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9月22—26日在上海大学召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大学、德国莱布尼茨汉诺大学共同主办。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布朗(HarveyBrown)教授、德国莱布尼茨汉诺大学科学哲学与伦理中心主任胡恩(PaulHoyningen—Huene)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公司治理和经济伦理中心主任绍尔茨(MarkusScholz)、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哲学系凯瑞尔(MartinCarrier)教授和门克(CornelisMenke)教授、德国马格德堡哲学系莱尔(HolgerLyre)教授,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与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部分师生约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议题包括量子力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史、生态哲学、认知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以及技术哲学等。

  • 标签: 科学技术哲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哲学 科学研究所 上海大学 论坛
  • 简介:10月16-17日在三明学院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办,三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三明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权与道德”、“人权与文化”、“人权与尊严”、“人权与应用伦理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人权 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10月24~25日韩国庆尚大学举行,由韩国庆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南京大学,以及韩国中央大学、仁荷大学、朝鲜大学、东亚大学、蔚山科学大学和庆尚大学的30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批判以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走向、马克思主义与东亚文化的结合、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研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简介:2013年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出席会议并致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邓纯东致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负责人金民卿研究员作主题演讲。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李晓兵教授等先后发言。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术论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党组副书记
  • 简介:洛书式SU(5)大统一数学模型的提出与论证(一)SU()夸克模型的洛书·八卦解王介南拙作《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①中曾提到“一个体积为零的数学点”。这个数学点的数量描述如下图1②。图1洛书式以±1+0=±1为结构常数的连续极限如图...

  • 标签: 夸克模型 数学模型 洛书 大统一论 下夸克 八卦
  • 简介:<正>说起易经西方的传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莱布尼茨对易图二进制的破译、威廉父子的翻译和介绍,以及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出发对易经的阐释。总之,值得一提的只是些德语区欧洲人的名字。另外,欧美的书店及图书馆有关易学的橱架上,大多是英语的翻译和著述。确实,北美大陆,尤其是随着华人在学术界的立

  • 标签: 易经 易学研究 翻译 法国人 周易 莱布尼茨
  • 简介:徐福研究龙口田连谟徐福是中、日、朝、韩交往史上的先驱人物,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航海家。两千多年前他率领数千童男女冲破艰难险阻,实现了东渡日本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中日友好之先河.受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世代敬仰。徐福研究因而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 标签: 徐福东渡 徐福故里 龙口市 《史记》 海市蜃楼现象 三神山
  • 简介: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一种礼制。随着儒学的兴起,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敬老的思想。到明清时期,统治者又赋予其宣法、教化和安定社会秩序的功能,使乡饮酒礼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了许多变化,内容上增加了替朝廷读律普法,告诫民众安分守己等举措,其仪式也更为简化,更适合普遍推广。乡饮酒礼对形成尊贤、敬老、礼让、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大有裨益,为明清统治者所重视和利用。但到了清朝后期,由于财政困难和社会危机加深,乡饮酒礼日益荒废而怠于举行。

  • 标签: 明清时期 乡饮酒礼 敬老 尊贤
  • 简介:本文基于对传统易学和上世纪易学研究的分析,对21世纪的易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性描述,重点讨论了四方面问题:易学价值的新认定;理论思维的新探讨;天人关系的新开展;形上之道的新诠释。笔者认为:重新认肯传统易学的文化资源价值,是上世纪易学研究获得的共识,21世纪,此一共识仍将被普遍认同。而站在发展传统易学,回应时代需要,建立现代易学新体系的立场看,探讨易学阴阳相成互补的思维形式,发展易学天地人整体和谐的天人观,诠释易学蕴含生生之德的形上之道,将更有可能在本世纪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易学研究 整体和谐 天人关系 天人观 天地 诠释
  • 简介:继承语是移民社会的特殊现象。英语为通用语言的美国社会中,继承语学习者和继承语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继承语美国的发展,指出继承语项目能够维护语言生态,顺应人口变化,促进族裔认同,调整语言关系,将成为美国语言教育的新方向。

