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物合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39例),治疗组患者联合使用四物合剂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74.36%,对照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61.54%。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四物合剂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诊断性刮宫,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诊断性刮宫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诊断性刮宫,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诊断性刮宫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升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且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00例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及B超检查。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功血200例占40%,正常子宫内膜150例占30%,子宫内膜癌22例占4.4%,子宫内膜息肉8例占1.6%。子宫内膜炎20例占4%,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10例占20%。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大部分病因是功血,其次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但子宫内膜癌不可忽视,盆腔彩超、诊刮、内膜活检是主要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玉米赤霉烯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和玉米赤霉烯酮低剂量(1mg/kg/d)、玉米赤霉烯酮中剂量(5mg/kg/d)、玉米赤霉烯酮高剂量(10mg/kg/d),每组8只。各组大鼠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结果玉米赤霉烯酮中、高剂量组的血清E2含量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血清E2含量,玉米赤霉烯酮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LH含量均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血清LH2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米赤霉烯酮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围绝经期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改善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子宫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34)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n=34),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34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停药30-120d后月经量恢复正常;6例患者的月经量出现减少,3例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而在34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中,27例患者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异常。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后E2、P平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