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公羊大师,其春秋公羊研究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总体透视孔子《春秋》以究《春秋》制作本原;(二)系统归纳《春秋》书法以明《公羊》解经方式;(三)驳难申辩《公羊》悖论以显《公羊》精神特质;(四)衍生申论《公羊》大义以成《公羊》思想体系。董仲舒的春秋公羊研究大大拓展了《公羊》的思想空间,并由此形成一个公羊学派,对两汉乃至此后古代中国的经典解释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董仲舒 《春秋》 《公羊传》 公羊学派
  • 简介:如何评价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一直是学界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从现象中匿名现象的研究出发,以海德格尔思想中存在之本现这一匿名现象为例展开。在作为匿名现象的存在之本现中,自身遮蔽起了重要作用。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存在三重遮蔽以及作为其来源的相应的作为结构,其中自身遮蔽这一因素成为现象的现象的必要部分,也导致以自身显示为特征的现象被放弃。不过由于在存在之本现处,自身遮蔽与自身显示的双重性在起作用,因而尽管海德格尔不再使用现象一词,但现象依然起作用。可见,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乃是匿名的现象

  • 标签: 匿名性 自身遮蔽 现象学
  • 简介:●社会生态是系统地探讨社会生态论的哲学,其提出是对社会本质深层次思考的要求,是生态发展的要求,是对人有目的的活动与世界的自然发展关系的哲学观的反思。●社会生态的范畴体系是以“社会生态”范畴为核心的一系列范畴,其研究方法是耗散结构论的自组织理论和方法。

  • 标签: 社会生态学 社会哲学 社会与自然 社会有机论 社会系统 维生
  • 简介:生态危机给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使得对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经济理论的反思成为必需。美国著名的过程神学家Cobb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假设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缺陷和错误所在,并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颇为独到的见解。

  • 标签: 生态危机 经济学 具体误置的谬误
  • 简介:什么是“精神现象”?精神现象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叫做“意识的经验科学”,是专门谈意识的。在这里,意识是以“经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里的“经验”(Erfahrung)有“经历”之意,也就是说,意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但是,我们决不能把精神现象单纯当作一门现实的历史科学,类似于人类从古到今的意识发生。相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的确是被当作一种哲学,它考察的是一般意识本身的层次结构。

  • 标签: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努斯 逻各斯
  • 简介:福柯的思想总是处于不断地自我修正之中。从1970年到1980年,福柯的思想从内容到方法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过程。这些转变构成了他晚期关于自身实践的伦理学的理论前提:福柯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的言论表明,他一直在努力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来探索一种新的关切个体自身的伦理学之可能性。他的早期考古描述的结果就已经是一幅谱系的图景,面谱系更侧重于对这个图景的解释和对新的可能性的探索。此外,这位思想家在他早期对“作者”这一范畴的态度与他本人的做法之间似乎存在某种矛盾之处,我们也将就此作一些探讨。

  • 标签: 伦理学 谱系学 自身实践 作者
  • 简介:除却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还重点阐述了生产总体辩证法。这一哲学方法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经验论方法为“靶子”,通过反思后者强调的物质生产基础来证实自身的合理性。它秉承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在将现实的个人及其一定社会性质的物质生产作为逻辑起点的同时,诉诸生产一般与生产特殊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完成理论前提的建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以生产为起点的有机体及其辩证运动,从而构成生产总体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到关于货币形式与资本一般的诠释过程中。此外,他还力图解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平衡问题,最终使生产总体辩证法成为一个逻辑严整、义理丰满的动态结构。

  • 标签: 辩证法 生产总体 现实的个人 精神生产
  • 简介:教育的第一任务是阻止奥斯维辛的重演.“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主要是指两个领域一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儿童教育;二是普遍的启蒙,它创建出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氛围,以阻止奥斯维辛的灾难重演.对抗奥斯维辛定律的唯一真实的力量就是“自律”,也就是反思、自决、不参与的力量.

  • 标签: 奥斯维辛 教育 操控型性格 冷漠
  • 简介:本文在勾勒出自Schleiermacher、RudolfOtto到JohnHick对宗教性探究的发展线索的基础上,揭示了这一宗教性的现象进路的时代精神与理论预设,并进而检讨了其中的理路上的缺憾以及可能的出路.

