 脑神经网络 根本途径 创造能力 创造力
  • 简介:同学三毛毕业后,工作没有着落,就在大学旁边开了一家“瀚海书店”,但书店生意很惨淡。他特意去拜访一位心理学教授,老师说当老板不能太小气,你可以打些折扣啊。三毛说开业以来他就一直是打八折优惠,已经很便宜了,可顾客不买账啊!

  • 标签: 好奇心理 营销 心理学 三毛 书店 毕业
  • 简介:杰罗姆·布鲁纳访问记一九七六年你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曾表示你感到有一种危机存在,言下之意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已发生了一场革命性变化。你还忧心忡忡地认为,心理学至今仍是专家的学科,似乎依旧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影响;反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也对专家的心理学没有影响。或许我们可以先来谈谈,在你那次演讲所提到的革命发生之前,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 标签: 心理学 革命性变化 日常生活 牛津大学 普通人 访问记
  • 简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然而,即使是在玩具世界里,由按钮和成品组成的极易操作的“高科技”玩具,究竟属于“鱼”还是属于“渔”               呢?从增减人的“动手做”能力的角度来看,上述玩具显然是“鱼”,而不是“渔”,极不利于儿童的素质教育。有一位朋友最近出洋考察了美国的玩具市场,他发现,美国玩具商正青睐于新种类、普通价位的高品质手工艺套件——由此而引发起玩具业界的热门卖点。具体地说,像蜡烛制作、香水制作、自制化妆品、时钟及庭园创作等手工艺套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送给小孩子的生日礼物。让小顾客动手做一些球、球串、盘子、脸部漆画、身体艺术、指甲套件、粘土雕塑等。美国的玩具店以提供样品给孩童的方式吸引他们再来购买套件,许多玩具店对新推出的手工艺套件都先自行试用,以确认其适用年龄及使用技巧。高品质手工艺套件在完成后都能真正地使用,例如小孩自己染色的领带,自己做的发饰、项链、珠宝盒和陶制台灯都能真正派上用场,而绝非“银样蜡枪头”的室内摆饰,他们对玩具自然会“玩的心跳”,爱不释手。说“动手做玩具”有利于儿童的“素质教育”,确属由衷之言,毫无“...

  • 标签: 动手做玩具 玩具说 说素质教育
  • 简介:借助思维三规律引发的直觉与思维三规律应用运算,确定创新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15项创新思维素质基本因素);受到思维三规律启示,在教学方法上作了4点探新;在思维三规律导向下,正在探索创新思维素质教育的诀窍和隐蔽技巧;并且主要以我国思维科学研究者的创新成果编写教材。这使在北京理工大学进行的创新思维素质教育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标签: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思维素质 题含定律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 简介:创造力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是创造性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高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也不是先天决定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到提高的。

  • 标签: 创造性思维能力 训练 创造性思维品质 创造力 后天
  • 简介:一、思维策略与意识训练概说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级而又及其复杂的运动,它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和信息加工。可以这样说,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思维。

  • 标签: 思维意识 思维策略 训练 儿童 利用 创造性活动
  • 简介:隐性课程是相对与显性课程而言的,属于课程体系。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提出,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研究视野。大学生素质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在大学里践行。素质教育的落实关键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隐性课程作为课程建构的独特部分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大学生素质教育 隐性课程建设 教育视野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课程体系
  • 简介:自1995年开课以来,思维科学与智慧增殖这门课程已经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十余年。二千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并从中受益。与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社会形势、教学环境、学生素质都有了很大变化,因此,我校思维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开课门类增加,课程内容也大量调整且相互补充,形式也从单纯教师讲授变成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甚至由学生参与为主的系统性思维教学体系。

  • 标签: 思维训练 教学总结 增殖 智慧 引力 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