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阶级意识是自我意识的变异形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认为从自我意识到阶级意识的转化是一个有觉悟的进步。但实现这个进步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否能为现代社会所承受,是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个疑问也是隐藏在文章中的核心问题。全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框架的剖析,从阐释自我意识与阶级意识的本质区别出发,通过分析利益、组织、成员身份这三个意识转化过程中的转捩点,凸显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权利在社会冲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 标签: 自我意识 阶级意识 阶级斗争 社会冲突
  • 简介:齐鲁两国实行不同的建国方针,齐国实行"因其俗,简其礼"即因袭沿用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而鲁国实行"变其俗,革其礼"即用周礼变革原土著东夷族的礼俗.两种迥然不同的建国方针,在葬俗中充分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齐国沿袭原土著莒国等东夷国,大量使用以人殉葬的葬俗.而曲阜鲁故城内,129座两周墓葬中,仅有一座墓中殉葬一人,证明鲁国基本上废除了殉葬陋俗.

  • 标签: 齐鲁 “因其俗 简其礼” “变其俗 革其礼” 葬俗
  • 简介:历史上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契约社会,也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契约意识在古代中国早已存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和民众、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通过“礼”与“信”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某种以公正为原则的契约关系,从而对统治者的行政和民众的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它有两个特点:首先,这种规定是不成文的,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其次,这种规定是约定俗成的,代表着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往往具有舆论和道德层面的力量。在《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中,这种道德层面的契约关系并不鲜见,深刻反映着中国早期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 标签: 先秦 儒家经典 公正 社会契约 价值取向
  • 简介:燕齐风俗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表现为燕齐两国都有崇尚勇武的风俗,不同之处表现为燕人重义气,而齐人不拘小节而矜功名;燕人重友轻妇,而齐人较重视妇女在社会上的作用和作用.

  • 标签: 风俗 崇尚勇武 重义气 不拘小节 矜功名 重友轻妇
  • 简介:孟子和荀子在运用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治学风格,如孟子重师承,荀子重吸收、运用和发展。他们学风的不同,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讲,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处于不同的学术氛围之中,并有着不同的学术渊源;从主观方面讲,二人的个性差异,学术思想的不同,对孔子推崇程度的不同等,都是值得重视的因素。

  • 标签: 孟子 荀子 孔子 学风
  • 简介:孔门十哲,出类拔萃者莫若颜回、子贡、子路,且此三人之身世、性情、才具、道德修为和成就各有风华,但又殊途同归:共同维护了孔门。光大了儒家。孔子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伟大的教育家,颜回、子贡、子路三人各方面的修为和成就,莫不大大受惠于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卓越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三人也没有辜负孔子的教导,以身垂范,较好地诠释了孔子儒家所宣扬的“仁、智、勇”;并与其师一道,在乱世中矢志不渝,坚守道义,追求理想,为儒学的传播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颜回 子贡 子路 才具性情 道德修为
  • 简介:孟子和苟子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教育思想的道德基础。在教育方法上孟子强调由内而外,“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而苟子强调外在的礼义教化,“隆礼”、“尊师”。他们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儒家的“仁政”。

  • 标签: 孟子 苟子 教育思想 性善论 性恶论
  • 简介: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先秦儒家对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理清忧患意识的源头,以及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之关系,有助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 标签: 儒家 孔子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 简介:5月23日在四川宜宾学院召开,由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唐君毅研究所联合举办,主题为“现代新儒家与中国哲学主体意识”。与会学者围绕文化主体意识、哲学主体意识、中国人自我主体性等进行了广泛思想交流。另外,论坛还对简体新版《唐君毅全集》的出版及纪录片《唐君毅》拍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商读。

  • 标签: 文化主体意识 中国哲学 论坛 儒学 现代新儒家 唐君毅
  • 简介:齐鲁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比较苗晶山东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涵,如从该省东西部、南北部比较而言,在曲种、剧种、歌种及其风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甚至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当然有诸多因素,但追根求源,我认为其中关键的因...

  • 标签: 音乐文化 民间传统 民间音乐 道教音乐 民歌 东夷文化
  • 简介:本文依照文化比较的共时、对等原则,初步考察了中西义利思想的源流和同异。说明道义与功利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历代学者长期思考、论争不止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西方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中西方思想家大都力图从理论上解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道德原则与经济利益的矛盾,以指导人们作出适当的价值选择,给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在古代,虽然中西方学者对于道义和功利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大都强调精神生活的价值而贬斥物质生活的意义,都强调群体利益、道德原则高于个体利益、经济利益。因此,功利主义并不是西方古今相承的思想传统;重义轻利不仅是中国古代而且也是西方古代的传统思想。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方打破了千百年来的思想传统,而中国则始终保持了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也就是从这时起,中西义利思想才迥然不同,呈现出根本的差异。