  • 标签: 宗教性 宗教现象学 一与多
  • 简介:以结构主义为支撑的后现代激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叙事提出了诸多批评,从而亦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带出了诸多争论。本文试图在有关历史变迁规律争论的语境中,阐明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历史叙事的特色:其一方面坚持社会历史变迁动力机制普遍性假设,另一方面聚焦于社会形式的特殊变迁,从而揭示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变迁的直接动力、基本方向和可能形式。这一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主体与结构之间张力的协调,与黑格尔辩证法传统一脉相承,亦是全部欧洲现代性历史叙事的制高点。各种后现代话语多为那种张力的碎片化回应,并没有证明张力本身已经改变。因此,它们大都表现为一种立场的申诉。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叙事
  • 简介:作为整部《论语》开篇的“而时习”,传统注疏都关注于“”字,而且以“记诵或诵习传统经典”来界定其内容。这一传统诠释路径遮蔽了“而时习”的真意。其实,“”作为“觉或悟”、“习”作为“行”,从注目于“行”本身的角度,“而时习”的首要意蕴在于强调了人自身源初行动与对此行动之主体性觉悟的统一:一方面是不问断的行动中的觉悟,一方面是觉悟着的不间断的行动之展开。这一源初状态及其后续展开,具有一种不可诘问的源初肯定性,所以为深沉而内在的“悦”;后文朋友相与之外在的乐、一般他者不知的无动于衷(不愠),就是在一种递减的意义上昭示“而时习”的这一奠基意义。如此,它奠定着整个《论语》哲学或孔子哲学的基石。

  • 标签: 孔子 《论语》首章 学而时习 觉-悟
  • 简介:亚当·斯密的国民经济主要探讨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一般原理,以及基于这种经济原理所实现的社会运行模式.总的说来,斯密是按照“物”的观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现实社会的,从而,其理论中非历史的“物的关系”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关系”.马克思在《1/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恰好是要通过批判异化劳动,揭示私有财产的历史性根源,澄明资本主义条件下,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观超越了斯密探讨现实社会时纯粹的经济视域,并以实践观点思维方式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为基础,深入剖析了隐匿在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这一现象层面内部的人本身的异化存在状态.而共产主义正是马克思力求恢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自觉本性的现实运动.

  • 标签: 社会 关系 共产主义
  • 简介:研究是近代西方儒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课题。数十年来,西方哲学界在这一领域所积累的资料已非常可观。其中安乐哲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的研究侧重于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背景的差异来看待中国哲学问题。在孟研究中,他打破了传统的人性概念,将孟子之性置于一种动态过程中进行讨论,认为"性"是一种有赖于特定条件的文化产物,是个人通过文化修养所获得的成就。这种从文化学意义上来解释孟子之性的方法,有利于挖掘孟子人性论的文化价值,对进一步探讨孟中的创生力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安乐哲的孟思想发展为主线进行研究,可以清晰认识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人性论研究发展走向,也可以梳理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 标签: 孟子 人性 安乐哲 中西哲学比较
  • 简介:耿宁对唯识宗回忆观的批评很有道理,但他的现象补充还未最终解决问题,还可以沿着他提及的两个方面——唯识宗对开悟经验和阿赖耶识的阐发——再做深度探索。转识成智的开悟没有消除时间经验,反而在某些方面突出了它。而阿赖耶识而非第六识作为回忆的最终依据,其“能藏”性就在于它在刹那生灭中还具有的保持能力。它与胡塞尔揭示的内时间意识之流有一些可比之处。它们都是流性的,在根本的转变中具有非实体的连续;它们对于双方都是终极的发生源头,使得熏习或习性可能。胡塞尔的时晕说似乎可以补足唯识刹那生灭说中一个缺口,而唯识对阿识流性的贯彻始终和对我执的深刻批评,也可以反衬胡塞尔先验主体说的未化之处。

  • 标签: 自证分 阿赖耶识 能藏 刹那生灭 一类相续 内时间流的晕结构
  • 简介:本文针对当今"复归"、"走近"马克思的观点,运用当代解释进行了新破解.本文依据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原则,运用当代解释的积极合理成果,立足于现代思维范式的新视域,对建国以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三个不同阶段、不同结果进行了新破解,肯定了三个不同阶段及结果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价值,明确指出破解对马克思哲学理解的理解,必须摒弃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以及追求那种所谓"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绝对思维方式.运用独特的新视角,指出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及结果,只要实现了实践、理解主体、理解对象三者的具体、历史统一,就都具有真理性,就都是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显现;与此同时,还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索揭示出了该过程的内在逻辑.

  • 标签: 复归 马克思 解释学
  • 简介:王门以内在证超越之取径,在王塘南的思想中,主要有以心证仁、以良知而非情识证性体、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等具体形态。其中,以心证仁体现了王门以内在证超越之别于程朱以超越证内在的基本理路;良知情识之别,是江右王门之特色所在;而以"外"证"内外中道之体"是王塘南本人基于江右、融会浙中的义理创发。

  • 标签: 王门 以内在证超越 孟子观 王塘南
  • 简介:数学素质教育(MathematicalEclue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数学素质教育就不能不涉及人的认知,不能不涉及认知理论。实际上,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教育”下的一种认知过程。所以,数学素质教育与认知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数学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创造性思维
  • 简介:<正>为动员全省人民把广东建设成教育强省,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1月1日至3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广东省今后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途径和措施,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践证明,教育是我省追赶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振兴教育是振兴经济的根本保

  • 标签: 成教育 广东省委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 目标和任务 省政府
  • 简介:<正>1994年9月18日至22日,国家教委在中山大学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讨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有关观点略述如下:关于培养目标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 标签: 教育系统 学习邓小平理论 研讨会 建设者 邓小平同志 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