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自狭义相对论发表以来,时间旅行一度成为哲学和物理学的热门话题。通常的讨论集中在时间旅行是否可能上,或期望通过时间旅行探讨其他重要的哲学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即使时间旅行是可能的,它能被证实吗?如何被证实?换言之,我们如何知道时间旅行的确发生了?

  • 标签: 时间旅行 时间旅行者 思想试验
  • 简介:很多人都同意:《论语》是在汉代成为经的。但是,最近有论者把《论语》成为经的时间定于宋代甚至元代。这种新鲜的看法事实上反映了他们贬低孔子地位的“非圣”心态。汉代七经之说早已确切无疑地显示《论语》是经。《汉书》的有关记载和汉代教育中《论语》的特殊地位等,也为《论语》在那时属经提供了证据。

  • 标签: 《论语》 孔子
  • 简介:<正>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人才能进行相对自由的创造,因而,人类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历史活动便是生产社会财富。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只能靠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交换来达到。而直接劳动时间和劳动的数量是财富的生产和积累的决定性因素。当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劳动的

  • 标签: 自由时间 劳动时间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财富 生产力水平 物化劳动
  • 简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人的自由称为“能在”(dasSenkornnn),而人的生存在他看来就是自由的能在.海德格尔的自由理论是奠基于他的基础存在论的;与传统的自由理论相比,这种理论具有非形而上学的特点.非本真性与本真性被他视为自由(能在)的两种形态,在本文中将被论证的是:康德的他律与自律概念对于理解这两种形态来说是必要的.

  • 标签: 自由 他律 自律 非本真性 本真性
  • 简介:《资本论》商品观的内容是经济的,但商品观的概念要素却牵涉不少哲学性问题。分析涉及内外空间性的财富“表现”问题、“需要”的满足问题、作为抽象结果的“抽象人类劳动”之被表现问题、随之而来的劳动时间之“凝固”及其异化问题,构成本文的基本任务。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抽象和简化之现实性和理论性特别值得重视。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商品观的理论结构将得到新的哲学评估,相关的方法论自觉也将得到新的学理阐释。

  • 标签: 商品 表现 空间 时间 抽象 隐喻
  • 简介:学术本身力图追求自己的独立价值,但这也许只是一厢情愿,因为政治权威的强大足以吞噬任何自以为是的念头。1890代末期到1970代末期这80革命时期的法家研究表明,学术在有意无意之间总免不了和外部政治环境之间相关联,要么学术主动力图匡救时弊,要么学术被迫沦为政治斗争的喉舌。因而,学术研究注定不会遗世独立,其外部性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标签: 学术研究 法家研究 政治环境 革命情结
  • 简介:耿宁对唯识宗回忆观的批评很有道理,但他的现象学补充还未最终解决问题,还可以沿着他提及的两个方面——唯识宗对开悟经验和阿赖耶识的阐发——再做深度探索。转识成智的开悟没有消除时间经验,反而在某些方面突出了它。而阿赖耶识而非第六识作为回忆的最终依据,其“能藏”性就在于它在刹那生灭中还具有的保持能力。它与胡塞尔揭示的内时间意识之流有一些可比之处。它们都是流性的,在根本的转变中具有非实体的连续;它们对于双方都是终极的发生源头,使得熏习或习性可能。胡塞尔的时晕说似乎可以补足唯识刹那生灭说中一个缺口,而唯识对阿识流性的贯彻始终和对我执的深刻批评,也可以反衬胡塞尔先验主体说的未化之处。

  • 标签: 自证分 阿赖耶识 能藏 刹那生灭 一类相续 内时间流的晕结构
  • 简介:教育的第一任务是阻止奥斯维辛的重演.“奥斯维辛之后的教育”主要是指两个领域一是儿童教育,特别是早期儿童教育;二是普遍的启蒙,它创建出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氛围,以阻止奥斯维辛的灾难重演.对抗奥斯维辛定律的唯一真实的力量就是“自律”,也就是反思、自决、不参与的力量.

  • 标签: 奥斯维辛 教育 操控型性格 冷漠
  • 简介:规划编制是研究《1956到1967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重要视角,可为《农业发展纲要》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问题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解释.《农业发展纲要》是新中国独立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开端,它明确了中国农业中长期发展指标和主要策略,建构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制度,制定过程中比较注意发扬民主,比较注意指标和措施的可行性,但也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缺乏、没有开展正式和全面的调查研究、受最高领导人主观意志主导等问题和不足.规划编制所需条件的不足和编制过程中的诸多偏差,是《农业发展纲要》出现问题客观的、深层次的原因.