  • 标签: 继承语 继承语学习者 原因
  • 简介:从《论语》注释史来看,关于“子齐闻《韶》”典故,宋代讨论的热点问题是孔子何以可能固滞的长达三月不知肉味的问题。由此问题出发,程颐认为“三月”是“音”字误,朱熹认为当增“学之”二字。程颐和朱熹之说影响巨大,门人皆附和师说。但是,和程颐同时期的陈祥道反对“学之”之说。“子齐闻《韶》”伤心说(孔子伤心于《韶》乐至齐而三月不知肉味)宋代并未绝响,郑汝谐和蔡节是代表。宋元之际的金履祥对“子齐闻《韶》”论述最为详尽,附和朱熹之说,认同赞美说(孔子陶醉于《韶》乐之美而三月不知肉味)。

  • 标签: 《论语》 《韶》 宋代
  • 简介:卡尔·拉纳《圣言的倾听者——论一种宗教哲学的基础》中把自己的宗教哲学规定为“关于对启示之顺从能力的本体论”。事实上,这是对于作为真正形而上学根基的基督教神学认识论的经典阐释。毕竟在之在和此之在的生存论关联中,拉纳把此规定为上帝圣言的必然倾听者。的本质乃是的照亮状态——作为普遍必然的上帝观念,此在对于上帝之在的在先把握是抽象的先验条件,是纯粹理性的根据,同时是此精神对于上帝之临的先验经验。上帝绝对的自由中向此发出可能来临的启示话语——此在在自由的爱中伫立可能发出启示的上帝面前,自己的历史中仰望并期待着那位在人的形而上学中以完全未知者的形像出现的上帝可能发出的启示。上帝的启示一旦来临,便在人的历史中并作为历史的最高现实以言辞形式发生——此必然自己的历史中倾听着可能以人的言辞形式来临的历史性的上帝启示。作为上帝圣言的倾听者,此在在自由的爱中实现着自己的先验本质。

  • 标签: 毕竟在 此在 在先把握 自由 人的历史性言辞形式 圣言的倾听者
  • 简介:作为儒家经典的《孟子》,辽、金二朝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播。辽代并无孟学著述的著录信息,但从营州人马保忠进谏辽帝,称扬“孔孟圣贤之教”的表述可以推断,《孟子》辽代有所传播,并且认定“孔孟”乃属一体之学。至于金代,由于汉化程度更高,《孟子》也国子监、国语译经、科举考试等领域得到更广范围的流传,孟学著述亦更丰富;无论是金朝科考的科目规定,还是王若虚等人的著作,都体现出北方学术传统对南方朱子理学反动的特色。《孟子》辽、金的传播,对于二朝教化的广施和器度的涵养,对于推进二朝儒学化的进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孟子》 辽代 金代 四书学 经学
  • 简介: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 标签: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 命运问题 应然 实然
  • 简介:<正>今人研究孔子一般仅以一部《论语》为依据,殊不知今本《论语》对孔子思想的记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这必然很大程度上限制孔子研究的进展.因而,如若不以正确态度对待今本《论语》以外的史料,孔子研究就很难取得大的突破.笔者认为,先秦时期存在多种《论语》,至少它们中的一部分西汉时期仍在流传,而现存西汉以前文献中保留着大量原始《论语》佚文,它们都是研究孔子相当可靠的史料.一、先秦时期多种《论语》的存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论语》命名于汉代.《论衡·正说篇》云:“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

  • 标签: 《论语》 《鲁论》 《齐论》 先秦时期 孔安国 孔子研究
  • 简介:《管子》科技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青泉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以撰写1400多万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而享有盛名。李约瑟博士原来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37年(当时他37岁)开始学习中文,此后转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最初学习中...

  • 标签: 《管子》 科技史料 管仲学派 科学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
  • 简介:《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和”之精神的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和”之精神的存在。

  • 标签: 《管子》 “和” 乐论
  • 简介:文化对技术的选择作用吕乃基笔者于另文中讨论了技术对文化的影响①。应该指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对技术进行选择。文化通过对技术的各个侧面——器物、组织,以及由研制、投产到商品化的过程——的影响和选择,引导技术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一、...

  • 标签: 行为方式 新技术 技术的选择 文化进化 反科学思潮 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