  • 标签: 义利思想 个体利益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群体利益 个人利益
  • 简介:<正>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人学”,而借以反映这一基本特点的基本范畴便是“仁”。自原典儒学创始人孔子将“仁”加以系统化、哲理化之后,“仁”便成为展现早期儒学“人学”内容的重要范畴。“仁”集中阐述了为人的规范、待人的方式、修己的途径,明显体现了作为人的个体人格的价值、理想和归宿等,究其实质,就是儒家倡导的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伦理精神。而要把这种道德观念转变为道德行为,伦理精神转化为伦理行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忠”。笔者以为“仁”固然是中国早期儒学的重要范畴,但是,在强调“仁”重要性的同时,不应该忘记“忠”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儒学中的重要性。“忠”发端于殷周,至春秋战国时与孝、仁、义、礼成为重要的伦理范畴。后汉马融撰

  • 标签: 早期儒学 重要范畴 道德行为 伦理道德 天皇 日本人
  • 简介:孟荀人性论比较黄宝先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讨论的热点之一,学术界对其基本内涵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尤其是在二者的比较上人们都把性善论和性恶论当成两种对立的人性论,认为二者没有什么相同之处。然而,笔者认为性恶论和性善论的对立仅仅是一种...

  • 标签: 人性论 性善论 荀子 性恶论 孟子 人性善恶
  • 简介:<正>荀子和他的学生韩非、李斯都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荀子和韩、李虽为师生关系,但他们的思想学说却颇不相同。因为韩、李曾经师事过荀子,所以向来不少论者认为韩、李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治思想,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有人明确提出,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上由礼到法过渡的桥梁。有人把秦始皇、李斯所实行的一套政策,也说成是来源于荀子的学说,甚至把焚书坑儒的责任也算到荀子的帐上。谭嗣同指责荀子的思想“一传而为李斯,而其为祸亦暴著于世”(《仁学》)。梁启超也说:“曾谓李斯坑儒之祸,发于荀卿亦非过言也(李斯坑儒,

  • 标签: 荀子 李斯 韩非子 比较研究 思想史 思想体系
  • 简介:<正>中国古典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源头当追溯到原始宗教的山川崇拜意识,从原始宗教的山川崇拜到人间世俗的山水审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转变的实现,需要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巨人的出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不是老子和庄子,而是孔子。孔子第一次全面地

  • 标签: 审美意识 孔子 山水审美 庄子 自然山水 审美活动
  • 简介:<正>这几年,史学理论的研究气氛相当浓厚,这是史学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论者往往多从西方近代史学观点的评介中得到启示,从而展开自己的理论阐述,这是改革开放的国策给史界带来的盎然生机。不过,在史学理论的研究中,从中国传统史学的探讨中做出理论概括者却为数不多。我并非坚持中国事事皆“古已有之”的观点,但绝不应该忘记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也许我们的史学理论家不屑于光顾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也许我们的史学家不善于做理论的探讨,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但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进行深入

  • 标签: 史家主体意识 中国传统史学 史通 刘知几 史学家 历史研究
  • 简介:苏轼和程颐在北宋中期影响非常大,他们分别是蜀学和洛学的创始人。苏轼和程颐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也非常有影响,由于二人学术思想体系不同.他们在易学解释原则与方法、思想与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苏轼和程颐易学思想的比较,由此也可以反映二人在学说体系方面的差别。

  • 标签: 苏轼 程颐 易学 经学 理学
  • 简介:庄子、荀子分别是道家、儒家杰出的哲学家。庄子生活于战国中后期,处于社会最黑暗时期,当时百家争呜,处士横议,面对百家争呜的局面,庄子从道家立场出发,主张超越是非、彼此,对各家异说持消极认可态度;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处于国家统一的前夜,有条件对百家争呜进行理论总结...

  • 标签: 庄子 荀子 整体思维 思维境界 认识活动 思维活动
  • 简介:在先秦的政治思想中,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意识到要想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对君主的权力进行制约。《管子》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了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受到“天”、“民”、“法”、“时”等外在条件的制约。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有一种制衡的意识,并没有提出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但其中包含着民主意识的萌芽。

  • 标签: 管子 制衡 民意 法礼 时变
  • 简介:道家学派理论面对忧患强调“天人合一”和解脱,因而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识倾向。道家学派对“道”的体认也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上。审美主体伴随着质态不尽相同的音乐过程,依次连缀形成“有声之乐”、“无怠之声”和“天乐”这三个层面的心理过程流时,这样的音乐才是老子所谓的“大音”,才是道家学派理想中的音乐。

  • 标签: 音乐审美意识 有声之乐 无怠之声 天乐 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