  • 标签: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发展规划编制 毛泽东
  • 简介: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思想中的宽容与创新.首先,哲学与常识的融合.洛克的任务是使哲学成为常识,以代替天赋观念这一陈腐的常识.他认为,理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从常识中寻找根据,始终与常识一致,所以理性本质上就是一种常识的态度.其次,理性与虔敬的调和.洛克认为天赋观念说还未能把人的理性充分发挥出来,理性的充分发挥与肯定上帝的存在是相一致的.再次,机械论与经院哲学方法的混用.洛克在关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形成以及观念与性质相似或不相似的论述中,既有机械论的方法,又有经院哲学因果观的成分.

  • 标签: 洛克哲学 天赋观念 上帝存在 两种性质学说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的庆祝游行是一个内容丰富而驳杂的文化主题,于此,史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景观,其中首推二十世纪五十代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五一节和国庆节(10月1日)庆祝活动,都是精心组织并有着多重目的的政治仪式:既是打破旧秩序、迎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反传统的节日,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权威的合法化,又是共产主义领导下无数成就的展示,亦是对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毛泽东中心地位的肯定,同时还宣告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存在。尽管受到苏联的影响,这些庆祝游行还是表现出浓重的民族风格。它们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变化。最终,毛泽东和其他党内高层领导,同时充当着演员和导演,小心翼翼地控制和编排游行者的动作,让作为观众的游行者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党和党的主席所取得的成就大加赞颂。

  • 标签: 毛泽东 庆祝游行 国家景观
  • 简介:从1947到1950,基于促推现实(土改生产)工作纠偏及实现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国家化,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持续进行特定方向的整顿,使各地各级新闻工作的信息来源、口径准入、素材加工和用语范式均统一于中央意志,以此确保党对新闻(宣传)导向的定向发引.回顾这段历史,说明在现时推进新闻事业改革的过程中,仍应牢固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方式.

  • 标签: 中共中央 新闻纪律 意志 规范 导向
  • 简介:以结构主义为支撑的后现代激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叙事提出了诸多批评,从而亦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带出了诸多争论。本文试图在有关历史变迁规律争论的语境中,阐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叙事的特色:其一方面坚持社会历史变迁动力机制普遍性假设,另一方面聚焦于社会形式的特殊变迁,从而揭示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变迁的直接动力、基本方向和可能形式。这一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主体与结构之间张力的协调,与黑格尔辩证法传统一脉相承,亦是全部欧洲现代性历史叙事的制高点。各种后现代话语多为那种张力的碎片化回应,并没有证明张力本身已经改变。因此,它们大都表现为一种立场的申诉。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叙事
  • 简介:数学素质教育(MathematicalEclue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数学素质教育就不能不涉及人的认知,不能不涉及认知理论。实际上,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也就是受教者在教育者“教育”下的一种认知过程。所以,数学素质教育与认知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数学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创造性思维
  • 简介:<正>为动员全省人民把广东建设成教育强省,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1月1日至3日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广东省今后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途径和措施,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实践证明,教育是我省追赶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振兴教育是振兴经济的根本保

  • 标签: 成教育 广东省委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 目标和任务 省政府
  • 简介:亚当·斯密的国民经济学主要探讨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一般原理,以及基于这种经济原理所实现的社会运行模式.总的说来,斯密是按照“物”的观点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现实社会的,从而,其理论中非历史的“物的关系”遮蔽了现实的“人的关系”.马克思在《1/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恰好是要通过批判异化劳动,揭示私有财产的历史性根源,澄明资本主义条件下,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的社会观超越了斯密探讨现实社会时纯粹的经济学视域,并以实践观点思维方式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为基础,深入剖析了隐匿在物与物的交换关系这一现象层面内部的人本身的异化存在状态.而共产主义正是马克思力求恢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自觉本性的现实运动.

  • 标签: 社会 关系 共产主义
  • 简介:<正>19949月18日至22日,国家教委在中山大学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讨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有关观点略述如下:关于培养目标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 标签: 教育系统 学习邓小平理论 研讨会 建设者 邓小平同志 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